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歷史的心靈救贖:郭沫若歷史劇研究

面向歷史的心靈救贖:郭沫若歷史劇研究

《面向歷史的心靈救贖:郭沫若歷史劇研究》是2014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小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向歷史的心靈救贖:郭沫若歷史劇研究
  • 作者:王小強
  • 譯者:宋燕鵬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1版1次)
  • 頁數:24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46682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內部”動力學視角對郭沫若的歷史劇進行研究。郭沫若堅信文藝由“內部”發生,其真諦在於表現。這一認識貫穿於其史劇創作實踐。基於這一認識,本書根據他史劇探索的不同階段,試圖從其“內部”世界的發展變化,找到其創作的動力學及價值學依據,以重新解析其史劇。郭沫若史劇創作的發展歷程被深深地打上了鮮明的“內部”規定的印痕,而背後隱含著的,是他面向歷史的心靈救贖歷程。對於史劇,郭沫若將歷史、現實和藝術三者關係的思考,與他個人的生命追求緊密融合在一起,使他的史劇既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又具有普遍的社會文化蘊含。

目錄

導論
一 研究契機
二 郭沫若史劇研究述評
(一)史劇研究的文藝社會學批評模式
(二)關於史劇的審美批評和研究
(三)歷史題材處理問題的批評與研究
三 理論背景及研究途徑
第一章 個性解放浪潮中“內部”情緒的藝術凝結:20年代史劇創作
一 孤傲詩人的內在壓抑與超越
(一)早期生活的“內部”沉澱與人格生成
(二)“內部”超越性追求與“泛神論”思想體系建構
(三)“內部”規定模式:早期詩學追求
二 早期史劇情緒表現的藝術世界
(一)史劇的界定
(二)史與詩的思考
(三)早期史劇中的情緒世界
(四)早期史劇的形式探索
(五)早期史劇的評價問題
第二章 民族救亡中生命激情的歷史迴響:抗戰時期史劇創作
一 郭沫若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轉變及其抗戰史劇探索概況
(一)郭沫若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轉變
(二)文藝觀的發展與變化
(三)抗戰史劇探索概況
二 抗戰史劇題材處理的原則
(一)題材處理的歷史優先性原則
(二)題材處理的隱喻性原則
(三)題材處理的情感體驗性原則
三 抗戰史劇的人物性格塑造
(一)史劇人物塑造的方法和原則
(二)史劇人物類型化
(三)文化英雄——抗戰史劇中的典範形象
四 抗戰史劇的形式追求
(一)悲劇形式的選擇及其文化價值含蘊
(二)史劇的語言要素及技巧運用
(三)史劇情節要素的把握及美學追求
第三章 新社會文化認同中的翻案頌歌:新中國成立後史劇創作
一 新中國社會文化認同中的藝術功利追求
(一)人民本位思想與新中國社會文化的認同
(二)對毛澤東的領袖崇拜
(三)知識分子文化身份的危機
(四)做“人民大眾的揚雄”:文藝活動的政治功利性追求
二 “翻案”與歌頌:新中國成立後史劇的藝術追求
(一)新中國成立後史劇題材的選擇與處理
(二)新中國成立後史劇人物的創造
(三)嚴肅喜劇(悲喜劇):新中國成立後史劇形式的探索與追求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王小強,文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文藝學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和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研究。在《甘肅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表文章二十餘篇,出版過學術專著《中國文論:創新與重建》(兩人合著),論文曾經獲得過教育部獎勵,參與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研究,主持過多項市廳級研究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