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嘴鸛(拉丁學名:Ephippiorhynchus senegalensis,英文名:Saddle-billed Stork)是鸛科黑頸鸛屬的一種鳥類。鞍嘴鸛(又名凹嘴鸛)因嘴上的黃色肉垂酷似馬鞍而得名,棲居在平原、半乾旱地區的河流、湖泊和沼澤,成對或結小群活動,日行性。用嘴在濁水中擺動,靠觸覺捕食魚、蛙、爬行動物、軟體動物和昆蟲。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鞍嘴鸛
- 拉丁學名:Ephippiorhynchus senegalensis Shaw,1800
- 別稱:凹嘴鸛
- 二名法:Ephippiorhynchus senegalensi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鳥綱 Aves
- 目:鸛形目 Ciconiiformes
- 科:鸛科 Ciconiidae
- 屬:黑頸鸛屬 Ephippiorhynchus
- 種:鞍嘴鸛
- 分布區域:非洲廣泛分布
- 英文名:Saddle-billed Stork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鞍嘴鸛因嘴上的黃色肉垂酷似馬鞍而得名,其腿細長,身高為1.6米,喙寬壯且顏色鮮艷。求偶時,會露出帶有斑紋的羽毛。
生活習性
鞍嘴鸛棲居在平原、半乾旱地區的河流、湖泊、沼澤地域,成對或結小群活動,日行性。用嘴在濁水中擺動,靠觸覺捕食魚、蛙、爬行動物、軟體動物和昆蟲。
凹嘴鸛一般成對分散在樹上築巢、棲息,求偶時,會展翅奔跑,露出帶有斑紋的羽毛。
生長繁殖
繁殖期雨季,營巢於大樹上,每窩產卵1-5枚。孵化期30-35天,晚成鳥。3-4歲性成熟,壽命可達25年。
分布範圍
鞍嘴鸛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保護級別
鞍嘴鸛為無危物種,受威脅程度較低,保護現狀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