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慶州瞻星台

韓國慶州瞻星台

慶州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城市,是新羅時代的千年首都。有豐富的遺物遺址,因此整座城市好像是一個博物館。1995年佛國寺和石窟庵被指定為聯合國文化遺產,除佛國寺和石窟庵外,慶州還有感恩寺、瞻星台、臨海殿等歷史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國慶州瞻星台
  • 所屬地區:韓國
  • 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 年代:新羅27代王善德女王時期
  • 用途:觀測天空中的雲氣及星座
建築特色,歷史背景,瞻星台的探索,所獲榮譽,

建築特色

瞻星台是東方現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建於新羅27代王善德女王(AD632-646年)時期,用於觀測天空中的雲氣及星座。瞻星台是一座石結構建築,直線與曲線的搭配十分和諧,1962年12月20日被指定為國寶第31號。
瞻星台呈圓筒形,由362塊30厘米大小的石塊分27層堆砌而成。距底部4.16米處有一扇門,呈正方形,每邊長1米,門下方還遺留著放置梯子的痕跡。
內部至第12層都填滿了泥土,第19、20、25、26層的兩處有呈井字形的長石塊,石塊的兩端伸向台外。
瞻星台高9.17米,基座的石塊每邊長5.35米。當時人們通過星空測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24節氣,而井字石估計則是用來指定東西南北方位的基準。建造瞻星台時用了362塊石塊,象徵著陰曆年一年的日子數。

歷史背景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沒有停止對於宇宙的探索。在古代,由於科學技術的落後,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較少,夜晚空中閃爍的星光就成為人們了解宇宙的主要觀察和研究對象。與此同時,很多地方還將迷信和天上的星星相聯繫,為個人乃至國家占卜吉凶。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仁王洞的瞻星台,建於公元634年(朝鮮半島新羅第27代王善德女王(ad632-646年)時期),主要用於觀測天空中的運氣及星座。根據世界百科辭典里的記錄,該瞻星台為“現存東洋最悠久的天文台”。
有關慶州瞻星台的記錄是從《三國遺事》里第一次發現的。此外,從《世宗實錄地理志》、《東國輿地勝覽》、《增補文獻備考》等文獻中也可以查到。根據《三國遺事》中“根據其他記錄,宣德王時打磨了石頭累積了瞻星台。奈勿王的才能在於瞻星台西側”記載的內容可知,瞻星台是建築在新羅善德女王台上面的。

瞻星台的探索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沒有停止對於宇宙的探索。在古代,由於科學技術的落後,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較少,夜晚空中閃爍的星光就成為人們了解宇宙的主要觀察和研究對象。與此同時,很多地方還將迷信和天上的星星相聯繫,為個人乃至國家占卜吉凶。
韓國慶州瞻星台韓國慶州瞻星台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仁王洞的瞻星台,建於公元634年(朝鮮半島新羅第27代王善德女王(ad632-646年)時期),主要用於觀測天空中的運氣及星座。根據世界百科辭典里的記錄,該瞻星台為“現存東洋最悠久的天文台”。
有關慶州瞻星台的記錄是從《三國遺事》里第一次發現的。此外,從《世宗實錄地理志》、《東國輿地勝覽》、《增補文獻備考》等文獻中也可以查到。根據《三國遺事》中“根據其他記錄,宣德王時打磨了石頭累積了瞻星台。奈勿王的才能在於瞻星台西側”記載的內容可知,瞻星台是建築在新羅善德女王台上面的。
瞻星台是一座石結構建築,呈圓筒形,由362塊30厘米大小的石塊分27層堆砌而成。距底部4.16米處有一扇門,呈正方形,每邊長1米,門下方還遺留著放置梯子的痕跡。內部至第12層都填滿了泥土,第19、20、25、26層的兩處有呈井字形的長石塊,石塊的兩端伸向台外。 瞻星台高9.17米,基座的石塊每邊長5.35米。當時人們通過星空測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24節氣,而井字石估計則是用來指定東西南北方位的基準。建造瞻星台時用了362塊石塊,象徵著陰曆年一年的日子數。
美國天文學教授卡爾·路佛斯在1936年撰寫的《韓國的天文學》一書中介紹占星台說,“它是非常現代化的天文台,上了天文台的天文官們不分晝夜觀察了天空,一旦發現異常的天文現象就把它記錄後扔向在瞻星台下面等待人讓他們馬上去向君主傳達此現象。有時發生特別重要的現象天文官員們就聚在一起開會把結果告訴君主。”

所獲榮譽

瞻星台在1962年12月20日被定為韓國第31號國寶。
2005年時據韓國方面報導,瞻星台分別向北和向東傾斜了7.2度和2.4度。雖然此前用肉眼也就可以看出有一端略微陷於地下,但測出實際傾斜角度尚屬首次。不過目前瞻星台的狀態是穩定的,還不會出現“崩潰”的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