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結節和鞍隔腦膜瘤

鞍結節和鞍隔腦膜瘤是附著在鞍結節的腦膜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鞍結節和鞍隔腦膜瘤
  • 疾病分類:神經外科,腫瘤科
  • 症狀體徵:癲癎發作,骨性凸出或顱骨缺損
疾病描述,症狀體徵,疾病病因,病理生理,診斷檢查,治療方案,預後及預防,

疾病描述

其發生率約占顱內腦膜瘤的5%,鞍結節腦膜瘤的附著點在鞍結節,由蝶鞍的前上方長出,與從鞍內長出的垂體瘤以及從鞍上長出的顱咽管瘤不同,症狀也有差別。鞍隔腦膜瘤起源於鞍隔,與垂體瘤和顱咽管瘤的症狀相似,其發生率約占鞍結節腦膜瘤的1/10~1/8。
鞍結節腦膜瘤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時期。①初期和症狀前期,由於腫瘤的體積較小,無症狀表現。②當腫瘤體積增大壓迫視神經和視交叉時可有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等。由於腫瘤的位置偏於一側,視覺症狀往往不象垂體瘤的雙顳側偏那樣典型。由於視覺通路先受壓,故垂體功能不足較視神經症狀出現晚些。③腫瘤繼續增大壓迫其他結構時,可出現尿崩症、嗜睡(下視丘)、眼肌麻痹(海綿竇或眶上裂)、鉤回發作(顳葉前內部)、不全偏癱(顳葉深部的內囊或大腦腳)、腦積水和顱內壓增高(第三腦室阻塞)等。④最後視覺通路受壓嚴重,視力完全喪失,顱內壓增高明顯,甚至引起明顯的腦幹受損症狀。鞍隔腦膜瘤因較容易壓迫下視丘,尿崩症狀出現較早。

症狀體徵

癲癎發作,骨性凸出或顱骨缺損

疾病病因

發病原因不清楚。

病理生理

發病機制不是很清楚。

診斷檢查

診斷
1.病史詢問顱內高壓和神經症狀,注意有無癲癎發作,了解癲癎發作前、發作時和發作後的情況。
2.體檢注意檢查神經系統陽性體徵,檢查頭頂部有無骨性凸出或顱骨缺損。
3.顱骨X線平片陽性所見有:①腫瘤局部顱骨內板骨質增生,內外板均有增生時可有骨性突出,少數可有顱板破壞。②腫瘤血供豐富者可見增粗和迂曲的血管壓跡引向骨質增生或破壞區。③顱內壓增高的顱骨改變。④有時可見腫瘤鈣化和鈣化的松果體移位。
4.腦血管造影主要用於了解腫瘤的血供來源以及與周圍重要血管間的關係。
5.CT和MRI掃描可確定腫瘤的部位和大小,絕大多數可作出定性診斷。CT掃描示邊界清晰的均勻高密度影,增強後顯著。少數呈混合密度或低密度改變。MRI見腫瘤多數呈等信號,增強後明顯強化。

治療方案

可採用翼點入路、前縱裂額底入路(矢狀竇結紮切斷)或額顳骨瓣入路。鞍結節腦膜瘤多可全切除、鞍隔腦膜瘤全切除較困難,應注意保護視神經、頸內動脈和下丘腦功能。

預後及預防

無特殊預防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