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建設-改革》是2012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百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革命-建設-改革
- 作者:章百家
-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 頁數:187 頁
- 定價:108 元
- ISBN:9787119079103
- 副標題:中國共產黨“三部曲”
《革命-建設-改革》是2012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百家。
《革命-建設-改革》是2012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百家。內容介紹《革命·建設·改革:中國共產黨"三部曲"(英文版)》由章百家著。1921年,當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時,她只有50多名黨員;如今,她已擁有8000萬名黨員...
《革命建設改革》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百家。內容介紹 《革命·建設·改革:中國共產黨的道路》以簡明的方式敘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介紹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和執政理念、中國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和中國...
《革命建設改革:中國共產黨的道路(英文版)》是2011年6月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百家。內容簡介 When the CPC was estabhshedin 1921 it had only just over 50Party members. In 2011, on the90th anniversary of its ...
《走向偉大復興——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歷史表解(1840—2012)》用“表解”的形式,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發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會議,以及基本知識、基本線索、基本理論、基本經驗進行梳理,將零散的資料系統化、相同的事件歸類...
《青年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作用研究》是2016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洵、黃蓉生。內容簡介 《青年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作用研究/“中國共產黨與青年研究”系列學術叢書》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修訂本)》是1993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民良。內容提要 教材是扣住“基本問題”,即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國情、基本過程、基本實踐、基本經驗、基本理論,而不是寫每一革命和建設的全部內容...
9、明朝嘉靖前期張璁改革(嘉靖新政)(嘉靖中興);10、明朝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萬曆中興);11、清末洋務運動(同治中興、同光中興)和戊戌變法,以及清末新政;12、國民政府幣制改革;13、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運動和社會主義建設...
《新的偉大革命: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主要內容包括: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行動綱領、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明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任務等。內容簡介 ...
具體來看,建議在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將“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修改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在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開的”修改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
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時刻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
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
本書主要描繪了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走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歷史進程中的歷史畫面。從他“三落三起”的革命生涯、成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實現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開啟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到退休後的...
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闡述和確立了完善土地流轉,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的方針政策。2011年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黨領導人民開始了一場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偉大革命。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這次偉大革命的過程中,圍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建設一個...
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
要真正運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也證明,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發揮指導作用,不僅因為它是科學,而且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它同中國人民的...
100 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
只實行對於封建土地制的變革,不改變民族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和農民、手工業者的個體所有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擔負的是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任務。
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畫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黨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開始於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前後以1978年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可分為毛澤東時代(1949年至1978年)、與以現代化建設及改革開放為主題的鄧小平及後鄧小平時代(1978年)。新中國成立 名詞由來 1940年...
2、從探索的歷程看:具有曲折性的特點:改革開放以前,革命和建設進程或者被冒進脫離現實地超越,或者為左傾錯誤不時地中斷,使工作重心不正確的轉移,以致於經濟建設從冒進至中斷,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走上正軌,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探索...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歷經挫折,堅持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並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根據中國實際,明確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實行以公有制...
中共中央黨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創辦於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的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1935年隨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改稱中共中央黨校。毛澤東、劉少奇同志都曾任校長。中共中央黨校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培養了大批領導幹部,在堅持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