音損傷性聾

音損傷性聾的病因是指長期暴露於穩態噪聲環境中所致的慢性進行性內耳聲損傷,最易波及部位在耳蝸基底膜距卵圓窗l0~l2mm處,隨接觸噪聲時間加長,基底膜被波及範圍逐漸擴大,開始先向高頻回擴展,以後低頻側亦可受累,對毛細胞產生機械性損傷,聽毛倒伏、融合、脫落,且致內耳代謝障礙,酶活性降低等生化改變,最終導致毛細胞破壞。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音損傷性聾
  • 英文名稱:Damage tone deafness
  •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
概述,症狀,診斷與鑑別,常規檢查,診斷常規,預防與治療,

概述

長期接觸噪聲終將引起噪聲性耳聾,但噪聲的強度、接觸的時間、噪聲的物理特性和個體差異等因素可影響損傷的發生和發展過程。

症狀

臨床表現
1、早期因只影響4kHz附近的聽覺敏度,因此常常自己不能察覺聽力障礙,而僅表現有耳鳴
2、病變進展,漸感耳聾明顯,多呈雙側對稱性,但不會發展為全聾
3、噪聲引起的聽敏度下降在離開噪聲環境後可逐漸有部分或全部恢復,故稱為暫時性閾移(TTS),其恢復時間可自幾分鐘開始,至數小時、數日,甚至數月,一般不超過6個月,最終將遺留能恢復的聽闊改變,稱為永久性閾移(PTS)。

診斷與鑑別

常規檢查

聽力曲線呈感音神經性耳聾,早期典型者在4kHz處有一凹陷切跡,隨病情發展,切跡漸加深加寬。

診斷常規

1.長期接觸高強度噪聲史,如噪聲車間工作、電焊工及現代音樂演奏工作者等。
2.早期因只影響4kHz附近的聽覺靈敏度,因此常常自己不能察覺聽力障礙,而僅表現有耳鳴。
3.病變進展,漸感耳聾明顯,多呈雙側對稱性,但不會發展為全聾。
4.噪聲引起的聽覺靈敏度下降在離開噪聲環境後可逐漸有部分或全部恢復,故稱為暫時性閾移(TTS);其恢復時間可自幾分鐘開始,至數小時、數日,甚至數月,一般不超過6個月,最終將遺留能恢復的聽閾改變,稱為永久性閾移(PTS)。
5.聽力曲線呈感音神經性耳聾,早期典型者在4kHz處有一凹陷切跡,隨病情發展,切跡漸加深加寬。

預防與治療

音損傷性聾的治療常規
1.聲源控制改進設備或採取措施,消除聲源或降低噪聲級。
2.個人防護如戴耳罩、耳塞等,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及工間休息時間。
3.衛生監護就業前聽力篩選、從業人員定期聽力檢查,早期發現、及時妥善處理。
4.藥物則用擴張血管藥、營養神經和促進細胞代謝藥物。
5.聽力損傷重者可選配助聽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