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曉玲,韓國慶熙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目錄信息
序 言/001
第一章 研究流程與調查樣本特徵/001
一 調查研究的設計與實施/001
二 調查問卷的構成、樣本特徵、研究假設/002
三 FGI研究的實施過程與樣本構成/004
第二章 關於中國的第一聯想/006
一 整體被訪者的“中國第一聯想”/006
二 不同人群的“中國聯想”差異/009
三 FGI發現:“大國”的含義/013
第三章 中國經濟/019
一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GDP的認識/019
二 不同人群對中國GDP的認識差異/021
三 整體被訪者對中韓發展差距的評價/024
四 不同人群對中韓發展差距的評價差異/025
五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特點的評價/026
六 不同人群對中國經濟發展特點的評價差異/027
七 FGI發現:優越感與危機感/034
第四章 中國製造/038
一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產品的評價/038
二 不同人群對中國產品的評價差異/039
三 韓國人所知道的中國品牌/040
四 FGI發現:“中國製造”是廉價低質的代名詞/042
第五章 中國社會/047
一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社會的評價/047
二 不同人群對中國社會的評價差異/049
三 FGI研究發現: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偏見/057
第六章 中國文化/061
一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的評價/062
二 不同人群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的評價差異/063
三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文化的評價/068
四 不同人群對中國當下流行文化的評價差異/069
五 FGI研究發現:中韓文化交流中的機會與風險/072
第七章 中國人/079
一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人”的評價/079
二 不同人群對“中國人”的評價差異/080
三 FGI研究發現:中國人形象緣何負面?/085
第八章 中國崛起/091
一 對中國國際影響力的評價/091
二 對中國崛起的預測/096
三 中國崛起對韓國的利弊分析/099
四 中國崛起對韓國的積極影響/102
五 中國崛起對韓國的負面影響/103
六 FGI研究發現:韓國人的中國夢/106
七 FGI研究發現:“中國威脅論”/107
第九章 中韓關係/111
一 對中韓經貿關係的認識/113
二 如何認識中國在朝鮮半島安全上所起的作用/118
三 中韓關係的影響因素/125
四 FGI研究發現:假如我是韓國外交通商部部長/130
第十章 中國信息來源/133
一 與中國相關的經歷/133
二 主要中國信息媒介/137
第十一章 對中好感度及其影響因素/141
一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的好感度與信賴度/142
二 不同人群對中、美、日、俄的好感度差異/146
三 對中好感度影響因素分析/148
第十二章 韓國民眾在中美之間的立場選擇/152
一 韓國被訪者在中美之間的立場選擇/153
二 影響韓國人立場選擇因素的推測/154
三 統計分析:影響韓國人在中美之間立場選擇的因素/157
第十三章 韓國人中國觀的變化趨勢分析/163
一 輿論主導層與年輕人的中國觀差異/163
二 影響韓國人中國觀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化趨勢/171
附 錄/175
附錄1 調查問卷(中文譯文)/175
附錄2 FGI大綱(中文譯文)/180
表目錄
表1-1 調查問卷構成/002
表1-2 有效樣本構成與韓國全國統計數據/003
表1-3 FGI研究對象的分組/004
表2-1 中國第一聯想(按領域分類)/007
表2-2 中國第一聯想(按正負面分類)/008
表2-3 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中國聯想差異/010
表2-4 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中國聯想差異/011
表3-1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GDP世界排名的認識差異/021
表3-2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GDP世界排名的認識差異/022
表3-3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GDP世界排名的認識差異/023
表3-4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首爾與北京發展時差的評價/026
表3-5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特點的評價/027
表3-6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經濟規模的認識差異/028
表3-7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認識差異/028
表3-8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經濟發展不均衡的認識差異/029
表3-9 不同年齡層人群關於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認識差異/030
表3-10 不同年齡層人群關於中國經濟發展質量的認識差異/030
表3-11 不同年齡層人群關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認識差異/031
表3-12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經濟規模的認識差異/032
表3-13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經濟發展潛力的認識差異/032
表3-14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經濟發展不均衡的認識差異/032
表3-15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認識差異/033
表4-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產品的評價/039
表4-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產品質量的認識差異/040
表4-3 知道海爾、上海汽車、青島啤酒的被訪者的人群特性/041
表5-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社會的評價/048
表5-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環境保護的評價差異/049
表5-3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社會自由開放度的評價差異/049
表5-4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治安情況的認識差異/051
表5-5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環保情況的認識差異/051
表5-6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社會自由開放度的認識差異/053
表5-7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治安狀況的認識差異/054
表5-8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環保情況的認識差異/054
表5-9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社會自由開放度的認識差異/055
表5-10 不同收入人群對中國環保情況的認識差異/056
表6-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的評價/062
表6-2 男性與女性對歷史上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評價差異/063
表6-3 男性與女性對中韓儒家文化傳承的認識差異/064
表6-4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歷史上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評價差異/065
表6-5 不同學歷人群對歷史上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評價差異/066
表6-6 不同學歷人群對春節和中秋節發源地的認識差異/067
表6-7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文化的評價/068
表6-8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文化是否時尚的判斷差異/069
表6-9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文化獨創性的評價差異/069
表6-10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感到中國文化親切”的判斷差異/070
表6-11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文化華麗”的判斷差異/070
表6-12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文化有獨創性”的判斷差異/071
表6-13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文化獨創性的評價差異/072
表7-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人的評價/080
表7-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人的認識差異/081
表7-3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人的認識差異/082
表7-4 不同學歷者對中國人的認識差異/084
表8-1 韓國人眼中的美、中、俄、日國際影響力比較/092
表8-2 男性與女性對美俄影響力的評分差異/094
表8-3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美中影響力的評分差異/095
表8-4 不同學歷人群對美中影響力評價的差異/096
表8-5 不同年齡層人群心目中的20年後世界最強國/098
表8-6 不同學歷人群心目中的20年後世界最強國/098
表8-7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崛起的認識差異/100
表8-8 不同職業人群對中國崛起的認識差異/101
表8-9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崛起感到憂慮的原因差異/104
表8-1 0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崛起感到憂慮的原因差異/105
表9-1 男性與女性對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的判斷/115
表9-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經濟發展利弊的不同判斷/116
表9-3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的判斷/117
表9-4 不同職業人群對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的認識差異/118
表9-5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在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上作用的認識/119
表9-6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軍事威脅的認識差異/120
表9-7 男性與女性關於中國在朝核問題上作用的認識差異/120
表9-8 男性與女性關於中國是否支持南北統一的認識差異/120
表9-9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軍事威脅的認識差異/121
表9-10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於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所起作用的認識差異/122
表9-11 不同年齡層人群關於中國是否支持南北統一的認識差異/122
表9-12 不同學歷人群對於中國在朝核問題上作用的認識差異/123
表9-13 不同學歷人群關於中國是否支持南北統一的認識差異/123
表9-14 男性與女性對中韓關係妨礙因素的認識差異/126
表9-15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韓關係妨礙因素的認識差異/127
表9-16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韓關係妨礙因素的認識差異/128
表9-17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韓關係促進因素的認識差異/129
表10-1 男性與女性的中國經歷差異/134
表10-2 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中國經歷差異/135
表10-3 不同學歷人群的中國經歷差異/136
表10-4 男性與女性的中國信息媒介差異/138
表10-5 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信息媒介差異/139
表10-6 不同學歷人群的中國信息媒介差異/140
表11-1 整體被訪者對中、美、俄的好感度/142
表11-2 整體被訪者對中、美、俄的信賴度/144
表11-3 對中好感度與對美、俄好感度之間的相關關係/146
表11-4 男性與女性的對中好感度比較/147
表11-5 不同年齡層人群的對美好感度差異/147
表11-6 不同學歷人群的對中好感度差異/148
表11-7 不同中國經歷人群的對中好感度比較/148
表11-8 對中國各方面的認識與對中好感度之間的關係/149
表11-9 影響對中好感度的多種因素/150
表12-1 對中美發生軍事衝突時韓國立場的二分邏輯斯蒂回歸分析(支持美國=0,中立=1)/160
表12-2 對朝鮮半島統一後美軍是否應撤離的二分邏輯斯蒂回歸分析(應留=0,應撤=1)/161
圖目錄
圖2-1 中國第一聯想(按領域分類)/008
圖2-2 中國第一聯想(按正負面分類)/009
圖2-3 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中國聯想差異/010
圖2-4 19~29歲人群的中國聯想/011
圖2-5 30~39歲人群的中國聯想/012
圖2-6 40~49歲人群的中國聯想/012
圖2-7 50~59歲人群的中國聯想/013
圖2-8 60歲以上人群的中國聯想/013
圖3-1 中國GDP的世界排名/020
圖3-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GDP世界排名的認識差異/022
圖3-3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GDP世界排名的認識差異/023
圖3-4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GDP世界排名的認識差異/024
圖3-5 首爾和北京的發展差距/025
圖3-6 兩國被訪者對首爾與北京發展差距的認識差異/025
圖3-7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首爾與北京發展時差的評價/026
圖3-8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特點的評價/027
圖3-9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經濟發展特點的認識差異/029
圖3-10 不同年齡層人群關於“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快”的認識差異/030
圖3-11 不同年齡層人群關於“中國經濟發展質量低”的認識差異/031
圖3-12 不同年齡層人群關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差”的認識差異/031
圖3-13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經濟整體特點的認識差異/033
圖4-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產品的評價/039
圖4-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產品質量的認識差異/040
圖4-3 被訪者知道的中國品牌/041
圖5-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社會的評價/048
圖5-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環境保護的評價差異/050
圖5-3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社會自由開放度的評價差異/050
圖5-4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治安情況的認識差異/052
圖5-5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環保情況的認識差異/052
圖5-6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社會自由開放度的認識差異/053
圖5-7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治安狀況的認識差異/054
圖5-8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環保情況的認識差異/055
圖5-9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社會自由開放度的認識差異/056
圖5-10 不同收入人群對中國環保情況的認識差異/056
圖6-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的評價/063
圖6-2 男性與女性對“歷史上中國文化對韓國產生了巨大影響”的認識差異/064
圖6-3 男性與女性對“韓國比中國更好地傳承了儒家文化”的認識差異/065
圖6-4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歷史上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評價差異/066
圖6-5 不同學歷人群對歷史上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評價差異/067
圖6-6 不同學歷人群對春節和中秋節發源地的認識差異/067
圖6-7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文化的評價/068
圖6-8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文化的評價差異/070
圖6-9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文化的評價差異/071
圖6-10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文化獨創性的評價差異/072
圖7-1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人的評價/080
圖7-2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人的認識差異/082
圖7-3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人的認識差異/083
圖7-4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國人的認識差異/085
圖8-1 韓國人眼中的中美影響力比較/093
圖8-2 韓國人眼中的中俄影響力比較/093
圖8-3 男性與女性對美中俄影響力的平均估分/095
圖8-4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美中俄影響力的平均估分/096
圖8-5 不同學歷人群對美中俄影響力的平均估分/096
圖8-6 整體被訪者心目中20年後的世界最強國/097
圖8-7 不同年齡層人群心目中的20年後世界最強國/098
圖8-8 不同學歷人群心目中的20年後世界最強國/099
圖8-9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崛起的利弊分析/100
圖8-10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崛起的認識差異/101
圖8-11 不同職業人群對中國崛起的認識差異/102
圖8-12 中國崛起對韓國的積極影響/102
圖8-13 對中國崛起感到憂慮的原因/103
圖8-14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崛起感到憂慮的原因差異/104
圖8-15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國崛起感到憂慮的原因差異/105
圖9-1 被訪者所認為的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114
圖9-2 中國經濟發展對韓國的利弊/114
圖9-3 男性與女性對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的判斷/116
圖9-4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經濟發展利弊的不同判斷/116
圖9-5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的判斷/117
圖9-6 不同職業人群對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的認識差異/118
圖9-7 整體被訪者對中國在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上作用的認識/119
圖9-8 男性與女性對中國在朝鮮半島安全中所起作用的認識差異/121
圖9-9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於中國在朝鮮半島安全中所起作用的評價差異/122
圖9-10 不同學歷人群對於中國在朝核、南北統一問題上所持態度的認識差異/123
圖9-11 妨礙中韓友好關係的重要因素/125
圖9-12 男性與女性對中韓關係妨礙因素的認識差異/126
圖9-13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韓關係妨礙因素的認識差異/127
圖9-14 不同學歷人群對中韓關係妨礙因素的認識差異/128
圖9-15 促進中韓友好關係的重要因素/129
圖9-16 不同年齡層人群對中韓關係促進因素的認識差異/130
圖10-1 被訪者的中國經歷的整體情況/134
圖10-2 男性與女性的中國經歷差異/135
圖10-3 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中國經歷差異/136
圖10-4 不同學歷人群的中國經歷差異/136
圖10-5 整體被訪者的中國信息渠道/137
圖10-6 男性與女性的中國信息渠道差異/138
圖10-7 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中國信息媒介差異/139
圖10-8 不同學歷人群的中國信息媒介差異/140
圖11-1 對中、美好感度比較/143
圖11-2 對中、俄好感度比較/143
圖11-3 對中、美信賴度比較/145
圖11-4 對中、俄信賴度比較/145
圖12-1 中美衝突時韓國應採取的立場/154
圖12-2 是否贊同朝鮮半島統一後美軍留在韓國/154
圖13-1 中國GDP的世界排名/165
圖13-2 韓國的最大貿易順差國/165
圖13-3 20年後的世界最強國/165
圖13-4 中國崛起對韓國的利弊分析/166
圖13-5 中國經濟發展對韓國的利弊分析/166
圖13-6 中國軍事力量是否威脅韓國/167
圖13-7 在朝核問題上中國所起的作用/167
圖13-8 中美發生軍事衝突時韓國的立場選擇/168
圖13-9 對朝鮮半島統一後美軍去留的選擇/168
圖13-10 對中國社會自由開放度的評價/169
圖13-11 中韓關係的妨礙因素/170
圖13-12 是否對中國文化持有親切感/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