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兒燒餅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傳統的麵食小吃。棗強鞋底兒燒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棗強縣城一個叫宋善莊(1895——1969)的人。民國初年,他在縣城老十字街南頭路東的宋家胡同口支爐烤燒餅。當時,他做的燒餅有三種:一種是死面圓形燒餅,外面扣著芝麻,受熱鼓起來形似油炸糕;一種是發麵圓形燒餅,不帶芝麻;最後一種是鞋底兒燒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鞋底兒燒餅
- 主要食材:麵粉,芝麻
- 分類:河北小吃
- 口味:鮮香
- 產地:河北衡水
特產發展,燒餅流派,製作工藝,改革創新,
特產發展
當時鞋底兒燒餅還沒有名氣,賣得不算快。到宋善莊的徒弟江存波時(綽號四麻子),鞋底兒燒餅開始小有名氣。江存波是棗強城西江莊人,早年從其遠房叔叔宋善莊學做燒餅。四十年代中期他也在縣城老十字街開了個燒餅作坊,3年後去冀縣城做燒餅生意。改革開放後,他從棗強縣大食堂出來單幹,在老十字街重操舊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適合夾肉的鞋底兒燒餅開始受到歡迎,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燒餅流派
江存波已82歲時。他的兩個兒子繼承父業,在縣城經營鞋底兒燒餅(不捲肉)。棗強鞋底兒燒餅的另一個流派是宋善莊的侄媳張淑霞,張淑霞八十年代初在縣城老十字街附近烤燒餅,由於她有祖傳的燻肉手藝,這樣自然而然地就將鞋底兒燒餅與燻肉融為一體,使之珠聯璧合,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
製作工藝
製作鞋底兒燒餅的設施不是很複雜,但卻有一套獨特的配方和工藝,而且只有純手工製作,才會烤出風味。它所需的主要原料有精粉、麻醬、香油、小茴香、煮肉湯。另外,煮肉需要七種中藥配製的調料。所用烤爐是特製的,分上下二層。把麵團做成鞋底兒狀後,先放在上層的鐺上烙,待至七、八成熟則放在密閉的下層烤,使其外皮酥脆。根據火候和火性控制烘烤時間,一般是2—3分鐘。烤好後取出,切開一個口,把已煮好且經過白糖熏制後放在老湯中的肉取出剁碎,放進鞋底兒燒餅里。這樣趁熱吃,口感外酥里嫩,唇齒留香,別有一番滋味。許多在外地工作的棗強人都對鞋底兒燒餅情有獨鐘。生活在武漢的棗強籍《平原槍聲》作者李曉明先生,當年在縣城讀師範時,他經常花幾個銅板買鞋底兒燒餅吃。如今,他仍保留著喜食鞋底燒餅的習慣。
改革創新
如果說張淑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把鞋底兒燒餅與燻肉融為一體是一次創新的話,那么她的兒子宋長雪則在九十年代進行了一次經營上的創新,使棗強鞋底兒燒餅走出沿用多年的街攤式的
經營模式而與酒店經營相結合,登上了大雅之堂。1997年,宋長雪在棗強縣城東環南頭投資興建了餛飩樓飯莊,經營地方風味小吃——鞋底兒燒餅和各種炒菜,生意火爆,規模不斷擴大。許多來自山東、山西、東北等地的司機在餛飩樓吃完飯後還把棗強鞋底兒燒餅帶回家鄉,饋贈親友。
幾年來,從餛飩樓走出的弟子們已有幾十位,他們大多採用餛飩樓的經營方式,在一些縣城和區域性中心城市打出“棗強鞋底兒燒餅”的品牌,做為自己所經營酒店的特色主食。棗強鞋底兒燒餅已融入祖國飲食文化的大家庭並將持久地散發誘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