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吉黃堇

革吉黃堇

革吉黃堇(拉丁學名:Corydalis moorcroftiana Wall.)為罌粟科紫堇屬多年生叢生草本,高20-40厘米,葉軸、葉和苞片邊緣具透明的小瘤狀突起。主根粗大,扭曲,約長20-30厘米,粗1-2厘米,具單頭或多頭的根莖。蒴果下垂,狹橢圓形,約長1厘米,寬3毫米,具2列種子。種子腎形,黑亮。產西藏西部(札達、革吉、普蘭、日土、阿里、岡仁波齊),生於海拔4000-5400米的流石灘或河灘礫石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革吉黃堇
  • 學名:Corydalis moorcroftiana Wal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罌粟目 Rhoeadales
  • 亞目: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 :罌粟科 Papaveraceae
  •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 :紫堇族 CORYDALEAE
  • :紫堇屬 Corydalis
  • :須彌黃堇組 Sect. Chrysocapnos
  • :革吉黃堇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克什米爾,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草本,高20-40厘米,葉軸、葉和苞片邊緣具透明的小瘤狀突起。主根粗大,扭曲,約長20-30厘米,粗1-2厘米,具單頭或多頭的根莖。根莖長3-5厘米,上部具葉柄殘基。莖約2-4條,發自基生葉腋,具棱,疏具2-3葉,上部常分枝。基生葉約高達莖的2/3;葉柄約與葉等長,基部具膜質寬展的邊緣,消失在近葉柄的中部;葉片長圓形,二回羽狀全裂;一回羽片具短柄,寬卵形,二至一回羽狀深裂,末回裂片披針形或倒卵形,長5-18毫米,寬3-5毫米。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通常為一回羽狀全裂。花序總狀,長約3-7厘米,多花,密集。苞片長於花梗,下部的羽狀分裂,上部的披針形,全緣。下部花梗長約1厘米。萼片小,具流蘇狀齒。花亮黃色,外花瓣龍骨突起部位棕褐色,斜伸至近平展。外花瓣具高而伸出頂端的雞冠。上花瓣長2-2.2厘米,漸尖;距圓筒形,近直,約與瓣片等長;蜜腺體約貫穿距長的1/2。下花瓣基部多少呈淺囊狀。內花瓣匙形,具雞冠狀突起;爪較短狹。雄蕊束披針形,具3縱脈。子房卵圓形,約與花柱等長;柱頭扁四方形,前端微凹,具2短柱狀突起,兩側基部下延。蒴果下垂,狹橢圓形,約長1厘米,寬3毫米,具2列種子。種子腎形,黑亮。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0-5400米的流石灘或河灘礫石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西部(札達、革吉、普蘭、日土、阿里、岡仁波齊),克什米爾、巴基斯坦、阿富汗,至中亞各國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西藏西部。

本種特點

此種為西藏西部阿里地區至中亞各國的廣布種。向東北為中亞種C. gortschakovii Schrenk所代替,後者分布稍低並為天山雲杉森林伴生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