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

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

鞍山市五十一中學是一所普通公辦初級中學,始建於1970年,現有2個校區,是鞍山市大校、立山區名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
  • 創辦時間:1970年
  • 類別:公辦初級中學
  •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鞍山
  • 校區:2個
  • 主校占地面積:40778平方米
  • 建築面積:19780平方米
  • 分校占地面積:8694平方米
  • 分校建築面積:3741平方米
  • 學校占地面積:69886平方米
  • 建築面積:19780平方米
  • 教學:50個
  • 學生:3326人
  • 教職工總數:208人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學生成果,教師成果,學校榮譽,文化傳統,教育理念,學校建設,教育思想,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春華秋實。歲月的洗禮,使它越發
顯得厚重和博大。尤其近幾年來,學校始終遵循“在服務、解放中彰顯教育本質;在均衡、和諧中凸顯教育公平;在質量、信譽中打造教育品牌”的辦學思想,以培養“德之表率、育人模範、教學專家”和“勤于思考、樂於探究、善於分享、敢於承擔、勇於創新,具有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的教師和學生為奮鬥目標,科學管理,以人為本,銳意進取,實現了學校跨越式發展,形成了一流的幹部教師隊伍;一流的教育教學管理;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隨著學校改擴建的進行,一流的校園環境、一流的基礎設施和一流的學校文化內涵也會逐漸得到實現和彰顯。把學校辦成鞍山市示範學校,成為基礎教育的一面光輝旗幟,已成為全校師生的共同宣言和願景。學校陳舊落後的基礎設施和學校優質教育教學質量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五十一中人憑藉著自強、奮進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教育的奇蹟,譜寫著學校未來發展的華美樂章!四年來,學校申請財政專項資金120萬元,對東校區的門窗、線路、走廊牆壁、外牆進行重新裝飾和改造,並全面完成學校校園文化和藝術化建設;在此基礎上,區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建成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標準理化生實驗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學生微機室和多媒體教室,學校基本實現教學現代化,辦公電子化,資源網路化。投資一千一百多萬的三十二個班型的鞍山市最為標準、功能最為齊全的教學主樓十月份將交付使用。體育館和塑膠操場等二期工程也將隨即展開,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學校將邁入鞍山市標準化、示範性學校的行列,進入暫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東校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東校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在層巒疊嶂,風光秀美的千山西麓,坐落著一所有著久遠歷史沉澱的普通初級中學---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
51中學是一所普通公辦初級中學,建校於1969年,現有教職工215人,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54名,省市級骨幹教師34人 。學校現有56個教學班,三所分校,在校生3650多人。建有標準化的生物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和配有120台電腦的微機室及多媒體教室。自從2011年開始,每兩年舉行一次體育藝術節。

師資力量

我校教職工總人208數人,其中研究生學歷4人,本科學歷教師177人,大專學歷教師22人,中專學歷教師4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7.6%;省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4人,中級教師107人,初級教師29人;省骨幹教師4人,市骨幹教師20人,區骨幹教師22人,校骨幹教師27人,市首席教師1人,市科研骨幹6人;中共黨員60人,民主黨派3人,積極分子65人;35歲以下青年教師104人,占50%。
打鐵需要自身硬。教師隊伍的建設,被51中學看作是學校發展的基石。為把教師隊伍建設成一流的隊伍,學校把教育引導和制度約束相結合,理論講學和榜樣示範相結合的教育原則,利用理論學習,報告講座,批評與自我批評,民主生活會,經驗交流等多種手段,使教師隊伍的素質穩步提高。

辦學成果

學生成果

五十一中學有以張思忠英語教法研究、數學腦功能開發為代表的國家級科研立項6項,教師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文章70多篇,學生參加市級以上競賽獲一二等獎520多人次。
學生曾代表鞍山市中學生參加全國大課間觀摩會操表演,參加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開幕式“風華少年”大型團體操表演,遼寧省九運會開幕式“走進鞍山”團體操表演。

教師成果

教師的科研與繼續教育,是一個學校持續發展的源源動力。幾年來,51中學完成了《全國數學腦功能開發實驗研究》,《省音樂思維訓練實驗研究》,《鞍山市國中整體化實驗改革研究》等教改項目。教師撰寫市級以上論文近百篇,上市級以上優質課30餘節。全校教師中應獲計算機中級人數達100%,中青年教師製作課件和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輔助人數達100%,教師參加外語培訓達100%。

學校榮譽

辛勤灌花開,果香溢滿園。51中學經過紮實的建設和拼搏,已經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教學上形成了三求、四要、五性、六途徑的授課標準和精、深、實、省的複習課模式,形成了系統化、特色化、科學化、人性化的班級管理要求,形成了以各種考核制度和評價標準為框架,以教師業務考核檔案為載體的勞動紀律保障體系。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大課間先進組織單位、省群體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九運會開幕式優秀組織單位等60多項榮譽。

文化傳統

教育理念

在“一切為了人的健康發展”的理念的指導下,提出學校教育,不僅僅要為學生構建一個可以終身持續發展的平台,還應在為學生服務中,教師也應在教中不斷學習,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滲透對學生家長的教育。一切為了人的健康發展指的就是這些學生、學生家長、教師的知識的共同進步和素質的同時提升。張校長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書本上的自然知識,而應讓學生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的協調發展,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還應拓展到對學生家長的教育,拓展到自身的終身學習的教育。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51中學的學生教育教學工作,親職教育的工作,教師隊伍的建設,都在扎紮實實的開展起來。

學校建設

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注重育人與育才並重,打造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尤其在以張麗敏校長為核心的現任校領導集體的帶領下,以更高昂、更蓬勃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開創了學校工作的新局面。兩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五個一流的業績:一流的幹部和教師隊伍;一流的學校管理;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一流的校風校紀;一流的校園文化。各項工作在保持立山區教育排頭兵的同時,許多工作已經成為鞍山市的一面旗幟。尤其是教學質量,在2004年中考中,創造了重點高中考入125人的立山區公辦學校的歷史紀錄。

教育思想

本著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追求,為了使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校開展教育思想討論,並與教師制定了素質教育的師生觀標準。即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服務意識;影響學生,樹立師表意識;相信學生,樹立民主意識。同時學校根據德育大綱和公民道德規範,確立了新時期德育教育的“八、五、五、五、三”工程,即“八項教育、五愛情感、五心情操、五自目標、三好標準”。
學校根據新時期中學生的特點和學生在校的不同階段,因勢利導,提出了以實踐為主的自主性教育,還學生主體地位,確定了“社會服務,公益活動,軍事訓練”為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
倡導學生參與“希望工程”,開展“手拉手、獻愛心”,情系災區、關愛他人,培養了學生合群合作的品質。
支持學生參與市、區普法宣傳、交通宣傳、國防宣傳、公民基本道德宣傳等公益活動,爭做文明市民,培養學生自尊自愛的品質。
正是這種長期的實踐活動,使得該校的學生養成了一種頑強拼搏、勇於創新的精神,形成了一種集體榮譽高於一切和善於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