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卓(東漢大將軍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韓卓,東漢時期的人物,官拜大將軍掾,曾支持皇甫嵩、鄒靖的觀點。但遭到應劭的反對,在與應劭進行爭論之後,朝臣都認同應劭的觀點。

基本介紹

  • 本名:韓卓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人
  • 職務:大將軍掾
人物生平
中平二年(185)年,漢陽賊邊章韓遂羌胡一起成為邊寇,東侵三輔,當時朝廷派車騎將軍皇甫嵩向西討伐他們。嵩請求調動烏桓兵馬三千人配合作戰。北軍中侯鄒靖上書道:“烏桓之兵勢弱,應該開始募集鮮卑人助戰。”
事下到回府討論,大將軍韓卓提議,認為:“烏桓兵少,而與鮮卑世代為仇敵,如果烏桓被調動,那么鮮卑一定會襲擊其家。烏桓聽說後,一定會棄軍回去救援。不只是對實況無益,而且更加沮喪三軍的情緒。鄒靖住在邊境附近,知道他們的詐態。如果讓鄒靖募鮮卑之兵五千,必有破敵的效果。”
應劭反駁他道:“鮮卑隔在漠北,與犬羊為群。沒有君長的統帥,沒有廬落之居,而天性貪殘暴虐,不講信義。所以數次進犯邊塞,沒有安寧的歲月。只有互市之時,才來靡服。他們只想中國的珍寶財貨,並不是畏威懷德。計獲事足,接著就來為害。因此,國家讓鮮卑外出而不讓鮮卑入內,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過去匈奴反叛,度遼將軍馬續、烏桓校尉王元發動鮮卑五千餘騎兵,又武威太守趙沖也率領鮮卑征討叛羌。斬獲胡人頭目,既不足言,而鮮卑越溢,多為不法之事。以軍令制裁,就忿戾作亂;如果制御緩慢,就陸掠殘害。搶劫居民,抄掠商旅,吃人牛羊,掠人兵馬。得賞多了,不肯離開,又想以物買鐵器。邊將不聽,便取縑帛聚而燒之。邊將害怕,怕他反叛,辭謝撫順,不敢拒絕違反。現在狡寇沒有除盡,而羌人又為大害,如果後悔,來得及嗎?臣愚認為可招募隴西羌胡守善不叛的,挑選精幹勇敢的,多給獎賞。太守李參沉靜而有謀略,必能獎勵得其死力。應當想漸漸消滅的策略,不可倉卒存奢望。”
韓卓又與應劭反覆辯論。於是朝廷詔百官大會朝堂,都同意應劭的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