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姓(韓(姓氏))

韓姓(姓氏)

韓(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韓姓,晉國六卿之一,為後宋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韓虔為得姓始祖。

韓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韓姓人口約有人口884萬,占全國總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韓姓最早活動於春秋時的晉國,後經過韓國幾次遷都,從而得以迅速繁衍。當代,韓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陝西山西甘肅河北遼寧等省,南方則以江蘇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姓
  • 外文名:Han
  • 類    型:中華姓氏
  • 得姓始祖:韓虔
  • 郡    望:潁川郡、昌黎郡、南陽郡等
  • 堂    號:晝錦堂、泣杖堂、昌黎堂等
  • 代表人物:韓非、韓信、韓愈、韓世忠等
歷史發展,主要源流,得姓始祖,遷徙傳播,人口分布,姓氏文化,郡望堂號,宗祠對聯,家譜文獻,字輩排行,姓氏名望,

歷史發展

主要源流

1、源自姬姓
“韓”漢字演變“韓”漢字演變
黃帝第二十九代韓侯:霜字輩。黃帝第四十三代韓獻子厥:氏族典第十一卷。韓侯至平王時失國,其裔韓厥事晉復封韓原,凡二十四世,而滅於秦後有,韓氏、何氏、橫氏、俠人、罌氏、言氏、賈氏、褐氏、李氏、呂氏、韓侯氏、無忌氏、公族氏、韓褐氏、韓藉氏、韓嬰氏、韓信氏【見姓纂。 】信都氏。 韓厥氏之元系康,釆於趙,藺為藺氏,哀侯少子婼,采於平,為平氏、婼氏、張氏、灌氏;信之派又有,韓余氏。潁川成為韓姓的第一個郡望。
2、少數民族改姓而來:
①鮮卑族改韓姓: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把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為韓。
韓姓淵源韓姓淵源
②滿族改韓姓:滿族哈勒塔喇氏,滿語為Haltala Hala,世居吉林烏拉,後多冠漢姓為韓氏;翰顏氏,滿語為Hanyan Hala,世居赫林台、嫩河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韓氏;赫濟哩氏,滿語為Hegiri Hala,世居輝發,後多冠漢姓為韓氏。
③錫伯族改韓姓:錫伯族哈斯胡里氏,亦稱哈斯呼哩氏、哈呼拉氏,世居伯都訥,清中葉後,改為漢姓韓氏;韓吉利氏,世居伯都訥,清中葉後多冠漢姓為韓氏;韓亞喇氏,世居伯都訥,後多冠漢姓為韓氏。
④朝鮮族改韓姓:滿清建國後,世居義州(今朝鮮新義州)、開城府(今朝鮮開城)的朝鮮族人,皆冠漢姓為韓氏。
⑤鄂倫春族改韓姓:鄂倫春族卡格依爾氏,亦稱卡日基爾氏,世居雅魯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魯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韓;哈爾卡拉氏,滿語為Harkala Hala,世居雅魯河(今嫩江支流雅魯河流域),所冠漢字姓韓。

得姓始祖

韓虔(?-前400年),姬姓,韓氏,名虔,晉卿韓武子之子,戰國時期韓國國君,前408年至前400年在位。
西周初年,周公把唐地封給虞,其子燮更國號為晉。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封姬萬於韓,姬萬曾孫韓厥以封邑為姓。韓厥的七世孫韓虔建立韓國。韓虔即為韓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傳播

韓姓繁衍發展主要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及唐宋三個時期。
韓姓最初活躍於陝西和山西一帶,商末周初時進入了河南和河北地區。漢晉南北朝時期,韓姓在河南地區發展迅速,尤其以韓國古都陽翟和南陽為中心,形成了潁川郡望。同時韓姓向北部、東北地區、山東、江蘇、浙江、甘肅、四川播迂。唐朝後期,韓姓始入廣東和福建。韓姓在東晉、隋唐時期的北方地區戰亂中,損失較大。宋朝時,中原人群大量南遷,韓姓也隨之遷往廣東、福建一帶。元明清時期,江浙一帶的韓姓人較大規模繼續南遷,有的遷居台灣,甚至漂泊海外,到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定居。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韓姓大約有64萬人,約占中國總人口的0.78%,排在第二十五位。韓姓第一大省是河南,約占韓姓總人口的25.6%。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陝西,這三省韓姓大約占韓姓總人口的64%,其次分布於山東、江西、四川、安徽四省,又集中了24%的韓姓人口。形成了以豫冀魯皖、陝川為中心的兩大塊韓姓聚集地。而湖南和兩廣地區是當時韓姓人口稀少的地區。
韓姓人口分布韓姓人口分布
明朝時期,韓姓大約有62萬人,約占中國總人口的0.67%,排在第二十九位。山西和山東一躍並列為韓姓第一大省,約占韓姓總人口的31%。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西、山東、陝西、河北、甘肅、浙江,這六省約占韓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布於江蘇、廣東兩省,又集中了14%的韓姓人口。宋元明600年裡,中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韓姓人口增長比率為負值,人口在減少。韓姓是北方地區姓氏,面對戰亂和屠殺,受到慘重的損失。期間人口主要向西北、東部和南方地區遷移。重新形成了晉冀魯、陝甘、浙蘇三大塊韓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韓姓人口近884萬,為中國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約占韓姓總人口的0.68%。河南為韓姓第一大省,約占韓姓總人口的14%。在中國的分布,在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占韓姓總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江蘇、遼寧、安徽、山西、黑龍江、陝西,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韓姓人口。形成了以山東中部為中心,向東南、東北、西北以及東方輻射,長江以南的省份少韓姓的狀況。從明朝以來的近600年間,韓姓人口流動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強勁的回遷,這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同時,黃河以北的韓姓人群出現向東北地區移民的傾向。韓姓在人群中分布以長江為界,分高頻率北方區、低比率南方和西部區。在晉冀魯豫、京津、內蒙古中部和東部、遼吉黑、陝寧北部、皖蘇北部,韓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8%以上,有的達到1.6%以上,這部分覆蓋面積大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7.8%,居住了大約66.5%的韓姓人群。在陝寧南部、甘寧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部、皖蘇南部、上海、湖北、重慶、四川北部、浙贛北端、湘黔北部、海南,韓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4%-o.88%,其覆蓋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21%,居住了大約20%的韓姓人群。

姓氏文化

郡望堂號

  • 郡望
穎川郡:秦王政時置郡,治所在陽翟。
南陽郡:戰國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市。
昌黎郡:後魏永興中時置郡,以昌黎(今遼寧省遼東義縣)為中心,在遼河以西。
  • 堂號
泣杖堂:出自漢朝韓伯愈孝母事典。
昌黎堂:唐朝大文學家韓愈,河北昌黎人。
晝錦堂:宋代三朝宰相韓琦回鄉任相州知州時,在州署後院修建的一座堂舍,名“晝錦堂”。其後裔以“晝錦堂”為堂號。

宗祠對聯

  • 四言通用聯
名高三傑;文冠八家。
上聯典出漢初軍事家韓信,淮陰人,在楚漢戰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下聯典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貞元年間進士,歷任潮州刺史、吏部侍郎等。
南陽望族;北斗高名。
全聯典出唐代韓愈,博通經史百家,為後世古文家所崇。
勇推擒虎;兵罷騎驢。
上聯典出隋代大將韓擒虎,河南東垣人,有文武才能,以膽略著稱。下聯典出南宋名將韓世忠,綏德人,在河北力抗金軍。
韓愈韓愈
賈勇擒主;攜酒騎驢。
上聯典指隋朝韓擒虎屢挫陳師,擒獲陳主歸,進位上柱國。下聯典指南宋韓世忠為秦檜所忌,罷其兵權,韓騎驢攜酒,縱游自樂。
高文翊世;道降翕和。
全聯典指唐朝韓愈,文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倡“文以載道”說。
堂開晝錦;詩著香奩。
上聯典出北宋大臣韓琦,字稚圭,相州安陽人,天聖年間進士。下聯典出唐末詩人韓偓,京兆萬年人。龍紀年間進士,官至兵部侍郎、翰林承旨。
錦州世澤;南海家聲。
全聯典指唐朝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
  • 五言通用聯
有客如擒虎;無錢請退之。
上聯典指隋朝大將韓擒虎。下聯典指唐代文學家韓愈。
八代名猶昔;三餘課業新。
全聯典出唐代文學家韓愈,主張恢復儒家正統地位,對唐王朝詔迎佛指骨進宮,呈遞了諫迎佛骨表的奏章,謫貶潮陽。
  • 七言及以上通用聯
輨輨光鎖千門日;赫赫名標五色雲。
全聯典指北宋韓琦事。
章台柳詩才子筆;夜照白圖匠心功。
上聯典出唐代詩人韓詡,“大曆十才子”之一。下聯典出唐代畫家韓乾,善畫馬。
文價早歸唐吏部;將壇今拜漢淮陽。
上聯典指韓愈,官至吏部侍郎。下聯典指漢初軍事家韓信,淮陽人。
慷慨千金酬一飯;正嚴一表重千秋。
上聯典出韓信,曾受瓢母一飯之恩,後贈以千金。下聯典出韓愈,因《諫迎佛骨表》奏章,幾乎被殺。
紅葉題詩,喜逢良友;碧輿卻坐,務絕奢華。
上聯典出唐代於佑題詩紅葉,為宮女韓采萍拾得藏之,後二人結為夫婦。下聯典出唐代柳公綽妻韓氏,每歸,不坐金碧輿,著素衣,屏絕奢華。
開漢將才,允矣無雙國士;有唐相業,卓然第一文臣。
上聯典出韓信。下聯典出唐代名相韓休,工文辭,有“筆頭公”之稱。
制不右草,豈徒爭艷香奩;對至今留,自有傳家雲葉。
上聯典出唐末詩人韓偓,著有《香奩集》。下聯典出北宋大臣韓琦。
金殿傳臚,雲呈五彩之瑞;詞場樹幟,文起八代之衰。
上聯典出宋代大臣韓琦,傳其中舉時有五色雲現。下聯指唐朝韓愈。

家譜文獻

譜名
編者
編纂方式
藏地
山西汾陽韓氏支譜一冊
(清)韓診敬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年)福蔭堂校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西汾陽韓氏支譜四卷
(清)韓鎮岳等纂修
清光緒十年(1884年)恭壽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西洪洞韓氏家譜兩卷
(明)韓景伶編
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毗陵韓氏宗譜
著者待考
原道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金埴韓氏家乘十二卷
(清)韓樹榀重修
清光緒二年(187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杭州韓氏家譜三冊
著者待考
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義橋韓氏家譜十卷
(清)韓乃建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西萬載韓氏榮公支譜三冊
清)韓聯俊纂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南陽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西萬載韓氏族譜一冊
著者待考
清朝時期南陽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韓氏支譜六卷
(民國)韓開錫纂修
民國九年(1920年)南陽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萬門樓韓氏五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
著者待考
民國時期五靈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冊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資料來源自:

字輩排行

地域
字輩
山東淄川
在修厥德長發其祥克己治人百世彌昌宗社崇怡國蘊玉堂貴正舉直隆厚華光
山東莒南
邦首文成本玉克傳林輝茂振臣繼廣一西增北祥
山東濟陽
友振庭孟忠孝節義建業正兆宜懷本丕元祥修家啟茂俊延學瑞澤長衍斯傳清化鴻德保貴芳
山東寧津
君天文德自似忠存殿立全永功明太世光方金玉衛國大印正蘭紅
山東章丘
維淑昭憲延保繼慶貽厥乃德錫爾泰盛超秀斯廣曰洪榮光人文丕振百載隆昌
江西萬載
世德垂芳遠榮華福祿昌
陝西山陽
子宗國景方原文肇自唐嘉慶創繼業樹德建朝綱長龍傳家遠學耕互商聯
陝西藍田
建炎登應錫善克
江蘇邳州
齡先光昭鴻業立勛忻然隆盛家法承君澤延後嗣福綿乾坤文武兆慶萬載如新
四川蒼溪
永大宗元先文章山林玉秀仕澤祥學到思建輝前續中流登雲家國昌
安徽宿州
廣永效新君賢臣良政理朝綱隆運清潤文獻禎祥
浙江蒼南
兆文孟仲季繼賢光克邦定必安宏孝(升)思維則取其有後永錫爾類
天津楊柳青
金恩志忠桂佳紹作景崇
湖北襄陽
正大光明開國傳家
(以上,為部分韓姓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資料)

姓氏名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韓姓歷代名人342名,占總名人數的0.7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三位;韓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58%,排在第四十四位;韓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55%,排在第四十位;韓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47%,排在第四十七位。
韓信韓信
姓名
生卒年
籍貫
主要成就
約前280-前233年
河南禹州
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前196年
韓國(今山西、河南一帶)
漢初將領,韓國太尉
前231年-前196年
淮陰
漢初三傑、軍事家,封淮陰侯。
?-前99年
郟城(今河南郟縣)
漢朝成安侯
?-前127年
梁成安(今河南汝州)
漢朝宰相,一代名臣
?-226年
遼西郡令支縣(今河北遷安)
東吳名將
生卒年不詳
河南東垣
北周將領
538年-592年
東垣(今河南新安)
大隋上柱國
768年-824年
河陽(今河南孟州)
唐朝文學家
606年-659年
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
唐朝宰相
672年-739年
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
擔任宰相,犯言直諫
723年-787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
唐代畫家,宰相
約842年-約923年
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
詩人,著有《玉山樵人集》
923年-968年
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
北宋開國名將
882年-959年
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
遼朝宰相
955年-1010年
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
檢校太傅
1008年-1075年
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
三朝宰相
生卒年不詳
綏德(今陝西綏德)
尚書,宋朝名臣
1089年-1151年
延州(今陝西綏德)
韓家軍統領,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1152年-1207年
安陽(今河南安陽)
追封岳飛、開禧北伐
?-1351年
欒城(今河北欒城)
元末紅巾軍領袖
?-1366年
欒城(今河北欒城)
元末紅巾軍領袖
1564年-1644年
山西永濟
大明內閣首輔
1441年-1526年
洪洞(山西洪洞)
太子太傅,尚書
1806年-1874年
海南省文昌縣
雲南糧儲道
1891年-1938年
直隸霸州(今河北霸州)
民國山東省政府主席
1912年-1998年
青海化隆
新疆政協副主席
1913年-1986年
湖北紅安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1916年-1966年
籍貫不詳
旦角演員
1923年-
上海
愛德基金會秘書長
1954年-
浙江慈谿
上海市委書記
(以上,為部分韓姓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