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葡萄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知識性與藝術性並重。作者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或某一領域中的權威、知名專家及一線工作者,他們撰寫的書第一是要讓本專業的人有收穫;第二是要讓非本專業的人看得懂,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公眾事業。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基礎工程,越是在大發展、大變動的時代,越要堅守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維護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
基本介紹
- 書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葡萄常
- 出版社: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 頁數:165頁
- 開本:16
- 品牌:京版北美
- 作者:韓春鳴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501599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葡萄常》由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韓春鳴,北京知名作家,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俗文學學會理事。以創作歷史題材傳記文學見長,已出版多部文學作品。
圖書目錄
序
序
前言
第一章從清朝走來的小作坊
第一節沒有慈禧就沒有百年歷史的“葡萄常”
第二節“天義常”好景不長
第三節不同尋常的抉擇
第四節男人們留下的遺憾
第二章五星紅旗下的“葡萄常五處女”
第一節毛澤東與“葡萄常”
第二節“文革”時期的“葡萄常”
第三節常玉齡重出江湖
第三章遲到的傳承人
第一節一條新聞引發出一連串反響
第二節尋覓丟失的世界
第三節誰是“葡萄常”真正的傳人
第四章再現“葡萄常”絕技
第一節說得容易做起來不易
第二節“葡萄常”第五代傳人亮相京城
第五章葡萄常”的發展前景
第一節“葡萄常”的市場定位
第二節後繼乏人,瀕臨失傳
第三節“葡萄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第六章“葡萄常”製作工藝及流程
第一節原材料及主要工具
第二節工藝流程
第三節工藝特點
第七章“葡萄常”作品賞析
附錄
附錄一“葡萄常”發展大事記
附錄二“葡萄常”家族簡譜
附錄三關於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附錄四《訪“葡萄常》鄧拓
後記
序
前言
第一章從清朝走來的小作坊
第一節沒有慈禧就沒有百年歷史的“葡萄常”
第二節“天義常”好景不長
第三節不同尋常的抉擇
第四節男人們留下的遺憾
第二章五星紅旗下的“葡萄常五處女”
第一節毛澤東與“葡萄常”
第二節“文革”時期的“葡萄常”
第三節常玉齡重出江湖
第三章遲到的傳承人
第一節一條新聞引發出一連串反響
第二節尋覓丟失的世界
第三節誰是“葡萄常”真正的傳人
第四章再現“葡萄常”絕技
第一節說得容易做起來不易
第二節“葡萄常”第五代傳人亮相京城
第五章葡萄常”的發展前景
第一節“葡萄常”的市場定位
第二節後繼乏人,瀕臨失傳
第三節“葡萄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第六章“葡萄常”製作工藝及流程
第一節原材料及主要工具
第二節工藝流程
第三節工藝特點
第七章“葡萄常”作品賞析
附錄
附錄一“葡萄常”發展大事記
附錄二“葡萄常”家族簡譜
附錄三關於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附錄四《訪“葡萄常》鄧拓
後記
後記
文物出版社曾經出過一本關於“葡萄常”的小冊子,這一本應當說是那一本的修訂與補充。從體例上說,與那一本也不盡相同,主要體現在於圖文並茂;照片多了,且增加了老照片和常家的生活照,或許可以為讀者提供追憶當年故事的視覺感受。同時,對“葡萄常”技藝有了更多較為詳盡的介紹和圖片。
就筆者而言,對“葡萄常”的最初了解是在學生時代讀鄧拓的名篇《訪“葡萄常”》中得到的,應當講,少年時期的記憶很難磨滅。以後,則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那時我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待業青年就業問題。在一次安置待業青年經驗交流會上,我聽到“葡萄常”第三代傳人常玉齡的事跡,同時還看到了常玉齡指導待業青年所製作出的仿真葡萄。常玉齡的出山和為國家分憂解難的精神,常常成為我動員退休老藝人參加街道企業的範例,我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場合講述“葡萄常”的感人故事。不曾想,20多年過去了,時過境遷,“葡萄常”在人們的視野中近乎消逝,大多數年輕人對“葡萄常”幾乎一無所知。為此,我受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負責同志的委託,對百年“葡萄常”的歷史進行調研,同時對“葡萄常”的後人開始了進一步採訪。本來想,這大約是個枯燥乏味的任務,卻不想竟然引發了我對那段歷史的濃厚興趣。於是,由被動變主動,由不自覺到自覺,開始進行撰寫這本小冊子的準備工作。
採訪和蒐集“葡萄常”相關資料的時間是在2008年的上半年,動手寫作則是在初夏時分。2008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汶川地震,北京奧運,一件件、一樁樁接踵而至,使人很難靜下心來從事某個歷史人物的研究;但是,不管怎么樣,我還是完成了這部作品。拋開其他因素不說,主要與“葡萄常”曲折而有意思的歷史有關。是老北京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吸引了我,是老北京傳統藝人的生活經歷讓我難以捨棄。雖然呈現給讀者的這本薄薄的小冊子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缺陷,但卻凝聚了筆者對北京傳統手工藝人的那份崇敬。
筆者試圖從“天義常”到“葡萄常”的興衰史中尋覓傳統手藝人某些帶有規律性的痕跡,以期給讀者一些啟示或者可以借鑑的問題。我認為,一個傳統手工藝的興衰,一個老字號的復活,有其歷史的原因,有其社會背景的影響,有經濟環境的因素,有其必然的發展規律。我想,把這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呈現給讀者,把這段歷史記述下來,供人們分析品評,給大家提供借鑑的案例,應當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吧。
由於客觀因素的影響,筆者所掌握的資料還是不夠全面,很可能本書僅僅是“一說”而已。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事件會出現不同版本,也存在“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問題,角度不同,答案也有所不同。但我相信,我所篩選的資料是比較確切的,沒有戲說的成分,但分析的結論則是本人的見解或是看法。遺憾的是,我沒有採訪到除常家姊妹之外熟悉“葡萄常”的有關人士,應當講,這是一個不足。
俗語講“溫故知新”,老的記憶,傳統文化藝術,對城市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言不一定就是“陳腐”,不一定就該拋棄,有很多老玩意兒的確應當弘揚,應當保護。老玩意兒的缺失,傳統文化的失憶,將會給我們民族文化帶來難以彌補的遺憾。
為了讓這本書能夠有更多的資料佐證,筆者特別對“韓其哈日布”這個蒙古語的原意進行考證,先後請教了內蒙古精通地方語言的專家和學者,但其說不一,有人甚至認為不是蒙古語而是藏語。筆者又跑到青海西寧的塔爾寺向紅衣喇嘛請教,得到的答覆很明確,是蒙古語,不是藏語。然而究竟是什麼意思,至今依然說不清。喇嘛告訴筆者,原語言譯成後再譯回時,常常會產生歧義。因而,韓其哈日布從蒙古語轉為漢語後的原意竟然說不清楚了。
當然,一些專業性的學問很複雜,民間藝術傳承方面的問題也很複雜,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更不是“三天兩早晨”就可以得到解決的。但我想,就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來說,有其特殊性,同樣有其共性,從“天義常”到“葡萄常”,這一頗為典型的民間藝術興衰史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更不應當被人們忘卻。鑒於此,這本小冊子還望列位方家指正。
在本書出版之際,對常家姊妹親屬所提供資料和歷史照片表示感謝,對國家檔案局研究館員郭銀泉、張軍先生,內蒙古檔案局研究館員阿龍、劉黑龍先生以及內蒙古兵團文友葉保明先生提供的建議和文字資料表示感謝,對北京出版集團相關同志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特別對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本書編委及史燕明女士的勞動表示由衷敬意和感謝!
韓春鳴
就筆者而言,對“葡萄常”的最初了解是在學生時代讀鄧拓的名篇《訪“葡萄常”》中得到的,應當講,少年時期的記憶很難磨滅。以後,則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那時我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待業青年就業問題。在一次安置待業青年經驗交流會上,我聽到“葡萄常”第三代傳人常玉齡的事跡,同時還看到了常玉齡指導待業青年所製作出的仿真葡萄。常玉齡的出山和為國家分憂解難的精神,常常成為我動員退休老藝人參加街道企業的範例,我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場合講述“葡萄常”的感人故事。不曾想,20多年過去了,時過境遷,“葡萄常”在人們的視野中近乎消逝,大多數年輕人對“葡萄常”幾乎一無所知。為此,我受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負責同志的委託,對百年“葡萄常”的歷史進行調研,同時對“葡萄常”的後人開始了進一步採訪。本來想,這大約是個枯燥乏味的任務,卻不想竟然引發了我對那段歷史的濃厚興趣。於是,由被動變主動,由不自覺到自覺,開始進行撰寫這本小冊子的準備工作。
採訪和蒐集“葡萄常”相關資料的時間是在2008年的上半年,動手寫作則是在初夏時分。2008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汶川地震,北京奧運,一件件、一樁樁接踵而至,使人很難靜下心來從事某個歷史人物的研究;但是,不管怎么樣,我還是完成了這部作品。拋開其他因素不說,主要與“葡萄常”曲折而有意思的歷史有關。是老北京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吸引了我,是老北京傳統藝人的生活經歷讓我難以捨棄。雖然呈現給讀者的這本薄薄的小冊子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缺陷,但卻凝聚了筆者對北京傳統手工藝人的那份崇敬。
筆者試圖從“天義常”到“葡萄常”的興衰史中尋覓傳統手藝人某些帶有規律性的痕跡,以期給讀者一些啟示或者可以借鑑的問題。我認為,一個傳統手工藝的興衰,一個老字號的復活,有其歷史的原因,有其社會背景的影響,有經濟環境的因素,有其必然的發展規律。我想,把這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呈現給讀者,把這段歷史記述下來,供人們分析品評,給大家提供借鑑的案例,應當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吧。
由於客觀因素的影響,筆者所掌握的資料還是不夠全面,很可能本書僅僅是“一說”而已。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事件會出現不同版本,也存在“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問題,角度不同,答案也有所不同。但我相信,我所篩選的資料是比較確切的,沒有戲說的成分,但分析的結論則是本人的見解或是看法。遺憾的是,我沒有採訪到除常家姊妹之外熟悉“葡萄常”的有關人士,應當講,這是一個不足。
俗語講“溫故知新”,老的記憶,傳統文化藝術,對城市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言不一定就是“陳腐”,不一定就該拋棄,有很多老玩意兒的確應當弘揚,應當保護。老玩意兒的缺失,傳統文化的失憶,將會給我們民族文化帶來難以彌補的遺憾。
為了讓這本書能夠有更多的資料佐證,筆者特別對“韓其哈日布”這個蒙古語的原意進行考證,先後請教了內蒙古精通地方語言的專家和學者,但其說不一,有人甚至認為不是蒙古語而是藏語。筆者又跑到青海西寧的塔爾寺向紅衣喇嘛請教,得到的答覆很明確,是蒙古語,不是藏語。然而究竟是什麼意思,至今依然說不清。喇嘛告訴筆者,原語言譯成後再譯回時,常常會產生歧義。因而,韓其哈日布從蒙古語轉為漢語後的原意竟然說不清楚了。
當然,一些專業性的學問很複雜,民間藝術傳承方面的問題也很複雜,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更不是“三天兩早晨”就可以得到解決的。但我想,就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來說,有其特殊性,同樣有其共性,從“天義常”到“葡萄常”,這一頗為典型的民間藝術興衰史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更不應當被人們忘卻。鑒於此,這本小冊子還望列位方家指正。
在本書出版之際,對常家姊妹親屬所提供資料和歷史照片表示感謝,對國家檔案局研究館員郭銀泉、張軍先生,內蒙古檔案局研究館員阿龍、劉黑龍先生以及內蒙古兵團文友葉保明先生提供的建議和文字資料表示感謝,對北京出版集團相關同志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特別對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本書編委及史燕明女士的勞動表示由衷敬意和感謝!
韓春鳴
序言
2005年,國務院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發出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第一次提出“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明確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在北京市“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名錄體系逐步完善,傳承人保護逐步加強,宣傳展示不斷強化,保護手段豐富多樣,取得了顯著成績。
2011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條中規定“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第八條中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宣傳,提高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為了達到上述要求,在市委宣傳部、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於2010年開始組織編輯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叢書的作者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以及各文化單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對本專業有深厚造詣的著名專家、學者。這套叢書的出版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其編寫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內容真實可靠。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第一要素就是項目內容的原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精神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和諧價值、教育價值、經濟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之所以有這么高、這么多方面的價值,都源於項目內容的真實。這些項目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著形成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狀態以及思維方式、心理結構與審美觀念等。非遺項目是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基層工作者,通過走鄉串戶實地考察獲得第一手材料,並對這些田野調查來的資料進行登記造冊,為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情況建立檔案。在此基礎上,各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進行代表作資格的初步審定,首先由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並提供音像和相關實物佐證資料,然後經專家團科學認定,鑑別真偽,充分論證,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向各級政府推薦的名單。各級政府召開由各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對推薦名單進行審批,然後進行網上公示,無不同意見後方能列入縣、區、市以至國家級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中各本專著所記述的內容真實可靠,較完整地反映了這些項目的產生、發展、當前生存情況,因此有極高歷史認識價值。
第二,論證有理有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要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主要有三大標準:一是歷史認識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定歷史時期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列入市級保護名錄的項目基本上要有百年傳承歷史,通過這些項目我們可以具體而生動地感受到歷史真實情況,是歷史文化的真實存在。二是文化藝術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表現出來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創造性,反映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和歷史,體現了北京市歷代人民獨特的創造力,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三是科學技術價值。任何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人們在當時所掌握的技術條件下創造出來的,直接反映著文物創造者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程度,反映著當時的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叢書通過作者有一定學術高度的論述,使讀者深刻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更多的是一種現存性,對體現本民族、群體的文化特徵具有真實的、承續的意義。
第三,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知識性與藝術性並重。叢書的作者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或某一領域中的權威、知名專家及一線工作者,他們撰寫的書第一是要讓本專業的人有收穫;第二是要讓非本專業的人看得懂,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公眾事業。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基礎工程,越是在大發展、大變動的時代,越要堅守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維護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為了提高廣大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這套叢書對各個非遺項目在文化上的獨特性、技能上的高超性、發展中的傳承性、傳播中的流變性、功能上的實用性、形式上的綜合性、心理上的民族性、審美上的地域性進行了學術方面的分析,也注重藝術描寫。這套叢書既保證了在理論上的高度、學術分析上的深度,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廣大讀者的愉悅性。叢書對非遺項目代表人物的傳奇人生,各位傳承人在繼承先輩遺產時所作出的努力進行了記述,增加了叢書的藝術欣賞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民性很強,專業性也很強,要達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目的,還要取決於全社會文化覺悟的提高,取決於廣大人民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編寫“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廣大人民了解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熱愛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意識,激發我們的文化創新精神。同時,對於把中華文明推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本套圖書能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2012年2月27日
2011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條中規定“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第八條中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宣傳,提高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為了達到上述要求,在市委宣傳部、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於2010年開始組織編輯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叢書的作者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以及各文化單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對本專業有深厚造詣的著名專家、學者。這套叢書的出版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其編寫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內容真實可靠。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第一要素就是項目內容的原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精神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和諧價值、教育價值、經濟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之所以有這么高、這么多方面的價值,都源於項目內容的真實。這些項目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著形成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狀態以及思維方式、心理結構與審美觀念等。非遺項目是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基層工作者,通過走鄉串戶實地考察獲得第一手材料,並對這些田野調查來的資料進行登記造冊,為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情況建立檔案。在此基礎上,各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進行代表作資格的初步審定,首先由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並提供音像和相關實物佐證資料,然後經專家團科學認定,鑑別真偽,充分論證,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向各級政府推薦的名單。各級政府召開由各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對推薦名單進行審批,然後進行網上公示,無不同意見後方能列入縣、區、市以至國家級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中各本專著所記述的內容真實可靠,較完整地反映了這些項目的產生、發展、當前生存情況,因此有極高歷史認識價值。
第二,論證有理有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要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主要有三大標準:一是歷史認識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定歷史時期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列入市級保護名錄的項目基本上要有百年傳承歷史,通過這些項目我們可以具體而生動地感受到歷史真實情況,是歷史文化的真實存在。二是文化藝術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表現出來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創造性,反映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和歷史,體現了北京市歷代人民獨特的創造力,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三是科學技術價值。任何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人們在當時所掌握的技術條件下創造出來的,直接反映著文物創造者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程度,反映著當時的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叢書通過作者有一定學術高度的論述,使讀者深刻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更多的是一種現存性,對體現本民族、群體的文化特徵具有真實的、承續的意義。
第三,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知識性與藝術性並重。叢書的作者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或某一領域中的權威、知名專家及一線工作者,他們撰寫的書第一是要讓本專業的人有收穫;第二是要讓非本專業的人看得懂,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公眾事業。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基礎工程,越是在大發展、大變動的時代,越要堅守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維護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為了提高廣大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這套叢書對各個非遺項目在文化上的獨特性、技能上的高超性、發展中的傳承性、傳播中的流變性、功能上的實用性、形式上的綜合性、心理上的民族性、審美上的地域性進行了學術方面的分析,也注重藝術描寫。這套叢書既保證了在理論上的高度、學術分析上的深度,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廣大讀者的愉悅性。叢書對非遺項目代表人物的傳奇人生,各位傳承人在繼承先輩遺產時所作出的努力進行了記述,增加了叢書的藝術欣賞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民性很強,專業性也很強,要達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目的,還要取決於全社會文化覺悟的提高,取決於廣大人民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編寫“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廣大人民了解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熱愛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意識,激發我們的文化創新精神。同時,對於把中華文明推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本套圖書能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201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