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近十年來對非洲移民到中國的研究成果,重點選取在中國廣州、義烏、上海、澳門、北京、香港生活的非洲人進行調查問卷,在對調查數據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同時也分析了非洲人在中國及其他國家的情況,並與在中國的非洲人進行對比,提出了在非中關係健康發展的前提下,如何管理好這些散居移民未來的幸福的對策。書稿客觀反映出非洲人在中國生活的現狀,是為數不多的研究非洲人在中國生活現狀的學術專著之一。
圖書目錄
圖目錄/2
表目錄/5
照片目錄/8
序/1
前言/1
致謝/1
第一章 非洲人在中國的介紹/1
第二章 非洲人在廣州/14
第三章 非洲人在義烏/45
第四章 非洲人在上海/74
第五章 非洲人在北京/96
第六章 非洲人在香港:一個加納社區的案例研究/110
第七章 非洲人在澳門/134
第八章 非洲人在中國及其他國家/145
第九章 對非洲-中國關係的影響/153
第十章 結論/169
附錄A 葡語非洲人社區協會概覽/174
附錄B 作者的實地調查日誌:澳門,2010年7月5日/177
附錄C 網路搜尋結果實例:馬西的帖文/179
參考文獻/181
索 引/186
圖目錄
圖1-1 非洲、亞洲和“西方”的移民/7
圖2-1 受訪者的年齡段(廣州)/19
圖2-2 受訪者的性別(廣州)/19
圖2-3 受訪者的國籍(廣州)/23
圖2-4 受訪者的母語(廣州)/25
圖2-5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廣州)/27
圖2-6 漢語的熟練程度(廣州)/28
圖2-7 英語的熟練程度(廣州)/29
圖2-8 英語是否為通用語言(天秀大廈)/29
圖2-9 第二種通用語言(廣州)/30
圖2-10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廣州)/31
圖2-11 作為廣州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34
圖2-12 食用中國食品的頻率(廣州)/36
圖2-13 食用原籍國食品的頻率(廣州)/37
圖3-1 受訪者的國籍(義烏)/50
圖3-2 受訪者的母語(義烏)/51
圖3-3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義烏)/52
圖3-4 停留的時間(義烏)/53
圖3-5 訪問義烏的次數/54
圖3-6 漢語的熟練程度(義烏)/55
圖3-7 英語的熟練程度(義烏)/55
圖3-8 第二種通用語言(義烏)/56
圖3-9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義烏)/57
圖3-10 作為義烏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58
圖3-11 與義烏本地人不同的認知程度/58
圖3-12 與義烏當地社區的社會聯繫程度/59
圖3-13 與原籍國生活的差異程度(義烏)/60
圖3-14 食用中國食品的頻率(義烏)/61
圖3-15 食用原籍國食品的頻率(義烏)/61
圖6-1 受訪者的年齡段(香港)/112
圖6-2 受訪者的受教育水平(香港)/113
圖6-3 受訪者的職業(香港)/114
圖6-4 受訪者的母語(香港)/115
圖6-5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香港)/116
圖6-6 留在香港的理由/116
圖6-7 停留的時間(香港)/117
圖6-8 訪問香港的次數/118
圖6-9 漢語的熟練程度(香港)/118
圖6-10 英語的熟練程度(香港)/119
圖6-11 第二種通用語言(重慶大廈及周邊區域)/120
圖6-12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香港)/120
圖6-13 作為香港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121
圖6-14 與香港本地人不同的認知程度/122
圖6-15 與香港當地社區的社會聯繫程度/122
圖6-16 與原籍國生活的差異程度(香港)/123
圖6-17 食用中國食品的頻率(香港)/124
圖6-18 食用原籍國食品的頻率(香港)/125
圖9-1 受訪者的性別(中國)/154
圖9-2 受訪者的受教育水平(中國)/154
圖9-3 受訪者的職業(中國)/155
圖9-4 受訪者的年齡段(中國)/156
圖9-5 受訪者的國籍(中國)/157
圖9-6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中國)/158
圖9-7 留在中國的理由/159
圖9-8 停留的時間(中國)/159
圖9-9 漢語的熟練程度(中國)/160
圖9-10 英語的熟練程度(中國)/160
圖9-11 英語是否為通用語言(中國)/161
圖9-12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中國)/161
圖9-13 作為中國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162
圖9-14 與中國本地人不同的認知程度/162
圖9-15 與中國社區的社會聯繫程度/163
表目錄
表2-1 受訪者的年齡段(廣州)/18
表2-2 受訪者的性別(廣州)/19
表2-3 受訪者的受教育水平(廣州)/20
表2-4 受訪者的職業(廣州)/21
表2-5 受訪者的國籍(廣州)/21
表2-6 受訪者的母語(廣州)/24
表2-7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廣州)/26
表2-8 漢語的熟練程度(廣州)/28
表2-9 英語的熟練程度(廣州)/28
表2-10 英語是否為通用語言(天秀大廈)/29
表2-11 第二種通用語言(廣州)/29
表2-12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廣州)/31
表2-13 作為廣州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34
表2-14 食用中國食品的頻率(廣州)/36
表2-15 食用原籍國食品的頻率(廣州)/36
表3-1 受訪者的年齡段(義烏)/48
表3-2 受訪者的性別(義烏)/49
表3-3 受訪者的受教育水平(義烏)/49
表3-4 受訪者的職業(義烏)/49
表3-5 受訪者的國籍(義烏)/50
表3-6 受訪者的母語(義烏)/51
表3-7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義烏)/52
表3-8 留在義烏的理由/53
表3-9 停留的時間(義烏)/53
表3-10 訪問義烏的次數/54
表3-11 漢語的熟練程度(義烏)/54
表3-12 英語的熟練程度(義烏)/55
表3-13 英語是否為通用語言(義烏)/56
表3-14 第二種通用語言(義烏)/56
表3-15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義烏)/57
表3-16 作為義烏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57
表3-17 與義烏本地人不同的認知程度/58
表3-18 與義烏當地社區的社會聯繫程度/59
表3-19 與原籍國生活的差異程度(義烏)/60
表3-20 食用中國食品的頻率(義烏)/60
表3-21 食用原籍國食品的頻率(義烏)/61
表4-1 生活在上海的非洲人數量/91
表5-1 受訪者的年齡段(北京)/98
表5-2 受訪者的性別(北京)/98
表5-3 受訪者的受教育水平(北京)/99
表5-4 受訪者的職業(北京)/99
表5-5 受訪者的國籍(北京)/99
表5-6 受訪者的母語(北京)/100
表5-7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北京)/100
表5-8 留在北京的理由/101
表5-9 停留的時間(北京)/101
表5-10 訪問北京的次數/101
表5-11 漢語的熟練程度(北京)/102
表5-12 英語的熟練程度(北京)/102
表5-13 英語是否為通用語言(北京)/102
表5-14 第二種通用語言(北京)/102
表5-15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北京)/103
表5-16 作為北京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103
表5-17 與北京本地人不同的認知程度/103
表5-18 與北京當地社區的社會聯繫程度/104
表5-19 與原籍國生活的差異程度(北京)/104
表5-20 食用中國食品的頻率(北京)/104
表5-21 食用原籍國食品的頻率(北京)/105
表5-22 附加評論(北京)/105
表6-1 受訪者的年齡段(香港)/112
表6-2 受訪者的性別(香港)/113
表6-3 受訪者的受教育水平(香港)/113
表6-4 受訪者的職業(香港)/113
表6-5 受訪者的母語(香港)/114
表6-6 受訪者使用的其他語言(香港)/115
表6-7 留在香港的理由/116
表6-8 停留的時間(香港)/117
表6-9 訪問香港的次數/117
表6-10 漢語的熟練程度(香港)/118
表6-11 英語的熟練程度(香港)/119
表6-12 英語是否為通用語言(重慶大廈)/119
表6-13 第二種通用語言(重慶大廈及周邊區域)/119
表6-14 遇到溝通問題的頻率(香港)/120
表6-15 作為香港本地人的自我認同程度/121
表6-16 與香港本地人不同的認知程度/122
表6-17 與香港當地社區的社會聯繫程度/122
表6-18 與原籍國生活的差異程度(香港)/123
表6-19 食用中國食品的頻率(香港)/124
表6-20 食用原籍國食品的頻率(香港)/124
表6-21 附加評論(香港)/125
照片目錄
照片2-1 在小北路的天秀大廈/16
照片2-2 迦南外貿服裝城(左)和天恩出口貿易大廈(右)/16
照片2-3 天秀大廈里的一個非洲餐廳/37
照片3-1 義烏中心清真大寺/48
照片3-2 沙耳貿易有限公司的標誌/63
照片3-3 作者與沙耳一家/64
照片3-4 沙耳的紡織產品/64
照片3-5 水晶進出口有限公司的產品——襯衫/67
照片3-6 在水晶進出口有限公司工作的員工/67
照片3-7 吳飛出席義烏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報導/69
照片5-1 三里屯/97
照片5-2 拉斯衣索比亞美食/97
照片6-1 重慶大廈/111
照片9-1 廣州的奈及利亞社區中心/165
作者簡介
Adams Bodomo,維也納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教授,他創辦了香港大學非洲研究項目,執教長達15年,在此之前曾在史丹福大學擔任講師。他的研究領域是中非關係、在中國的非洲人及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