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鋼,1958年10月生。湖南古丈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東方歷史學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
- 出生日期:1958年10月
- 職業: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湘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 代表作品:《當代中國政治體制發展概要》、《中共八大史》
- 性別:男
- 研究方向:中共黨史、中國當代史
人物經歷,學術活動,研究方向,科研項目,主要貢獻,主要論文,
人物經歷
韓鋼,1958年生,湖南古丈縣人。1982年畢業於湘潭大學歷史系,198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馬列研究所。1985年9月至2001年6月,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供職。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在中共中央黨校從教。
學術團體任職有: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東方歷史學會理事。
龔育之《黨史札記末編》特約編輯。
學術活動
講座預告:中印邊界爭端與中國戰略決策
北京大學李劍鳴教授來歷史系作“新史學語境下的方法論取向”講座
巴黎高師Jean Estebanetz博士講座《動物園中的人與非人有關動物界限的界定》
系史系列講座之三暨誠之講壇第三講:周武研究員《史學良知的當代之旅——陳旭麓先生與中國新史學》
系史系列講座之二暨誠之講壇第二講:張根華教授《呂思勉先生的生平與學術》
校慶六十周年講座: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普萊斯教授:《宋教仁剪斷無形辮子:辛亥革命前後的政治文化背景》
校慶系列講座:李磊副教授《“索虜”與“島夷”——他者與南北朝中華意識的塑造》
系史系列講座之一暨誠之講壇第一講:胡逢祥教授《談談李平心先生》
校慶系列講座:賈菁菁博士《海軍肇建與晚晴政局——以李鳳苞貪污案為中心》》
校慶系列講座:崔丕教授《美日返還衝繩談判中的核密約問題考》
北京大學李劍鳴教授來歷史系作“新史學語境下的方法論取向”講座
巴黎高師Jean Estebanetz博士講座《動物園中的人與非人有關動物界限的界定》
系史系列講座之三暨誠之講壇第三講:周武研究員《史學良知的當代之旅——陳旭麓先生與中國新史學》
系史系列講座之二暨誠之講壇第二講:張根華教授《呂思勉先生的生平與學術》
校慶六十周年講座: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普萊斯教授:《宋教仁剪斷無形辮子:辛亥革命前後的政治文化背景》
校慶系列講座:李磊副教授《“索虜”與“島夷”——他者與南北朝中華意識的塑造》
系史系列講座之一暨誠之講壇第一講:胡逢祥教授《談談李平心先生》
校慶系列講座:賈菁菁博士《海軍肇建與晚晴政局——以李鳳苞貪污案為中心》》
校慶系列講座:崔丕教授《美日返還衝繩談判中的核密約問題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共歷史、中國當代史。
科研項目
在研課題簡介(八):《清末民初江南士人的城鄉流動與城鄉認同研究》;
在研課題簡介(七):《建國初期中共對城市社會閒雜人員的處理研究》;
在研課題簡介(六):《紐約市犯罪問題的歷史考察(1980—2004)》;
在研課題簡介(五):《冷戰起源研究》;
在研項目簡介(四):《20世紀德國勞資和諧關係演進研究:以企業代表會體制為中心》;
在研項目簡介(三):《美國對華情報評估解密檔案的整理與研究》;
在研項目簡介(二):《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
在研項目簡介(一):《冷戰時期美國重大外交政策研究》。
在研課題簡介(七):《建國初期中共對城市社會閒雜人員的處理研究》;
在研課題簡介(六):《紐約市犯罪問題的歷史考察(1980—2004)》;
在研課題簡介(五):《冷戰起源研究》;
在研項目簡介(四):《20世紀德國勞資和諧關係演進研究:以企業代表會體制為中心》;
在研項目簡介(三):《美國對華情報評估解密檔案的整理與研究》;
在研項目簡介(二):《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
在研項目簡介(一):《冷戰時期美國重大外交政策研究》。
主要貢獻
《當代中國政治體制發展概要》(合著,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年版);
《中共八大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富春傳》(合著,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簡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合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第二卷(獨著,中共黨史出版社2003年版);
《“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歷史命運》(于光遠著述,韓鋼詮注,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中國共產黨史的論爭點》(獨著,日本岩波書店2008年版);
即將出版《革命的終結—從“階級鬥爭為綱”到“經濟建設為中心”》(1976-1978),為香港中文大學十卷 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第九卷。
主要論文
近三十年來黨史資料的整理、編纂和利用,《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第七期;
美國外交顧問視野中的中國 ,《北京日報》 2009.12.21;
“兩個凡是”的由來及其終結,《中共黨史研究》2009年第11期;
權力的轉移:關於十一屆三中全會,《領導者》(香港)2009年第1期;
關於知識分子的屬性——《我的父親齊燕銘》序,《炎黃春秋》2008年第12期;
農村改革的前前後後,《紅岩春秋》2008年第6期;
“五七幹校”是個什麼學校,《雜文選刊》(下旬版)2008年第5期;
趕超蘇聯:“冷戰”格局下的另一種競賽——關於“大躍進”目標的解讀,《河北學刊》2008年第4期;
龔老師,您的心愿可以了卻了嗎,《炎黃春秋》2008年第3期;
龔育之和他的“黨史札記”,《炎黃春秋》2007年第12期;
龔育之與黨史研究的三件大事 ,《湘潮》2007年第8期;
中共歷史研究的若干難點熱點問題(下),《晚霞》2007年第6期;
中共歷史研究的若干難點熱點問題(上),《晚霞》2007年第4期;
中國現代史研究的若干難點熱點問題,《近代中國與文物》2006年第2期;
民間檔案和實證研究,《北京黨史》2005年第4期
黨史的寫法——讀龔育之《黨史札記二集》,《炎黃春秋》2005年第2期;
陳雲與中共八大研究述評,《黨的文獻》2004年第4期;
“八大懸案”釋疑,《中共黨史研究》2003年第2期;
于光遠與中共黨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2002年第2期;
新近發現鄧小平與胡耀邦等三次談話記錄,《百年潮》1999年第3期;
最初的突破——1977、1978年經濟理論大討論述評,《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6期;
一份鄧小平珍貴手稿的發現,《百年潮》1997年第4期;
“毛傳”主編談“毛傳”——訪金沖及教授,《百年潮》1997年第1期;
1958年北戴河會議,《黨史天地》1994年第3期;
毛澤東與“大躍進”前後的經濟冒進和調整研究述評,《理論前沿》1992年第5期;
對《彭德懷》一文的更正,《湘潮》1991年第6期;
“文革”前十年我國政治體制演變的主要特點,《黨史研究與教學》1989年第2期;
對毛澤東思想形成問題的探討,《中共黨史研究》1988年第2期;
關於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史研究綜述,《中共黨史研究》1988年第5期;
醴陵農民暴動初探,《湘潮》1987年第6期;
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歷史考察與改革展望,《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1987年第6期;
延安整風中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對中國革命性質問題的再認識,《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
也談瞿秋白在共產國際“六大”對中國革命問題的認識——與孫武霞同志商榷,《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
2011年第2期 炎黃春秋雜誌 發表《 關於華國鋒的若干史實》 一文;
《改變中國命運的四十一天》(副主編,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五卷本(與郭德宏、王海光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百年潮》精品系列”《史事探幽》上、下冊(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