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戲劇

韓國戲劇

韓國戲劇起源於史前的宗教儀式,音樂和舞蹈在傳統戲劇表演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一種被稱之為假面舞的面具舞是這類古典戲劇形式的典型範例。面具舞融舞蹈、歌唱和道白為一體,時而穿插諷刺幽默。面具舞的風格、道白和服裝各地稍有不同,一直受到鄉村民眾的普遍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國戲劇
  • 表現形式:長篇敘事民歌形式
  • 形式:木偶戲
  • 特點:薩滿教祭祀儀式
  • 表演場所:貞洞劇院
  • 新劇首演時間:1902年12月
表現形式,表演場所,韓國戲劇起源及發展,

表現形式

流浪藝人表演的以長篇敘事民歌形式的說唱,以及木偶戲也吸引了大批觀眾。薩滿教祭祀儀式也是民眾喜愛的一種戲劇形式。上述這類活動今天在韓國仍可見到,但不經常。

表演場所

韓國有一些劇場供各種表演藝術於同一地點演出,位於首爾中部的貞洞劇院便是其中之一。貞洞劇院上演傳統表演藝術中的戲劇和音樂等等。

韓國戲劇起源及發展

與面具舞和其它傳統劇種完全不同的“新劇”(新派戲劇)於1902年12月在韓國首次演出。但新劇在一家西方式的劇院於1908年在首爾開幕之後才開始在韓國牢牢地紮根。這家劇院名叫圓覺社劇院,於1909年停業。
留日歸來的學生成立了革新團和文秀星劇團,並上演了新劇。新劇乃是同舊劇或日本的歌舞伎相反的戲劇。新劇最初以政治和軍事為題材,其後內容多樣化,有偵探故事、肥皂劇和悲劇等。
當新劇被認為是一種短暫的時尚之時,一些團結在圓覺社周圍的藝術家們促成了一次真正的戲劇浪潮,從而拉開了現代劇的幕布。1922年,一群戲劇界人士組成了“土月會”,領導了韓國的戲劇運動,演出了87場。現代劇直到20 世紀30年代仍受歡迎,但在20 世紀40和50年代期間,由於社會政治動亂,逐漸衰落,在其後的10年中,因電影的興盛和電視的出現,而進一步衰落。
20世紀70年代,一群年輕的藝術家開始研究並採用諸如面具舞劇、薩滿教祭祀禮儀、合唱劇等傳統戲劇的體裁和主題。韓國文藝基金會每年舉辦戲劇節以鼓勵各地的戲劇演出。有一大批劇團常年進行演出活動,演出從喜劇到歷史敘事詩劇等各種不同的戲劇,在首爾鬧市中大學路上的小劇院中演出,有些演出十分成功,並延長演出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