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崖遺址

韓家崖遺址位於鹹陽淳化縣潤鎮王家溝西南約500米名為韓家崖的台地邊緣,西有涇河的北側支流神溝河由西北流向東南,東側為開闊平坦的黃土台塬,台塬上為農田和村鎮,遺址位於台塬邊緣及神通溝河東側的坡地上。沿神通溝向東南約600米便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西梁家遺址。2006年,為配合長慶油田慶陽至鹹陽輸油管道工程建設,省考古所對韓家崖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測繪和發掘。遺址的面積約5萬平方米,本次發掘面積800平方米,共發現房址2座、墓葬3座、灰坑40座、踩踏面2處,另外還發現豐富的層位關係,出土了一批陶器、骨器、石器標本,並採集了一些木炭和土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家崖遺址
  • 性質:私有
  • 職能:旅遊
發掘現場,歷史價值,

發掘現場

房屋一個是窯洞式的,一個是前廳後室式的;墓葬雖屬成人葬,但是二次葬,沒有什麼陪葬品。這處遺址早期出土了大量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褐陶極少,幾乎不見紅陶,器物紋飾多為粗繩紋、麻點紋、籃紋與豎劃紋,素麵器物少;隨後具有承襲關係的時期,出土物中可修復的器形較少,主要有單把鬲、盆等。
韓家崖遺址
遺物

歷史價值

從遺址和遺物分析,該遺址可以分為三期。
韓家崖遺址
遺物
韓家崖第一時期與客省莊文化早期(距今有5000年左右)相當,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褐陶極少,幾乎不見紅陶;紋飾多為粗繩紋、麻點紋、藍紋、豎劃紋,有少量三角紋和附加堆紋等,素麵較少;器形主要有單把罐形斝、鋸齒狀口沿罐、侈口細頸罐、直領罐、雙耳折腹罐、喇叭口折肩罐等。韓家崖第二時期與客省莊文化中期(距今約4500年—4000年)相當,可修復的器形主要有單把鬲、豆、盆等,其與第一時期之間有較多的承襲演變關係。所謂客省莊文化首先發現於陝西省西安市的客省莊文化遺址,它是分布於渭河流域的一支地域性文化,時代與中原龍山文化(距今4000年—5000年之間)相當,空三足類炊食具陶鬲是這一文化的典型特徵。韓家崖第三時期遺存為漢代墓葬。圖為淳化韓家崖遺址考古發現。
韓家崖遺址客省莊文化遺存的發掘,為探討客省莊文化在涇河流域的分布及其文化面貌等提供了新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