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製冷紅外輻射熱探測系統關鍵技術及套用》,是依託於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由蔣亞東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製冷紅外輻射熱探測系統關鍵技術及套用
- 完成人:蔣亞東等
- 獲獎情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依託單位:電子科技大學等
《非製冷紅外輻射熱探測系統關鍵技術及套用》,是依託於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由蔣亞東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非製冷紅外輻射熱探測系統關鍵技術及套用》,是依託於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由蔣亞東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主要完成人:蔣亞東,吳志明,王 濤,李明鎖,蔣城,顧德恩,劉子驥,鄭 興,趙凱生,沈建宏主要完成單位:電子科技大...
高性能MEMS非製冷紅外探測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將極大地促進新概念紅外探測器的快速發展,項目的開展將為早日實現非製冷紅外焦平面陣列的國產化和MEMS熱探測技術的廣泛套用奠定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結題摘要 近年來,基於微機電系統(MEMS)的光學讀出式非製冷熱成像理論和技術的提出,極大地促進了新概念熱成像系統的產生。...
為微懸臂樑式非製冷紅外熱成像系統的廣泛套用奠定理論與技術基礎。結題摘要 近年來,基於微機電系統(MEMS)的光學讀出式非製冷熱成像理論和技術的提出,極大地促進了新概念熱成像系統的產生。 項目針對目前非相干光空間濾波/讀出技術/因受光源波動、環境振動、溫度變化等影響所造成的探測失真問題,提出一種基於輻射校正...
紅外熱像駕駛輔助系統技術規格 極好的圖像質量 紅外熱像駕駛輔助系統採用8萬像素非製冷微測輻射熱計紅外探測器。該系統無需維護可提供清晰的圖像,並在現有的任何複合視頻監視器上顯示。廣角鏡頭 紅外熱像駕駛輔助系統採用19mm廣角鏡頭,提供較寬的視場角,能極好地進行態勢了解。實現原理 紅外熱像駕駛輔助系統極為堅固,...
4.紅外技術在軍事上和國民經濟中的套用。由此可見,紅外技術的研究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既有目標的紅外輻射特性,背景特性,又有紅外元、部件及系統;既有材料問題,又有套用問題。相關技術 探測技術;精確制導技術;光電子技術;先進材料技術[技術難點]紅外技術的發展關鍵在於紅外材料的研製、紅外設備的製冷、紅外設備向更...
4.2.3 非晶YBCO薄膜 4.3 鐵電薄膜的製備 4.3.1 化學溶液法 4.3.2 濺射 4.3.3 MOCVD 4.3.4 脈衝雷射沉積技術(PLD)參考文獻 第五章 熱探測器的基本結構與集成製造 第六章 熱探測器陣列的信號處理 第七章 熱探測器陣我與系統性能測試 第八章 新型熱探測技術與熱成像系統的典型套用 ...
4.2.3 非晶YBCO薄膜 4.3 鐵電薄膜的製備 4.3.1 化學溶液法 4.3.2 濺射 4.3.3 MOCVD 4.3.4 脈衝雷射沉積技術(PLD)參考文獻 第五章 熱探測器的基本結構與集成製造 第六章 熱探測器陣列的信號處理 第七章 熱探測器陣我與系統性能測試 第八章 新型熱探測技術與熱成像系統的典型套用 ...
紅外(PIR)技術 紅外技術(PIR)是信息獲取的主要手段之一, 紅外系統的核心是紅外探測器。由於套用的迫切需求, 紅外探測器的發展非常迅速, 20世紀後半葉, 單元、多元線列和小規模面陣器件技術已經成熟, 廣泛套用于軍、民各個領域;進入90年代以來, 已經由分立型器件發展為集成化的焦平面陣列, 器件性能極大提高, ...
1.1 紅外熱成像系統的發展概況………1 1.1.1 製冷型紅外熱成像技術………2 1.1.2 非製冷紅外熱成像技術………3 1.2 非製冷紅外熱成像技術發展優勢………5 1.3 非製冷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套用前景………5 1.4 國內外非製冷熱成像技術發展差距與戰略對策………6 第2章 紅外輻射理論………8 2.1 紅外...
不同種類的物體發射出的紅外光波段是有其特定波段的,該波段的紅外光處在可見光波段之外。因此人們可以利用這種特定波段的紅外光來實現對物體目標的探測與跟蹤。將不可見的紅外輻射光探測出並將其轉換為可測量的信號的技術就是紅外探測技術套用的情況來看,紅外探測有如下幾個優點:環境適應性優於可見光,尤其是在夜間...
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解決重大科學問題以需求為導向的套用基礎研究要抓住重大科學問題。當前,紅外光電子領域最顯著的發展趨勢是光機掃描成像技術迅速向凝視型成像技術發展。這一發展的關鍵是紅外系統中的核心元部件由單元紅外探測器升級換代為紅外焦平面器件。各已開發國家都在投...
1.1 光學成像技術的產生及發展 1.2 光電成像對視見光譜域的延伸 1.3 光電成像技術的套用範疇 1.4 光電成像器件的分類 1.5 光電成像器件的特性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人眼的視覺特性與圖像探測 2.1 人眼的視覺特性與模型 2.2 圖像探測理論與圖像探測方程 2.3 目標的探測與識別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輻射源...
高靈敏度接收技術 在電路和光學系統一定的條件下, 接收機的靈敏度通常用信噪比頻寬積來衡量, 主要取決於探測器的靈敏度和探測方式。從理論上講, 外差接收可以有效地抑制接收機電路的噪聲, 使接收機的靈敏度接近量子極限, 因而比直接探測更優越。然而對於實際的工程設計, 還必須考慮套用背景、技術難度、複雜性、體積...
據2024年6月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數據,蔣亞東已在《套用物理快報(APL)》《套用物理學雜誌(JAP)》《感測器與執行器(Sensors & Actuators)》等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被SCI收錄150餘篇,EI收錄200餘篇,被S CI引用500餘次 。學術專著 截至2024年6月,蔣亞東已出版著作 一本 。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