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舞

【釋義】:一作《鼙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鞞舞
  • 【釋義】::一作《鼙舞》
  • 【拼音】::bǐng wǔ
  • 起源:漢代起“施於宴享”
解釋,簡介,

解釋

【拼音】:bǐng wǔ
我國中古前期舞蹈。因執鞞鼓而舞,故名。漢以前流行民間,漢代起“施於宴享”。漢代舞曲有《關東有賢女》、《章和二年中》、《樂久長》、《四方皇》、《殿前生桂樹》五篇。漢末大亂,藝人失散,曹操從關西召來老舞人李堅,曹植為作新歌辭五篇,以歌頌曹操。晉泰始中又制新辭,演者從十六人增至八佾。廟祭、郊祭均用之。晉夏侯湛《鞞舞賦》稱此舞精妙高超,乃宮室之珍寶。南朝宋、齊、梁、陳均有鞞舞。隋保留了《鞞》、《鐸》、《巾》、《拂》四舞,唐代將《舞鞞》列入清商樂中。

簡介

鞞舞得名於舞人所持的舞具——鞞鼓。鞞是一種帶柄的扇形小鼓。畫像石反映鞞舞場面的共有兩幅:一幅是山東滕縣龍陽店畫像石樂舞圖,上方左、右兩角舞人雙手持有雙耳的鞞,大步騰跳,舞姿豪邁奔放;另一幅是安徽褚蘭畫橡石墓刻繪的樂舞圖,舞女們弄鼓擊拍,合著樂曲,歌詠曼舞,舞姿雍容典雅,非常優美,這是一種歌舞型的集體舞。這兩幅鞞舞圖,舞姿的風格迥然不同,說是應和著不同的舞曲翩翩而舞的,鞞舞起源於民間,很早就成為宮廷宴饗用樂,用以美化統治階級,粉飾太平,逐漸成為一種程式化、儀節性的舞蹈,失去了原來具有的輕鬆活潑的娛樂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