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納(美國認知心理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韋納(B.Weiner,1935),是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發展了比較著名的歸因理論。他曾發表了有關情緒和動機的許多文章和15本著作。自1965年以來,一直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主要研究方向有:因果性歸因、情緒,心情的影響、親社會行為等。他的主要貢獻有:歸因理論、動機心理學,情緒心理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納
  • 外文名:B.Weiner
  • 國籍:美國
  • 職業: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
主要研究方向,歸因理論介紹,

主要研究方向

因果性歸因
情緒,心情的影響
親社會行為
人際關係
管理判斷與決策
法律與公共政策
動機目標設定
社會認知

歸因理論介紹

韋納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盡力而為;
任務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任務的困難程度;
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身心狀態,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關人與事的影響因素(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
以上六項因素作為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納入以下三個向度之內:
1、控制點: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內控),抑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
2、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工作難度兩項是不致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者。
3、可控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
韋納等人認為,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解釋會對以後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那么以後的考試還會期望失敗;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那么以後的考試就不大可能期望失敗。這兩種不同的歸因會對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韋納的歸因理論的主要論點
1、人的個性差異和成敗經驗等影響著他的歸因。
2、人對前次成就的歸因將會影響到他對下一次成就行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等。
3、個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對成就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