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賓(北周驃騎大將軍)

鞏賓(北周驃騎大將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鞏賓(514—569),字客卿,東張掖郡永平縣(今甘肅古浪縣)人,生於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4)),卒於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鞏賓出生豪門,自幼天資聰慧,遠近聞名。“幼而卓立,爽慧生智,長則風雲,英聲自遠”。在當時戰亂頻繁的年代,從軍征戰是大丈夫最好的進仕之途。鞏賓也選擇了這條道路,早年便參加了北魏軍隊,一生戎馬倥傯,為北魏、北周的統治立下了赫赫戰功,官至北周驃騎大將軍、右光祿大夫。

基本介紹

  • 本名:鞏賓
  • 字號:客卿
  • 出生時間:514
  • 去世時間:569
家世背景,生平履歷,

家世背景

鞏賓祖上世居西河(今陝西臨汾縣西),為西河望族。賓曾祖父鞏澄,善行鄉里,為人稱頌,後涼召為中書侍郎建威將軍玉門太守。當在此時,鞏賓一家才隨鞏澄定居河西。至於為何落戶古浪,已無從考證了。北涼王沮渠無諱(443—444)時,大量強迫向河西遷移,鞏澄即被委派負責此事。遷移途中,他看到一路上百姓顛沛流離,苦不堪言,心情非常沉痛。此時,恰逢北魏遣將討伐沮渠無諱敦煌,乃與敦煌公李保率軍歸誠北魏。此舉使北涼元氣大傷,444年9月,北涼被迫投降北魏。魏太武帝拓拔燾十分讚賞鞏澄,對他倍加禮遇,並授為持節大鴻臚散騎常侍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縣東)、張掖(今甘肅張掖)二郡太守,後封永平侯,贈涼州刺史。鞏賓祖父幼文,為西平鎮(今青海西寧市)將。父親鞏天慶,歷官汝南(今河南汝南縣)太守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被封世襲王侯。夫人陳氏,是開府儀同、金紫光祿大夫、歧州使君、西都公陳豐德之女。
長子鞏志,官營州(今遼寧朝陽市)總管司馬,封武陽男爵。次子鞏寧,授右勛衛大都督,上洪男爵。真乃滿門富貴,歷代蔭榮。

生平履歷

北魏末年,北方暴發了六鎮(即今河套西北到河北張北縣一線的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雲、懷荒等六個軍鎮)、關隴(關中、隴右一帶)、河北等地各族人民大起義,永安三年(530),隴西王爾朱天光賀拔岳率軍入關,鎮壓關隴起義。
鞏賓這時也隨爾朱天光入關,在軍中任中軍參軍。因他精通軍事,熟諳用兵,很受爾朱天光信任,對內參預軍機大事籌劃,對外則統領軍隊作戰,對爾朱天光取得戰爭的勝利起了很大作用,戰後被封為平東將軍、大中大夫。
永熙三年(534),北魏分為東西兩部分。宇文泰鴆殺孝武帝,另立文帝,由自己掌握朝政,史稱西魏。東魏實權則落入大將高歡手裡,這是一個鮮卑化的漢人。東、西魏建立初,兩國戰爭頻繁,關中、黃河南北一帶尤為劇烈。鞏賓隨宇文泰征戰多年,平定關河一帶東魏軍隊,控制了這一地區。大統三年(538)兩軍在沙苑(今陝西大荔縣南,洛渭之間,東西80里,南北30里)展開決戰,這是一場雙方力量大體相當的異常艱苦的戰鬥,在戰鬥中,鞏賓身先士卒,屢建奇功,威震敵軍,戰後被封為雲陽縣男爵,封邑五百戶。大統十七年(551),又被任命為歧州陳倉縣(今陝西寶雞市)縣令。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廢魏自立,建立北周。
明帝武成元年(559),鞏賓又被任命為敷州中部郡(今陝西黃陵縣)郡守。鞏賓在郡守位上,勵精圖治,斂賦薄稅。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休養生息的措施,使戰後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得以迅速恢復,人民安居樂業。“歷居宰蒞,民慶來蘇,野有三異之祥,朝承九里之潤”(《鞏賓墓志銘》)。
因鞏賓吏治顯著,武帝保定二年(562)改授司土上士。四年(564)遷下大夫。天和二年(567),授驃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四年(569),任豫州(今河南汝南縣一帶)長史別駕,同年十二月薨於京師長安。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葬於雍州始平縣(今陝西省鹹陽市西北)孝義鄉永豐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