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48年8月出生,陝西西安人。1968年,在寶雞鳳縣黃牛鋪公社插隊。1971年到陝西機械施工公司當工人。1978年以陝西省文史類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1982年畢業留校任教。 現任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原歷史教研組長,陝西歷史學科名師。《光明日報》教育編輯部特邀編審、西安事變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高考文綜閱卷中心組成員、陝西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組成員。現任為西安曲江一中歷史高級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成樞
- 出生地:陝西西安
- 出生日期:1948年8月
- 職業:西安曲江一中歷史高級教師
- 代表作品:《潛移默化與形式多樣》
工作業績,成長過程,反應快是我的“缺點”,哄睡孩子複習是我的高考,沒被錄到北大是我的遺憾,愛崗敬業是我的做人準則,
工作業績
講課準確清晰,科學性邏輯性強,語言生動有趣,並富有啟發性,深受學生歡迎。在各省市為師生作過高考歷史報告50餘場。曾獲陝西師大教學質量優秀獎、省歷史課評優賽講一等獎、全國教師論文大賽一等獎、省歷史學會教學科研成果評比特等獎、一等獎和陝西教育廳、西安市教育局教學科研成果評比一、二等獎等30多個。《中華兒女》《三秦都市報》《華商報》《西安晚報》等多家報刊發表過專訪文章。
對中國近代史、歷史教育和高考頗有研究,曾在《近代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等權威報刊和《陝西日報》《陝西教育》《教師報》《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報刊發表《論西安事變後的原十七路軍》、《清政府鞏固西北邊疆的戰略決策》《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潛移默化與形式多樣》、《高考文科綜合中歷史複習的辯證法》等80餘篇。
主編或合編過《新編中學歷史學法.歸類.訓練》《新教材解讀.歷史》、《3+X高考總複習指導.歷史》、《綠色通道.歷史》等40餘本書正式出版。
成長過程
反應快是我的“缺點”
上國小時,我的反應就很快,往往數學老師題目剛說完,我的答案就喊出來了,所以班主任給我的評語裡好幾年都寫著唯一的缺點:“上課有時接老師話把兒”。儘管如此,我的學習一直很好。1958年“大躍進”開始,母親組織一些婦女成立了機器刺繡社,忙得沒時間做飯。我從10歲開始就學著做飯了。上國中後,下午放學我做好麵條,招呼弟妹吃完,就急忙到學校上晚自習,手上的面有時都沒洗淨,同桌女孩常常笑話我。那時我家住在西安和平路,離26中近,我就在那兒讀的國中。高中時,我考到了西安市20中,這是當時陝西唯一面向全省招生的高中,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高級中學。
我上學全靠自己努力。上中學時,我看了不少小說,還有文史資料,很多書都是在上學放學路上看的。從和平路經過東十一道巷,再到建國路上的26中,大約十分鐘路程,有一次我走著走著,發覺前面有人擋住去路,一看,是我母親。我叫一聲“媽!”母親則嗔怪道:“注意看路!”我在路上還背過俄語單詞、數學公式什麼的,要么就是從小說、散文中抄的精彩片斷、至理名言。
哄睡孩子複習是我的高考
1964年我上高中,當時目標很明確,就是要上大學。可是1966年6月,高考停止了,一停就是11年半。1968年,我到秦嶺深山中的寶雞鳳縣黃牛鋪公社插隊,1971年到陝西機械施工公司當工人,兩年後又當了老師。其實“文革”中有一些高校恢復招生,但上大學的方式是免試推薦。我沒有這樣的機會,總感到不甘心。
1977年10月下旬,恢復高考的訊息傳來時,我在陝西省建工局二中擔任語文教師和班主任。按國家規定,我還可以帶工資上學。然而當時高考報名有多種限制,我的工作關係剛調到省建二中,無法報考。我想,既然國家恢復了高考,今後可能還有機會。
1978年5月,我第一次獲得了報考機會,成為老牌往屆生。此時距高考不到兩個月了,我加緊複課。白天上班,晚上學習,把中午的一會時間也利用上。我排出一個計畫表,數學複習一個月,政治、地理、歷史各複習一個星期,語文?算了,就不安排時間了。當時“文革”結束不久,書籍奇缺,我雖在中學教書,卻連課本都找不齊。那時我妻子在變電站工作,經常值夜班。晚上,我將兩歲多的兒子哄睡著,急忙點燈看書到半夜。
沒被錄到北大是我的遺憾
1978年的高考是恢復高考以後的第一次全國統一考試。我的准考證號是102237。7月20日至22日在西安碑林區的第12中學參加了考試。第一天考政治、歷史,第二天考數學、地理,第三天考語文。每門各100分,五門滿分500分。陝西省從1966年~1978年的十幾屆中學生里有約30萬人報考,文理本專科總共才錄取1萬人左右,相當難考。好在我過去底子好,又抽空粗粗複習了一遍,考得就比較輕鬆,感覺答得不錯。
當年每人發一張試題,試卷是一大張白紙。數學考試中,有的考生不會做,早早交了試卷。我一直到下考鈴響交卷。監考老師收卷時看了看我的卷子,問我是哪個學校的,還說我答得不錯。考後我也像現在的孩子一樣估了分,我估了425分,只比實際考分423.9多估了1.1分。
那時沒有人講解如何填報志願。當年招生簡章規定:“教師一般限報師範院校”。我當時是教師,填志願表時想:“一般限報”又不是絕對限報,自己又只是“以工代乾”的教師,而自己估分又比較高,所以我認為自己可以考到北京的大學。我在重點大學里的第一志願報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和中文專業,還報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幾所大學,二本院校報了陝西師範大學等學校。
1978年8月,分數線公布,陝西文科一本分數線為310分,二本分數線為280分。後來我從省上、區上的招辦得知,碑林區文科總分380分以上的只有我1人,全省文科成績400分以上的也只有8人,不僅我的數學是全省第一,總分也是陝西文科第一。當年根本沒有什麼宣傳“高考狀元”之說,陝西省建二中在學校大門口貼了一張大紅喜報,有我的名字和分數。成績一公布,很多人都說,這一回韋成樞肯定要上北大了。
誰料想招生錄取時,我等了一周沒訊息,就到設在長安縣長安飯店的招生處詢問是否遺漏了。工作人員問了我的考號和分數,說,你這是最高分數,絕對不會漏的。結果被錄到了陝西師範大學,工作人員說,因為你是教師,只能上師範院校。這讓我有點哭笑不得。
愛崗敬業是我的做人準則
過了幾天,收到了陝西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猶豫了將近一個月,最後在父親的動員下,我到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報到了。省建二中的同事送我時說:中國將少一個考古專家,將多一個優秀的歷史教師。我長期學歷史、教歷史、研究歷史,歷史科學的基本素養和長期的學習研究習慣,使我不斷探究社會真諦。我把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作為座右銘。這幾十年里,雖然人生坎坷,命運多舛,但我一直認真做事,清白做人,保持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美德———具有良心、愛心、熱心和恆心。十多年來,我和多位老師合作,取得過文科班高考的好成績。在我們所教的學生中,有獲1993年陝西省高考文史類狀元的倪婷、2003年陝西省高考外語類狀元的徐蕭垠、藝術類狀元的徐遠,還有全省歷史單科第一名的高勁松,文科綜合第一名的杜軼群,等等。說到這些,好多學生的面孔就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我最高興的事,就是這么多年來學生和家長對我的認可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