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撻,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biān tà,是動詞,原指鞭打,現多形容無情地指責披露。如:唐 高適《封丘作》詩:“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鞭撻
- 拼音:biān tà
- 釋義:現多形容無情地指責披露
- 出自:《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亡人見神》
詞語例句,詞語結構,引證解釋,
詞語例句
這部作品對舊社會的醜惡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
詞語結構
狀中式結構,本意是用鞭子抽打。比喻責備、批評。 [ 撻 ]用鞭棍等打人:鞭撻。大張撻伐(a.使用武力大規模征討;b.指對人進行聲討或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