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人們要節食,吃用5種以上穀物煮製的五穀飯,祈願豐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望節
- 節日時間:陰曆1月15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節日起源:韓國
- 節日活動:賞月、燒月屋等
- 節日飲食:花生、松子、栗子等堅硬的果實
- 節日意義:祈求一年的健康、平安與豐收
基本信息,習俗活動,
基本信息
韓國人稱陰曆正月十五"上元"為"大望日"。人們對正月十五的喜愛不亞於新年。
習俗活動
這一天人們要節食,吃用5種以上穀物煮製的五穀飯,祈願豐年。這一天還要吃花生、松子、栗子等堅硬的果實,吃的個數要與自己年齡相同,邊吃邊祈願健康。據傳這一天,還有一大早就起來,喊"賣暑了",向別人賣暑的風俗。如果把暑賣掉,就可以保證今年夏天不會中暑。
在正月十五的民俗遊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放風箏"和"放鼠火"。"放鼠火"是指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火燒田埂上的雜草,用來趕走雜鬼迎接神聖的春天。雜草燃燒起來,會燒死害蟲的蛋卵,趕走耗子,還可為田造肥。
放風箏是世界人民都喜愛的一種遊戲。韓國人主要在陰曆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間放風箏。大都在風箏上掛上寫有"去禍迎福"的條幅,等到太陽落山時就拉斷絲線放飛風箏,據傳這有助於防止疾病、事故、荒年等,即去禍迎福。
一邊吃著家人從國內帶來的黑芝麻餡湯圓,一邊看著電視上人們熱熱鬧鬧地做五穀飯、燒“月亮屋”,不禁想起三年前在韓國過的第一個元宵節。兩個人在街上轉悠了整整半天,才在明洞小胡同里一個極不起眼的中國食品店買到了一盒10個元宵,倒不貴,2000韓元(當時約合人民幣16元),回家一煮,嗐,爛爛乎乎一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那時才深刻體會到,中韓兩國雖然山水相連,也同把正月十五看作一個重要節日,但風俗習慣卻是大相逕庭。
韓國沒有元宵節的說法,正月十五直接就叫作“正月大望日”,意為“望滿月”。在中國,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才算把年給過完了。韓國春節假期短,大街上人少車稀,“年”味兒淡,但過這個“正月大望日”卻也並不含糊。
單從吃的來看,樣數就不少。十五這天要吃五穀飯、堅果、乾菜,還要喝“清耳酒”。五穀飯是混合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做成的飯,雜糧不易煮,最正宗做法應該用傳統的石鍋,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壓力鍋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用電壓力鍋也能做出美味的五穀飯來了。雖叫“五穀”,但也沒那么嚴格,就跟我們的臘八粥似的,家裡有什麼雜糧統統招呼上就是了。至於為什麼吃五穀飯,據說一方面是為了在冬天補充營養,同時也寄託了對新一年健康和豐收的希望。和五穀飯一起吃的乾菜是用前一年秋天晾乾存起來的茄子、西葫蘆(經常在《大長今》里出現,被翻譯成“角瓜”)、蘿蔔纓、山野菜等做成的,據稱正月十五吃乾菜,這年的夏天就不會中暑。還要吃各式各樣的堅果,花生、核桃、松仁、栗子、銀杏等等,據說可以使牙齒更堅固,還能防治疔瘡等皮膚病。“清耳酒”也並不是某種特殊的酒,而是指正月十五早晨要喝一杯不加熱的韓國清酒,祈願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頭聽到的都是好訊息。
再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祈福活動和民俗遊戲,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祈求一年的健康、平安與豐收。其中的重頭戲是“燒月亮屋”。在農村,全村人聚到一起,在寬敞的空地上用樹幹或竹子搭成圓錐形的屋架,上面蓋滿松枝和稻草,同時掛上寫著新年願望的紙條,這就是“月亮屋”。圓月升起之後,人們用手中的火把點燃“月亮屋”,圍著火堆歡歌起舞。樹幹和竹子燃燒時發出噼哩啪啦的響聲可以驅走惡鬼,火燒得越猛烈,就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越興旺,如果火半途熄滅,則會被視作凶兆。此外,還有放風箏、拔河、踏橋等其他活動,總的宗旨無外乎驅病、除災、祈福等。
然而,有的時候如果準備工作不周全,好事也可能釀成災禍。去年正月十五,韓國慶尚南道昌寧郡火旺山舉行傳統的“燒蒲葦”活動,由於風向突然逆轉,聚集在現場的近1.5萬人為躲避迅速蔓延的山火發生混亂,引發踩踏事件,最終導致7人死亡、81人受傷,悲喜在一線間逆轉。
當然,我們並不必因為這偶然的意外就對“正月大望日”望而卻步,韓國江原道的春川市、三陟市、濟州道等地每年正月十五都會舉行慶典活動,如果有機會在那時來韓旅遊,不妨去走走看看,體會一下在韓國過元宵節的別樣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