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瓚,字緒仲,號若海,明代博羅人。韓鳴鳳之子。十三歲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待其父海羅公韓鳴鳳之官。萬曆丁酉(1597年),鄉試舉第三人,尚是少年。丁未(1607年)中進士,選庶吉士。他學識淵博,致力於古文詩詞研究。在讀中秘書時,每寫完一篇奏文,同館中人都自嘆不如。癸丑(1613年),升檢討;丙辰(1616年)任會試同考官。以後,又先後任征仕郎、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簡試、兩朝實錄纂修官、翰林院侍講、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日講官。崇禎任申(1632年),任禮部尚書。
基本介紹
- 本名:韓日瓚
- 字號:字緒仲,號若海
- 所處時代:明代
- 主要作品:《詢蕪錄》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在宦海生涯中,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禮部尚書書林欲輯贊道:“公立朝多大節,生平孝友敦篤。與人交,坦夷無城府。課諸子力學,以簡括身心為本,不及浮名”。對朝政多有遠見卓識。九連之置州、平遠之置縣,都是他提議的結果。而對把持朝中大權的魏忠賢奸黨,他卻“澹然不屑”,恥於以之為伍,正氣立朝。
韓日瓚為京官數十年,但十分關心家鄉之事。造福桑梓,樂而不倦。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年),他返鄉游羅浮。看到“葛仙翁丹灶藥爐,狐丘虎穴;文皇帝金書玉簡,荊棘銅駝;沖虛觀一洞道房,十崩九破;黃龍洞幾間院宇,有房無扉。”就寫了《募修羅浮諸名勝疏》。東莞、中山、番禺等地社會名流如袁崇煥,李孫宸,陳子壯,鄭曼,何吾騶等都紛紛為疏募修,聲勢浩大,成就了同護名山的盛事。使神仙洞府羅浮山重振“嶺南第一山”的英姿。
個人作品
韓日瓚還廣泛蒐集資料,旁徵博引,編輯《博羅縣志》。這是博羅自秦代建邑以來的首部縣誌,功不可沒。他曾著《詢蕪錄》,還有文集二十卷行世。《羅浮山志》收錄其中《雪中過東林寺二首》。詩中寫道:
躍馬羅山曲,溟濛不見山。
雪疑扃岫晃,人自叩禪關。
偶覓虎蹤去,仍披鶴氅還。
山僧如可訪,溪水尚潺潺。
橋下溪聲急,微茫知遠鐘。
半山雲壓寺,深院雪倚松。
澗落何年瀑,煙藏若個峰。
靈山緣未了,他日許相從。
個人生活
丙子(1636年),韓日瓚積勞成疾,逝於南京。崇禎皇帝追贈其為太子太保,諡號文恪,賜祭葬於松柏岡,即現在博羅縣城北郊之羅陽上壙鄉雞園坪嶺頂。墓前神道有文官武將、石馬、石羊和四不象的石雕像。可惜1966年此墓被毀。明代石雕像尚存。1985年,韓日瓚墓被列為博羅縣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據《惠州文物志》載:“韓日瓚墓位於小金口(原屬博羅管轄,現已劃歸惠城區)金雞鄉葵湖的小山坡,地形似臥伏白虎,故俗稱白虎墳。”此墓可能是衣冠冢,文革期間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