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獲得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1954年至1963年,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講師。1963年至1968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先後任副教授、教授。1968年起,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現為托馬斯講座教授)至今。1987年至1996年,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他在倫敦大學和美國的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擔任中國文學教職之餘,將研究心得整理成書。197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專著《中國短篇小說研究》(The Chinese Short Story)。
學術研究
韓南的研究領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金學及紅學研究
《金瓶梅》研究是韓南最早涉足的一個漢學研究領域,當年他選擇《金瓶梅》做博士論文,最後形成了三篇系列論文,先後正式發表。其中最引起學術界注意的,他於1962年在《亞洲雜誌》發表《〈金瓶梅〉的版本及其他》(The Text of the Chin Ping Mei)一文。這篇文章探討了《金瓶梅》的主要版本、各本異同及其相互關係,並通過考察文字的意脈,對該書的原作和補作的關係作了細緻的勾勒。這篇文章考察的範圍之廣,體現的功力之深,涉及的文獻之多,在當時深為學術界矚目,現在看來,仍然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次年,又發表《〈金瓶梅〉探源》,該文以馮沅君和其他學者的研究為基礎,對《金瓶梅》所引用之小說、話本、戲曲、史書等作了系統的溯源,是一部有關《金瓶梅》淵源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韓南上述二文,資料豐贍,論證審慎,向為研究界所重。對於《金瓶梅》的作者問題,學者雖然有十數種的假說,但韓南認為諸說的證據都還嫌不足,所以仍然未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時候,仍然應該在文獻上再下功夫。就韓南本身而言,他認為要花功夫去研究《金瓶梅》的手稿是從哪裡來的。比如說,晚明山東諸城人邱志充曾借給《萬曆野獲編》的作者沈德符《玉嬌李》一一一部《金瓶梅》的續書,同時,邱還擁有《金瓶梅》的手稿。他的這兩種手稿是從哪裡來的?他與作者是朋友,還是間接認識?他希望有人能夠從這條線往下追,最終找到書稿的來源。這也許是最有可能發現作者真相的途徑,遠比不著邊際的猜測要實在得多。
韓南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以通俗文學著名,特別是早年對話本小說的時代、作者和作法的研究。其獨特的視角和方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結論,都令人耳目一新。因此當他的《中國早期的短篇小說》和《中國短篇小說研究》在六、七十年代一問世,立刻就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1973年,他出版的第一本專著《中國短篇小說研究》(The Chinese Short Story)。以其所提出的“風格標誌斷代”的方法和依據這一方法而作的關於《醒世恆言》的主要編者為席浪仙(而不是馮夢龍)的論斷,引起國際同行的矚目和好評。中國的白話小說,主要是話本小說,斷代問題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學者。韓南提出他的風格學說。所謂風格,就是一種寫作習慣或寫作程式,最明顯的例子是作家處理對話的習慣。中國的小說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小說都更加充滿了對話,而且處理得很好。在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以前,書面文學中還沒有使用引號,所以表示對話,在開始和結束時,都有其特殊的方式。從這些不同的方式中,可以看出不同時代的不同處理方法。在不同時期自然形成的一組一組的短篇小說,都有某種類似的特徵,並且可以加以驗證。而如果能把包括這種方法在內的許多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許就能得到差強人意的看法。總的說來,我認為用考察對話風格的方法來判斷作者,比判斷時代更為有效。對韓南個人而言,這本著作可以視為他寫作專門、系統的“中國話本小說史”的技術準備。《中國白話小說史》以充足的史料和科學的分析,為我們勾勒出中國文學史上曾經輝煌而且明顯地影響到五四以後文學語言風格的文學體裁——話本小說的完整面目。韓南把中國話本小說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在書中,他除了介紹每一階段的代表作品和主要特徵以外,還另闢專章,突出介紹了每一階段的代表性作家,如馮夢龍、艾衲等。
海外學者尤其是大師級學者,往往非常注重對中國文學的源流梳理,發掘演變軌跡。夏志清原來研究中國現代小說,後來研究中國古代小說,晚年又研究中國近代文學,力圖打通中國文學的發脈絡。韓南也是如此。與夏志清不同,韓南是倒過來:原來研究中國古代小說,後來研究魯迅等中國現代小說,晚年轉入近代,也是力圖打通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這樣的近代小說研究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它是建立在研究中國古代現代小說基礎上的,其背後有著深厚的學術素養。韓南從事現代文學的研究,部分原因是工作的需要,因為美國的大學原先並無現代文學教授的位置,教古代文學尤其是教通俗文學的教授.往往要開這方面的課,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他認為現代文學中有些東西如魯迅的小說是一種新形式。作為一個研究傳統小說的人,他想看看在現代文學裡小說敘事模式的變化,如它所依據的少範式是什麼,和傳統小說有什麼聯繫,和東歐的文學又有什麼聯繫等。因而不光是對魯迅,他對老舍等人也很有興趣。他《哈佛學報》發表過兩篇關於魯迅小說技巧的長文,而且也指導過現代文學的研究生。他的專著《魯迅小說的技巧》(The Technique of Lu Hsun'.s Fiction),1974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