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

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依託浙江師範大學,成立於2017年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17年10月21日 
2017年10月21日至22日,“中國人類學的非洲研究:傳統、域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暨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良拘頸中心成立儀式”在浙江師範大學隆重舉行。來自國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南非開普敦大學、羅德斯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雲南大學、雲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中外近40家高校、科研單機構的逾80名中外專家共聚一堂,見證、祝賀欠閥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的成立,並圍繞“中國非洲人類學的傳統、域外與實踐”這一主題進行了多學科多視角的深入研討。
國家民委政策研究室李紅傑副主任,中山大學族群與移民研究中心主任周大鳴,我校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出席揭牌儀式的還有南非開普敦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龍格(Lungisile Ntsebeza)教授、北京大學人類學教授高丙中、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教授董建輝。
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成立恰逢其時,擔負著重要時代的使命。李紅傑表示,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需要 “我們必須有一個世界的眼光、以一個世界的視角來跟世界互動”,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在中非互動中將發揮作用。
周大明表示,很多人類學經典研究、著名人類學家都出自非洲研究,人類學是非洲研究的基礎。他期待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進一步整合國內非洲研究的學術力量,融合多學科多領域的研究成果。
劉鴻武指出,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更好嫁接、連線中國的人類學和非洲學”,一方面“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的民族政策,為人類解決民族問題提供經驗”,殃采譽另一方面“讓中國人能夠更好地通過認知世界,回頭更好地認知中國自己”。“建構未來中國的新的哲學社會話語體系,說清楚中國、說清楚世界,說清楚中國和世界的新關係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讓我們攜手為這個目標奮鬥!”
李紅傑與劉鴻武共同為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揭牌。劉鴻武向李紅傑、周大鳴、高丙中、董建輝、秦紅增5名教授頒發證書,聘任其擔任中心學術顧問,感謝他們加盟非洲研究院,共同推進中國非洲學和人類學協同發展的新事業。
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依託非洲研究院的平台資源和學術團隊而建,徐薇、蔣俊、雷雯分別擔任中心執行主任、副主任和秘書長。徐薇表示,中心今後將通過設立田野調查基金、開發維護專門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線上非洲博物館等創新性舉措來支持推動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近10年來,該團隊先後有近30名科研人員,相繼在非洲數十個國家進行了長、中、短期的田野調查,深度走進非洲族群、當地民眾的日常,形成了以劉鴻武教授為首席專家,徐薇博士、蔣俊博士、雷雯博士等青年學者為核心骨幹,研究院內歷史學、民族學、宗教學、教育學、影視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領域學科學者參與配合、多元交叉的研究團隊,陸續出版了《黑非洲文化研究》等十餘部著作,及《南部非洲人類研究綜述》《非洲人類學:演進、實踐與啟示》等系列論文,還有大量以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支撐的對非洲區域和國別的宗教學、教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劉鴻武教授新近出版的《從中國邊疆到非洲大陸——跨文化區域研究行與思》是一部中國學者數十年行走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與非洲大陸,以個人往返中國和非洲的經歷,從跨文化區域研究角度研究非洲的成果,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人類學研究著作,是作者“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思萬件事”的全面總結。而由陳明昆教授主編的《遊學非洲—非洲研究院師生行走非洲十年紀實》則是十年來非洲研究院建院師生紮根非洲、行走非匙霉應洲、研究非洲的生動記錄,體現了非洲研究院濃厚的非洲情懷和厚重的中國學術抱負。
掛牌儀式後,中心隨即舉行了局員寒詢“中國人類學的非洲研究:傳統、域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中心學術顧問李紅傑、高丙中、周大鳴、董建輝教授以及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教授分別作大會主旨報告。
李紅傑作題為“非洲民族研究的一點看法”的報告,發言從巨觀上指出了非洲民族研究的三個視角。一是用中國的視角看待非洲,李紅傑表示,“中國視角”就是要實實在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微閥婚大旗幟,突出“社會主義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兩大特點。二是從世界的角度看非洲。李紅傑認為,世界民族國家發展具有歷史階段性,要客觀、理性認識非洲民族國家建構過程和民族事務處理腿危民悼方法,從世界眼光進行比較。三是民族事務、民族工作層面看非洲。“從民族研究這個角度來說,非洲已經進入了現代國家建構進程,……我就希望關注在制度建構層面上如何保障不同的民族共同參與國家進程,如何共同分享發展成果。”最後,李紅傑認為從事非洲民族研究,要有使命感,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非洲人類學研究這樣平台、舞台。
周大鳴教授作題為“走向海外:中國人類學未來發展的方向”的報告。發言從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的傳統、與歐美人類學海外研究的比較以及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的未來發展等方面展開,周大鳴指出,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雖然遵循了歐美人類學海外研究的傳統,但在本質上,它區別於歐美人類學海外研究服務於殖民統治這一目的,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起始於自身“救亡圖存”的現實需求。從當下中國發展的趨勢和國際形勢而言,中國人類學走向海外,既是中國了解世界的必然,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必由之路。“一帶一路”的世界推進,讓中國人類學的海外研究更加迫切。
高丙中教授作題為“世界社會與‘我們’人類學的中國探索”的報告,他認為海外人類學研究讓人類學成為中國知識群體、明識世界、認識世界的“眼珠子“和”腳板子”。儘管“世界社會”有不同的界定,但“看世界確確實實會有兩個角度。一個是外部視角,我們中國不在世界裡面,是在外面,我們對世界。還有一個內部世界,我們就在世界之中”。“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置身在世界之中,我們有自覺意識,……自我跟他者,我跟他的關係必然在不同的層次都要發生,只不過是自覺和不自覺而已。”高丙中還表示,通過新技術媒體而構建起來的日常關係,讓人類學研究更加便捷、多元甚至複雜。
董建輝教授作題為“時間、空間與人群:台灣少數民族族群關係考察的三個維度”的報告。發言基於對台灣少數民族的歷時性研究,重點思考用什麼視野切入,去把握和探討台灣少數民族多個族群關係的問題。由此,他認為,族群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是涉及到三個維度:空間、時間、人群。三個維度中,時間對族群關係的影響最為深刻,集中表現為外來政權的更迭對台灣少數民族的影響。主體性的增強,也導致了族群分化越來越厲害。
劉鴻武教授作題為“中國區域研究傳統及其發揚光大:非洲研究院的實踐探索”的報告。報告以非洲研究院的治學理念、學術規劃和建設路徑為脈絡,指出學術研究應該從“我思故我在”轉向“我行故我在”,進而達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劉鴻武說,“知行合一最好的就是真誠,真誠是什麼?一個真正的學者觀察這個世界以後,你所見、所聞真實寫下來,就是知行合一。”劉鴻武認為,中國具有古老的區域研究傳統,《詩經》《山海經》都是前人留給今人的歷史治學傳統。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過程中,發揚中國傳統的區域治理和研究傳統精神,理解、尊重甚至欣賞異域文明和文化,加強跨文化和區域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沒有人類學支撐的區域研究可能不行。但是反過來講,人類學不進入區域研究當中也找不到發揮作用的功能。”他認為人類學研究要結合國家戰略,站在國際視野的高度才能服務於國家。
本次會議會期2天,由開幕式、大會主旨報告、三組分組討論、圓桌會議、閉幕式等環節構成,40多名中外學者受邀圍繞“中非移民、中非媒體與文化交流、中國對非投資及技術合作、非洲政治與國家治理、非洲環境生態與宗教、非洲醫療、教育、語言”等多學科多維度議題做重點發言。圓桌會議上,周大鳴教授、高丙中教授、沈海梅教授等學者,及來自海外內年青學者,圍繞徐薇博士提出的研究中心發展規劃草案,積極建言獻策,商議今後的合作領域與項目。劉鴻武致閉幕辭,衷心感謝中外學者見證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中心的成立,共同參與中國非洲學與人類學聯合發展的事業。
本次會議全面體現了“知行合一,在行走中記錄真實,在實踐中探索學術”這一人類學基本特點。研討會召開的當晚,非洲研究院中非影視研究中心自主原創大型紀錄片《我從非洲來》在浙師大演播廳播映,這也是該片在國內的首次展播。該片由中心成員張勇博士、和丹博士(索馬里籍)聯合執導,綜合套用了影視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種手段,歷時2年追蹤拍攝了來自10多個非洲國家的20多位非洲人,以國際化的視角和非洲人自述的結構,講述了他們在中國創業、學習、生活,並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真實故事,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當代中非關係的發展,也是人類學田野調查結合影視手段綜合運用於學術研究的一次嘗試。首影式為本次學術研討會增添了影視人類學的生動案例與濃濃色彩,獲得與會代表的高度讚賞。
掛牌儀式後,中心隨即舉行了“中國人類學的非洲研究:傳統、域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中心學術顧問李紅傑、高丙中、周大鳴、董建輝教授以及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教授分別作大會主旨報告。
李紅傑作題為“非洲民族研究的一點看法”的報告,發言從巨觀上指出了非洲民族研究的三個視角。一是用中國的視角看待非洲,李紅傑表示,“中國視角”就是要實實在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突出“社會主義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兩大特點。二是從世界的角度看非洲。李紅傑認為,世界民族國家發展具有歷史階段性,要客觀、理性認識非洲民族國家建構過程和民族事務處理方法,從世界眼光進行比較。三是民族事務、民族工作層面看非洲。“從民族研究這個角度來說,非洲已經進入了現代國家建構進程,……我就希望關注在制度建構層面上如何保障不同的民族共同參與國家進程,如何共同分享發展成果。”最後,李紅傑認為從事非洲民族研究,要有使命感,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非洲人類學研究這樣平台、舞台。
周大鳴教授作題為“走向海外:中國人類學未來發展的方向”的報告。發言從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的傳統、與歐美人類學海外研究的比較以及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的未來發展等方面展開,周大鳴指出,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雖然遵循了歐美人類學海外研究的傳統,但在本質上,它區別於歐美人類學海外研究服務於殖民統治這一目的,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起始於自身“救亡圖存”的現實需求。從當下中國發展的趨勢和國際形勢而言,中國人類學走向海外,既是中國了解世界的必然,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必由之路。“一帶一路”的世界推進,讓中國人類學的海外研究更加迫切。
高丙中教授作題為“世界社會與‘我們’人類學的中國探索”的報告,他認為海外人類學研究讓人類學成為中國知識群體、明識世界、認識世界的“眼珠子“和”腳板子”。儘管“世界社會”有不同的界定,但“看世界確確實實會有兩個角度。一個是外部視角,我們中國不在世界裡面,是在外面,我們對世界。還有一個內部世界,我們就在世界之中”。“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置身在世界之中,我們有自覺意識,……自我跟他者,我跟他的關係必然在不同的層次都要發生,只不過是自覺和不自覺而已。”高丙中還表示,通過新技術媒體而構建起來的日常關係,讓人類學研究更加便捷、多元甚至複雜。
董建輝教授作題為“時間、空間與人群:台灣少數民族族群關係考察的三個維度”的報告。發言基於對台灣少數民族的歷時性研究,重點思考用什麼視野切入,去把握和探討台灣少數民族多個族群關係的問題。由此,他認為,族群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是涉及到三個維度:空間、時間、人群。三個維度中,時間對族群關係的影響最為深刻,集中表現為外來政權的更迭對台灣少數民族的影響。主體性的增強,也導致了族群分化越來越厲害。
劉鴻武教授作題為“中國區域研究傳統及其發揚光大:非洲研究院的實踐探索”的報告。報告以非洲研究院的治學理念、學術規劃和建設路徑為脈絡,指出學術研究應該從“我思故我在”轉向“我行故我在”,進而達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劉鴻武說,“知行合一最好的就是真誠,真誠是什麼?一個真正的學者觀察這個世界以後,你所見、所聞真實寫下來,就是知行合一。”劉鴻武認為,中國具有古老的區域研究傳統,《詩經》《山海經》都是前人留給今人的歷史治學傳統。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過程中,發揚中國傳統的區域治理和研究傳統精神,理解、尊重甚至欣賞異域文明和文化,加強跨文化和區域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沒有人類學支撐的區域研究可能不行。但是反過來講,人類學不進入區域研究當中也找不到發揮作用的功能。”他認為人類學研究要結合國家戰略,站在國際視野的高度才能服務於國家。
本次會議會期2天,由開幕式、大會主旨報告、三組分組討論、圓桌會議、閉幕式等環節構成,40多名中外學者受邀圍繞“中非移民、中非媒體與文化交流、中國對非投資及技術合作、非洲政治與國家治理、非洲環境生態與宗教、非洲醫療、教育、語言”等多學科多維度議題做重點發言。圓桌會議上,周大鳴教授、高丙中教授、沈海梅教授等學者,及來自海外內年青學者,圍繞徐薇博士提出的研究中心發展規劃草案,積極建言獻策,商議今後的合作領域與項目。劉鴻武致閉幕辭,衷心感謝中外學者見證浙江師範大學中國非洲人類學中心的成立,共同參與中國非洲學與人類學聯合發展的事業。
本次會議全面體現了“知行合一,在行走中記錄真實,在實踐中探索學術”這一人類學基本特點。研討會召開的當晚,非洲研究院中非影視研究中心自主原創大型紀錄片《我從非洲來》在浙師大演播廳播映,這也是該片在國內的首次展播。該片由中心成員張勇博士、和丹博士(索馬里籍)聯合執導,綜合套用了影視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種手段,歷時2年追蹤拍攝了來自10多個非洲國家的20多位非洲人,以國際化的視角和非洲人自述的結構,講述了他們在中國創業、學習、生活,並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真實故事,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當代中非關係的發展,也是人類學田野調查結合影視手段綜合運用於學術研究的一次嘗試。首影式為本次學術研討會增添了影視人類學的生動案例與濃濃色彩,獲得與會代表的高度讚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