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鄒韜奮(1895~1944),原名恩潤,乳名蔭書,曾用名李晉卿,
江西餘江人,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後就讀於福州工業大學、上海南洋公學附屬國小、南洋公學中院、南洋公學上院機電工程科、
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科。中國卓越的政論家、
出版家,是我國現代傑出的
新聞出版工作者。他一生主辦過6刊回報,撰寫評論、通訊報導達數百萬字,他創辦的“生活書店”在全國擁有56處分店,對
中國進步的
新聞文化事業作出了創造性貢獻。 韜奮是他後來主編《生活》周刊時所用的筆名。他曾對好友說:“韜是韜光養晦的韜,奮是奮鬥的奮。一面要韜光養晦,一面要奮鬥。”他之所以選用這個筆名,意在自勉延志。
韜奮1895年11月5日(清
光緒二十一年九月十九日),鄒韜奮生於
福建永安一個日趨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祖父鄒舒予,號曉村,曾考中前清拔貢,先後做過福建
永安、長樂
知縣,官至延平
知府。父親鄒國珍,號庸倩。母親浙江
海寧查氏,系當地一大家族之後,15歲出嫁至鄒家。生育三男三女,鄒韜奮居長。1900年,鄒韜奮的祖父年老告退,父親帶著家眷在
福州市做候補官。此時鄒家家道已趨沒落,生活拮据。作為長子,鄒韜奮從小便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與困苦。鄒韜奮的一生勤勉刻苦,在走過無數的槍林炮雨後,1944年7月24日,鄒韜奮帶著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眷戀和深情,離開了親人,離開了他心愛的新聞出版工作,離開了他畢生致力從事的偉大的愛國民主事業,享年48歲。
基本概況
韜奮紀念館位於重慶南路205弄 53、54號,建築面積354平方米,原為韜奮 故居。1956年,中央文化部批准在此建立韜奮紀念館,1958年11月5日正式開放。目前,53號作為輔助陳列室,介紹韜奮生平事跡;54號按原狀恢復韜奮故居。
該館設有故居和輔助陳列兩部分。故居系鄒韜奮在30年代居住和工作的地方。1959年5月26日被定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按原狀布置,展出實物絕大部分是原物。輔助陳列部分以圖片、實物和文字說明,反映了鄒韜奮的生平和思想發展。並陳列了國家領導人的題詞。
2003年1月,紀念館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對學生團體參觀免費,學生個人參觀半票,同時為青少年舉行18歲成人、入隊、入團儀式等活動免費提供場地和幫助。
館內藏品
館內藏品共3378件,其中一級品17件。如鄒韜奮最後遺著《患難餘生記》手稿、用過的鋼筆等。藏品主要有:鄒韜奮手跡、遺稿、遺物、生活用品、著譯的各種版本、主編的刊物原版本、未公開發表過的文章;鄒韜奮和他的戰友
胡愈之、
徐伯昕創辦的生活書店當年的出版物;生活書店的主要檔案,如會議記錄、內部刊物《店務通訊》等;當年重大事件的歷史資料,如
救國會、“
七君子”事件等。1944年鄒韜奮逝世後,黨和國家領導人
毛澤東、
朱德、
周恩來、
葉劍英、
宋慶齡、
鄧穎超的題詞手跡或複製件,以及重慶、
延安等地召開的追悼會上的輓聯輓詞手抄本等珍品。
韜奮紀念館紀念館館額
為
沈鈞儒先生所書,內陳列鄒韜奮先生許多手稿、著作及領導人題詞等珍貴的文物。歷年來由該館編輯或合編出版的書刊有《韜奮的道路》、《韜奮畫傳》、《韜奮手跡》,還有《患難餘生記》、《大眾生活》、《新生》、《永生》、《生活日報》、《生活星期刊》等影印本。
建築風格
韜奮紀念館位於
上海市重慶南路205弄53、54號,建築面積354平方米,
原為
韜奮故居。韜奮紀念館占地面積28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包括韜奮故居和韜奮生平事跡陳列兩個部分。主要介紹韜奮生平事跡。生平事跡陳列則分8個部分介紹鄒韜奮同志革命的一生。重慶南路205弄54號則是修葺後的韜奮故居,故居仍保持著20世紀30年代韜奮一家居住的原貌,所陳列的都是鄒韜奮生前用過的原物。右面壁爐上方掛著大幅的韜奮母親的照片,左右兩邊有兩隻配有風景畫的鏡框;左面壁爐上方掛著妻子
沈粹縝的一幅
刺繡(她原為刺繡專家)。陽光從南牆中間的落地長窗射入,顯得格外暖和,似在等待遠去的韜奮歸來。
人文價值
“韜奮”是他在1926年主編《生活》周刊以後用的筆名,“韜”意
韜光養晦,“奮”意奮鬥不懈。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者和共產主義戰士,也是著名的新聞記者、
出版家和政論家。1949年7月24日宋慶齡在上海市紀念鄒韜奮逝世五周年大會上致詞,讚揚“韜奮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英勇的人民戰士。他的鬥爭歷史,提供了革命知識分子所走道路的一個最光輝的
榜樣。”指出“在我和韜奮先生幾年工作接觸的中間,他所發揮的革命知識分子的特點,一直受到大家的敬仰。他完全捨己為公,凡是人民革命的利益所在,總是竭盡全力以赴;對於任何反人民、反民主的惡勢力,他絕不肯作絲毫的片刻的妥協。”強調“韜奮先生的一支筆,曾經鼓動了中國無數萬愛國民眾走上爭取民族解放與人民民主的道路。為紀念和學習韜奮,國家以上海韜奮故居為基礎,於1956年開始籌建韜奮紀念館,1958年建成對外開放。在鄒韜奮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為了紀念這位我國近現代史上傑出的愛國者和共產主義戰士,繼承和發揚韜奮精神,10月27日,上海市老新聞工作者協會盧灣分會的21名老同志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韜奮紀念館,重溫鄒韜奮同志的光輝一生。
鄒韜奮同志發表抗日救國演講紀念地曾獲上海市首屆韜奮新聞獎的《解放日報》老編輯陳增生已是第四次來紀念館了,他說:“韜奮同志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典範,他抗日愛國的熱情深深感動了我,每參觀一次都有新的體會。”
韜奮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