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韓王廟是北宋初年三朝宰相韓琦去世之後被宋徽宗皇帝封為魏郡王而建築的生祠,金代毀於兵火。
元大德二年(1298年),在原址重建,名為韓魏王新廟,俗稱韓王廟。
清康熙三年(1664年),重修大殿。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兩宮迴鑾。
1964年,安陽市文物部門對韓王廟西配殿屋面及門窗進行了維修。
1996年,安陽市文物部門對韓王廟西配殿牆體進行挖補維修。
2004-2005年,對韓王廟開展了修復工程。
晝錦堂始建於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原址在安陽老城東街東段高閣寺附近,是韓琦以武康軍節度使身份治理相州時所建。
明弘治十一年(1498),彰德知府馮忠在古城東南隅韓王廟的東側重建了晝錦堂。
1968年,晝錦堂大殿、拜殿、忌機堂、觀魚軒、狎鷗亭等,被火焚燒,大門外一對石獅被毀。現存大門、二門、東西廂房、書樓、三株古槐及書院講堂等。
清乾隆五年(1740年),彰德知府李渭奉巡撫令,將晝錦堂改為晝錦書院。
2006年,開展了韓王廟與晝錦堂群體建築油漆、彩畫工程。
2012年,新建碑廊面闊34間。
2013年,更換韓王廟東配殿大梁。
2020年,完成韓王廟與晝錦堂安防工程。
2021年,實施晝錦堂奎樓修繕和院落綠化核准。
2022年7月,安陽市政府回復關於儘快修復安陽韓王廟晝錦堂的提案。
建築格局
韓王廟
韓王廟又名韓忠獻公廟,也稱魏公祠,是宋代三朝宰相韓琦去世之後被宋徽宗皇帝封為魏郡王而建築的。韓王廟大殿為單檐懸山頂綠琉璃瓦覆蓋,面闊3間,山牆厚0.5米,有4根上角石柱,柱高3.15米,額有花卉彩繪。殿前帶月台,殿內塑有韓王像和童男童女兩侍人像。大殿梁架為草栿造,斗拱為雙下昂五彩斗拱,琉璃瓦沿邊和中心點綴,莊重典雅。院內還有一通石碑,書刻宋神宗“兩朝顧命,定策元勛”八個大字。德宗匾其門曰:適時濟物;慈禧太后匾曰:器博道閎。
晝錦堂
晝錦堂是韓琦任相州知州時,在州署後院修建的一座堂舍。並據《漢書·項籍傳》“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之句,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晝錦堂”。原晝錦堂和拜殿頂覆綠色琉璃瓦沿邊和中心點綴,殿中後側懸掛金字黑底“晝錦堂”三字木質大匾。堂後為忌機樓,東有狎鷗亭,西有觀魚軒,中有魚池康樂園,後為書樓。此處園林式的秀麗幽雅建築,時為全國四大書院之一。晝錦堂大殿、拜殿、忌機堂、觀魚軒、狎鷗亭等被火焚燒,大門外一對石獅被毀。現存大門、二門、東西廂房、書樓、三株古槐及書院講堂等。晝錦堂院西側為商王廟。韓琦對商王尊敬,而殷商在安陽建都,也是安陽人,所以在此建一商王廟,有大殿、拜殿。
文物遺存
晝錦堂中號稱“三絕”的晝錦堂記碑,高兩米,刻於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此碑由北宋文學家、副宰相歐陽修撰文,書法家“一代絕手”,禮部侍郎蔡襄書丹,記述三朝名相韓琦之事跡。有關此碑還有諸多傳說,如歐陽修用新稿換回舊稿,韓琦再三讀之,見通篇只在頭二句加兩個“而”字,傳為文章修改的佳話。蔡襄書時每字寫10個,優中選優,號稱“百納本”,被宋人稱為“本朝第一”。後由書法家邵必題寫碑額,所以此碑也稱“四絕碑”。碑文拓片,曾赴日本展出。
歷史文化
韓琦,字稚圭,是北宋名相,執掌大權,名重一時。安陽是韓氏家族的發源地,也是世界韓氏尋根祭祖的聖地。
文物保護
1963年,韓王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韓王廟與晝錦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韓王廟與晝錦堂位於河南省
安陽市文峰區東南營街路北。
安陽市內乘坐公車7路、 29路、33路文化路口站下車,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