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是專門進行天象觀測和天文學研究的機構,世界各國天文台大多設在山上。每個天文台都擁有一些觀測天象的儀器設備,主要是天文望遠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天文台
- 外文名:The observatory
- 結構:天象觀測和天文學研究的機構
- 設備:主要是天文望遠鏡
金字塔
一些學者認為:埃及首都開羅附近的吉薩(Giza)高原三大金字塔與天空獵戶星座的星球排列完全一致。不僅在位置上環環相扣,而且還以金字塔的大小,表現了三顆星的不同亮度,其對應關係精確到了令人難於相信的地步。。同時,如果將這天空地圖向南北延伸,正好把吉薩高地上的其它建築結構也極其精確地囊括了進來。整個尼羅河谷是一幅巨大的星象圖。
巨石陣
巨石陣由許多整塊的藍砂岩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不僅在建築學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學上也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們猜測,這很可能是遠古人類為觀測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雛形了。
這種史前巨石柱群,除此地之外,在威爾斯、愛爾蘭、法國(不列塔尼)、西班牙、葡萄牙、到科西嘉等地中海島嶼很多地方都存在,其總數大約有五萬處。
神秘太陽門
“太陽門”上面雕刻著極其精美的圖案。門楣中央謎一般的人像據說是代表造物主維拉科查。其兩旁平行三排共刻48個較小的神像。上下兩排是長翅膀的勇士,中間一排則是某種人格化了的飛禽,此外,還有眾多至今難以理解的符號。學者對這些符號涵義作了詳細研究,認為上面記載了大量的天文知識和27000年前的天象。這些知識建立在地球為圓形的觀念上。印加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圓形的呢?又是如何測算出秋分時節太陽與“太陽門”位置關係的?這一切至今還是未解之秘。
瑪雅天文台
庫庫爾坎金字塔
庫庫爾坎金宇塔塔基呈四方形,共分九層,由下而上層層堆疊而又逐漸縮小,塔的四面共有91級台階,直達塔頂。四面共364級,再加上塔頂平台,不多不少,365級,這正好是一年的天數。九層塔座的階梯又分為l8個部分 。這又正好是瑪雅歷一年的月數。
瑪雅人崇信太陽神,他們認為庫庫爾坎(即帶羽毛的蛇)是太陽神的化身。他們在庫庫爾坎神廟朝北的台階上,精心雕刻了一條帶羽毛的蛇,蛇頭張口吐舌,形象逼真,蛇身卻藏在階梯的斷面上,只有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陽冉冉西墜,北牆的光照部分,稜角漸次分明,那些筆直的線條也從上到下,交成了波浪形,仿佛一條飛動的巨蟒自天而降,蜿蜒遊走,如飛似騰,這情景往往使瑪雅人激動得如痴如狂。類似的奇觀還出現在南美叢林。這種融天文知識、物理知識、建築知識於一體所造成的藝術幻覺,即使用現代水平來仿製,也非常困難。
閼伯台
靈台
靈台的規模龐大,設備完善,其頂部是觀測天象的場所,四周的建築是觀測人員工作之處所。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它為以後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 我國著名的漢天文學家張衡主持了靈台的觀測工作,並在此設計製造了渾天儀和地動儀,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天文台。
德里古天文台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那裡的天文學起源很早。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早在大約3000年前,印度人就創立了自己的曆法,並產生了獨具特色的宇宙理論。但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僅有平板日晷和圭表等簡單的儀器,直到1724年,由愛好藝術與科學的Jantar Mantar-Jaipur二世王公Jai Singh提議,才在德里等地建立了天文台。位於今天印度德里市中心的德里古天文台,中有十幾件巨型灰石或金屬結構的天文儀器,可供人觀察日月星球的運轉。
韓國慶州古天文台
慶州的瞻星台位於大韓民國的慶州市中心,建於公元634年(新羅27代王善德女王(AD632-646年)時期),是朝鮮半島最古老的天文建築物,也是目前亞洲現存最古老的觀象台。1962年12月20日被指定為國寶第31號。慶州的瞻星台直徑5.17公遲的圓柱形建築物,高9.4公遲,當時以代表一年的362塊花崗岩分27層堆砌而成。藉助底層的水鏡與視窗映入的光線來觀測日食及星辰移動等天文現象,以占卜吉凶來決定朝鮮的國家大事及農民的稼穡作業。被定為大韓民國國寶第三十一號。
北京古觀象台
格林威治天文台
世界聞名的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現位於英國南海岸蘇塞克郡的赫斯特蒙蘇堡。始建於1675年,位於英國首都倫敦的格林威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遷往新址,但保留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名稱。1884年,經過這個天文台的子午線被確定為全球的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子午線,也稱為本初子午線,即零度經線。 格林威治天文台初建之時,目的在於精確地觀測月球和恆星,幫助航海家確定經度。現在它已經發展為英國的一個綜合性光學天文台。1999年12月28日,一種新的時間系統——格林威治電子時間(GET)正式誕生,它將為全球電子商務提供一個時間標準。而原有的格林威治時間(GMT)仍將保留,作為21世紀的世界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