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歷
經濟學博士;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2004
主授課程
研究領域
經濟轉型與經濟成長;制度變遷與體制改革;房地產經濟學;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課題2項,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1項,福建省重點社科課題2項。
學術成果
學術專著
[1] 經濟體制轉型中的演進與理性:20世紀兩次逆向經濟體制轉型比較, 專著 獨立完成,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5
[2] 諾貝爾殿堂里的管理學大師:赫爾伯特·西蒙, 專著 獨立完成,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5
論文
[1] 政府干預、金融歧視與資本市場扭曲——基於中國不同所有制部門的行業分析, 現代財經, 2014 年 12 期
[2] 政府行為與產業結構失衡——基於轉型期區域差異視角的揭示,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 14 年 6 期
[3] 財政分權及支出結構促進了城鄉收入均衡化水平么?, 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4年 6 期
[4] 體制彈性、增長匹配與經濟成長——基於中國轉型期經濟成長的新解讀, 財貿經濟, 2014 年 4 期
[5] 轉移支付、國企軟約束與效率損失:基於比較視角的研究, 財經問題研究, 2014年 4 期
[6] 分稅制效率的經濟學分析——基於分稅制與包乾制的比較研究, 上海經濟研究, 2013 年 5 期
[7] 分稅制後的轉移支付有效率么——基於中央轉移支付對地區間公平與效率的檢驗,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 2013 年 2 期
[8] 為什麼中國產業結構升級步履遲緩——基於地方政府行為與國有企業壟斷雙重影響的探究, 財貿經濟, 2013年 3 期
[9] 政府悖論、國有企業壟斷與收入差距, 中國工業經濟, 2013 年 2 期
[10] 外商直接投資、市場化轉型與經濟成長, 投資研究, 2013年1期
[11] 二元競爭、政府悖論與要素扭曲,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2 年 6 期
[12] 外商直接投資流入中國的地區偏好研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12 年5 期
[13] FDI與政府研發投入對增長的帶動效應與溢出效應比較研究, 經濟學家, 2011 年 12 期
[14] 中國經濟成長與制度變遷的互動關係研究:基於新中國60年經濟發展經驗的視角, 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1年4期
[15] 中國轉型式制度衝擊與巨觀經濟波動:基於改革開放30年數據的實證研究, 經濟學動態, 2011年8 期
[16] 轉型式經濟成長與城鄉收入差距:中國的經驗(1978-2008), 學術月刊, 2011年7期
[17] Effect of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the Radio of Output to Capital: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at China's Provincial Level,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11,6(2)
[18] 經濟自由與可持續增長:中國的檢驗(1978-2008), 中國工業經濟, 2011年4期
[19] 從中國60年兩次制度變遷再反思計畫經濟與是市場經濟的迥異, 江蘇社會科學, 2011年1期
[20] 《政府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會擠出FDI么》, 經濟學家, 2010年3期
[21] 《國外房價與消費關係的綜述》, 經濟學動態, 2010年3期
[22] 轉型式特徵對中國收入差距影響的實證研究, 《經濟學動態》, 2009年8期
[23] 地方政府引導下的品牌帶動戰略與產業升級, 《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 2009年7期
[24] 反思與創新:制度設計與醫保體制改革,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09年7期
[25] 房地產與國民經濟:到底誰要挾了誰?, 《學術研究》, 2009年6期
[26]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成長模式特點及存在主要問題, 中國經濟問題, 2008年5期
[27] 引資競爭、地租扭曲與地方政府行為:中國轉型期經濟高速增長背後的“不和諧”分析, 學術月刊, 2008年3期
[28] FDI與國內資本投資對經濟成長影響效率的比較:基於我國轉型期的一個實證研究, 國際貿易問題, 2008年3期
[29] 經濟成長/收入分配與社會和諧:基於收入差距擴大基礎上的增長擴散機制與分享機制研究, 中國經濟問題, 2007年5期
[30] 揭示"制度與增長關係之謎"的一個研究視角:基於中國經濟轉型與經濟成長關係的實證研究(1978-2004), 經濟學家, 2007年5期
[31] 經濟學兩種研究範式的碰撞與演革:再論經濟學"工具理性"與"演化視角"的矛盾統一, 新華文摘, 2007年15期
[32] 經濟轉型研究的政治經濟學回歸, 經濟學動態, 2007年8期
[33] 經濟學兩種研究範式的碰撞與演革:再論經濟學"工具理性"與"演化視角"的矛盾統一,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07年3期
[34] 轉型的悖論與悖論的轉型, 江蘇社會科學, 2007年2期
[35] 基礎設施投資與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關係的實證研究:基於我國轉型期二者關係的檢驗, 國際貿易問題, 2006/12
[36] 資本倚重、投資競爭與經濟成長:中國轉型期經濟成長的再思索(1978-2004), 統計研究, 2006/9
[37] 經濟體制轉型策略的決定機制與內在邏輯:激進與漸進轉型策略的回顧與再審視,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6/3
[38] 經濟轉型研究的新視點:從華盛頓共識/後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的轉變, 天津社會科學, 2006/1
[39] The Way the Economic System Is Transformed and How It Is Determined,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2006(1)
[40] 兩大經濟思潮的碰撞與演進:歷史學派與奧地利學派的思想追蹤及對現代經濟學的影響, 江蘇社會科學, 2005/6
[41] 制度滯後與變革時機, 財經科學, 2005/3
[42] 轉型中理性範式的再思索與演進邏輯思辨, 南開學報(哲社版), 2005/3
[43] 經濟體制轉型方式及其決定, 新華文摘, 2005年7期
[44] 經濟體制轉型方式及其決定, 中國社會科學, 2005/1
[45] 團隊精神文化維繫下的柔性組織與模糊契約: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的自組織模式揭示, 中國工業經濟, 2003/11
[46] 從交易成本的爭議到契約理論的深化:新制度經濟學企業理論述評,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03/5
[47] 理性的深化與經濟學的發展, 新華文摘, 2003年9期
[48] 諾思的成就與困惑:新制度經濟史學制度變遷理論的績效與問題, 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3/3
[49] 鄉鎮企業的產權改革與績效分析, 企業經濟, 2003/4
[50] 從新、老制度經濟學的融合看制度經濟學的新發展, 江蘇社會科學, 2003/4
[51] 雙層次互動(進化)博弈制度變遷模型——對中國經濟制度漸進式變遷的解釋, 經濟評論, 2003/3
[52] 理性的深化與經濟學的發展, 經濟學家, 2003/3
[53] “房屋銀行”關門留給我們的思索和啟示, 中國房地信息, 2003/2
[54] 鄉鎮企業轉制動機與現代企業制度整合探究, 農村經濟, 2002/10
[55] 從中國經濟轉型的實踐從新理解制度與制度變遷的內涵, 江淮論壇, 2002/5
[56] 關於演化經濟學思想的比較:凡勃倫、熊彼特、哈耶克, 經濟科學, 2002/4
[57] 中國經濟體制轉型中政府經濟權利變遷的博弈分析, 經濟體制改革, 2002/3
[58] 轉型研究的成就與困惑, 《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5/1
[59] 青木昌彥的制度觀與制度演進的進化博弈, 江蘇社會科學, 2004/3
[60] 從新經濟的興起看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 南京社會科學, 2004/11
[61] 地價波動與股價波動的關係研究, 學術研究, 2004/12
[62] 農民貧困的制度滯後分析, 人文雜誌, 2004/5
[63] 中國轉型期民營企業發展的自組織模式研究, 《中國經濟問題》, 2005/2
[64] 複雜系統理論對轉型研究的啟事, 《江蘇社會科學》, 2005/1
[65] 中國轉型期粗放式經濟成長模式探討, 《改革》, 2005/8
[66] 憲政改革與經濟轉型內在邏輯的再審視,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5/5
[67] 新老制度經濟學價值觀與方法論的比較, 財經問題研究, 2004/7
[68] 從中國經濟轉型透視政治經濟學教學轉型, 《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增刊,
榮譽獲獎
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
在南開大學讀博士期間,在2002-2003年度由於科研成果突出,被南開大學授予“南開大學十大傑出人才”稱號(即學生“南開十傑稱號);2004年7月到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到廈大的同被廈門大學校長辦公會議破格聘為副教授。2005年1月被評為廈門大學第六批青年骨幹培養人選。2006年還入選福建省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同年被評為“福建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2007年獲得廈門大學“建設銀行獎”和廈門市優秀社科論文二等獎。2008年破格被評為博士生導師和教授。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