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

韓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韓華,男,研究員、博導、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1996年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專業學士,1999年中國艦船研究院系統工程專業碩士,2004年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專業博士。

現工作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類腦智慧型研究中心,任微觀重建與智慧型分析團隊負責人、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腦智交叉平台總工程師,入選中國科學院關鍵技術人才、腦科學與智慧型技術卓越中心骨幹人才。

已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9項,在申發明專利10項,軟體著作權登記12項。

基本介紹

個人簡介,教育簡歷,工作簡歷,工作經歷,研究領域,學術成就,科研項目,

個人簡介

教育簡歷

1992~1996年,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學士學位
1996~1997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學習碩士學位課程。
1997~1999年,中國艦船研究院系統工程專業,碩士學位
2001~2004年,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專業,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2014-10--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高級工程師(正研級)
2007-06--2014-10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高級工程師
2004-08--2007-06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助理研究員
1999-04--2001-08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6所工程師

工作經歷

1999.4~2001.8,助理研究員,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6研究所,參加多感測器信息融合與目標綜合識別系統的研發工作。
2004至今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國家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研究中心工作。
2004.8~2007.6,助理研究員,進行積體電路顯微圖像處理技術研究,參加多款高性能數位訊號處理器研製工作。
2007.6~,高級工程師,任國家工程中心研發部總工,負責積體電路智慧型分析技術研究和系統開發。
2009.1`2014,主持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任課題組長、總師,負責建設納米級積體電路設計物理分析平台。
2014起,高級工程師(正研級),類腦工程研究部,任微觀重建研究組組長,負責建設突觸層次神經結構高通量微觀重建平台。

研究領域

1神經結構微觀重建技術
建設突觸層次高通量神經微觀重建技術平台,開展技術平台相關的電鏡自動成像、序列圖像配準、神經結構識別及三維重建等智慧型化分析技術研究。
2積體電路智慧型分析技術
建設納米級積體電路設計物理分析技術平台,開展技術平台相關的顯微攝像分析、圖像拼接、網表提取、版圖規整等智慧型化分析技術研究。

學術成就

本人主要從事積體電路智慧型分析技術和神經結構微觀重建技術研究。擔任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組長和總設計師,帶領團隊研發成功納米級積體電路智慧型分析系統及積體電路分析服務平台。近年來致力於探索積體電路智慧型分析共性技術向突觸水平大規模神經結構重建領域的拓展,與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合作建立高通量納米尺度神經結構重建技術平台,將在後續啟動的大規模神經結構重建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完成11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技術報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軟體著作權登記10項,申請國防發明專利11項。

科研項目

(1)大腦微觀三維重建,主持,200萬,研究所(學校)級
(2)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主持,3576萬,國家級
(3)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參與,240萬,國家級
(4)科技重大專項,參與,5000萬,國家級
(5)高性能數位訊號處理器,參與,3000萬,國家級
研究組簡介
腦微觀重建研究組致力於大腦突觸水平大規模結構重建所需的自動分析理論研究、系統開發以及技術平台建設。
面向微觀尺度(突觸層次、納米尺度)上進行大腦結構重建所面臨的大規模顯微圖像獲取、精細神經結構自動識別、海量數據管理及顯示等技術瓶頸,利用圖像信號處理、精密機械控制、模式識別、智慧型計算等知識,結合腦神經結構的生物學形態特點,建立適合高通量神經重建工程行為特徵的自動化分析方法學框架,重點解決限制分析效率的關鍵問題,為搭建神經結構重建工程平台提供理論基礎和解決方案,滿足腦科學研究對高通量神經迴路網路重建的需求。
研究組依託我所現有的國內最大規模的場發射電鏡集群成像環境,與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合作,建立了高通量納米尺度神經結構重建技術平台,包括樣品製備、自動切片、顯微成像、圖像合成和三維重構等環節,具備了亞毫米體量的腦微觀結構超薄切片序列圖像的批量採集能力和半自動分析能力。
研究組成員目前包括正高1名,副高2名,助研1名,工程師2名,在讀研究生數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