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史料記載,
簡介
明代初年,韓憲王朱松葬此,此後數百年,此山即稱韓府山。關於韓憲王究指何人,民間傳說不一,或曰南唐著名宰相韓熙載,或指南宋初年在黃天盪大敗金兀朮的蘄王韓世忠。清代南京著名文人周寶英遍游金陵南郊的名勝古蹟,寫下了數十首敘景、詠懷的詩詞,其中一首《韓府山》詩云:“形勢逶迤碧障長,兩峰高起暮蒼蒼。名山得葬忠臣骨,千載猶傳姓氏香。”雖然未指明何人,但細味其意,周寶英是在歌頌一位千年以前姓韓的忠臣,並認為這是韓府山得名的由來。
史料記載
經查史料,《明史·卷一百十八》明確記載:“韓憲王松,太祖第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國開原。性英敏,通古今,恭謹無過。永樂五年薨。以未之國,命葬安德門外。”清代後期修纂的《同治上、江兩縣誌》亦記云:“由牛首山而東北曰岩山。……明韓憲王葬此,又謂之韓府山。”據此,可知韓府山即岩山的又一個俗名。它的得名不是因為在該山葬了一位姓韓的忠臣或王爺,而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子韓憲王朱松葬於此山。
韓府山之東有段石岡,史載該處有大碣石,長一丈,乃東吳末帝孫皓於公元276年所建,刻勒銘題,以讚頌吳的功德。名“天發神讖碑”,又名“天璽記功碑”,後斷為三截,俗稱三段碑。此碑若篆若隸,字勢雄偉,相傳為三國吳書法家皇象所書,至今已1700餘年,乃南京地區流傳最古的著名石碑。康有為評價它是“奇偉驚世”、“筆力偉健冠古今”。原碑早毀,後人據拓本摹刻,陳列於清兩江總督衙署西花園——煦園西側夕佳樓畔。
該處另有一山相連,景物幽邃,山色碧如翠羽,故名翠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