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實物貨幣

非金屬實物貨幣是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貨幣。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任何交易者認為重要的商品,如牛、羊、銅、鐵、貝殼、羽毛、石頭、穀物等都可以並確實被用作貨幣。一般來說,遊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的實物貨幣。

海貝甚至可稱為原始貨幣之祖。產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海貝在青海省的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墓葬中均有發現。在卡約文化墓葬中,海貝的出土相當普遍,此外,還發現了骨貝、石貝和銅貝,這反映了當時商品交換的程度。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豬頭和下顎骨,表明豬和陶器在原始社會後期曾起過貨幣財富的職能。但眾所周知,流通較廣的古代實物貨幣為“貝”。因此,中國漢字中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貝”字有關,如貴、資、貪、貧、財、購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