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事端:親歷者口述實錄

非常事端:親歷者口述實錄

基本介紹

  • 書名:非常事端:親歷者口述實錄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頁數:31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作者:李躍乾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086666, 750008666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民國時期,中國可謂“亂世”。“非常事端”非常之多,《非常事端(親歷者口述實錄)》所選取的口述歷史資料涉及到十個和日本侵略中國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濟南慘案、皇姑屯事件、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福建事變、兩廣事變、西安事變、汪精衛集團叛國投敵、南京大屠殺、長沙大火、重慶大隧道慘案。這些事件能夠使我們看清中國現代史的發展線索和主題。書中選取的那些生動豐富的個人口述資料,能再現當年這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的場景,教育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中國被侵略、被蹂躪的這段歷史。本書由李躍乾編著。

作者簡介

李躍乾,江蘇東海人, 歷史學博士,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台灣歷史,著有學術專著《日據時期的台灣留日學生與戰後台灣政治》、《台灣光復》等,學術論文《台灣留日學生與1950年—1981年間的縣市長選舉》、《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風俗改革》十幾篇。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口述歷史輯要叢書》,是對中國古代“記言修史”傳統的傳承與光大,可謂補闕拾遺、承前啟後、鑒往昭來,給我們拓展史學空間、廓清歷史謎團帶來了驚喜與裨益。
叢書是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蒐集、編撰的120餘種民國時期名流碩彥的訪談錄中,精心篩選,按專題分冊輯錄而成的。所輯圖書均系首次在大陸出版,可以說是繼沈雲龍主編的《中國近現代史資料》和台灣版《傳記文學叢書》之後,有關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又一史料全、涉及面廣、憶述人物關鍵、史料價值極高的大型系列讀物。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 辛旗

名人推薦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口述歷史輯要叢書》,是對中國古代“記言修史”傳統的傳承與光大,可謂補闕拾遺、承前啟後、鑒往昭來,給我們拓展史學空間、廓清歷史謎團帶來了驚喜與裨益。
叢書是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蒐集、編撰的120餘種民國時期名流碩彥的訪談錄中,精心篩選,按專題分冊輯錄而成的。所輯圖書均系首次在大陸出版,可以說是繼沈雲龍主編的《中國近現代史資料》和台灣版《傳記文學叢書》之後,有關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又一史料全、涉及面廣、憶述人物關鍵、史料價值極高的大型系列讀物。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辛旗

圖書目錄

導言
本書口述者簡介
第一章濟南慘案和張作霖被炸案
一、濟南慘案
二、張作霖被炸案
第二章從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到兩廣事變
一、察哈爾抗日同盟軍
二、福建事變
三、兩廣事變
第三章西安事變
第四章汪精衛集團投敵叛國
第五章從南京大屠殺到長沙大火
一、南京大屠殺
二、重慶大隧道慘案
三、長沙大火
口述歷史資料來源

序言

“口述歷史”近些年在學術界風靡一時。作為一種史學新流派,雖說發端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然考其源流,實濫觴於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眾多形同“口述歷史”的經典了。“六經”皆史,其中就有大量的口述者說。對中國幾千年文明延續與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論語》,亦不失為一部經典的“口述歷史”。班固《漢書·藝文志》載“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問夫子之語也。”《論語》除了其思想、人文價值外,我們從中亦可探尋到當時的社會制度、禮俗形態和生活方式等,其史學價值自不待言,或可稱作“有韻之《史記》”。《禮記·玉藻》中有言,“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可見,中國古代早就有專門記載“口述歷史”的史官了。一個時代的歷史,不是由後人寫出來的,而是由當世人共同塑造的,對他們言行與感悟的記載才是最真實的歷史。今天,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這套《口述歷史輯要叢書》,正是對中國古代“記言修史”傳統的傳承與光大。
“口述歷史”項目最初是由台灣近代史研究所首任所長、著名歷史學家郭廷以先生擬訂並組織實施的。歷時40餘年,共收集整理了70多名民國時期名流碩彥的記憶資料。受訪者都是近現代史上具有重要貢獻和影響的知名人物,或是與重要人物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人士,包括國民黨黨務要人、民國軍政元老、科學教育方面的著名學者、經濟及工業界人士、社會名流等,內容涉及中國近現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層面。而這套《口述歷史輯要叢書》正是從“口述歷史”項目所蒐集編撰的120餘種訪談錄中,經精心篩選後,按專題分冊輯錄而成的。系首次在大陸出版,可以說是繼沈雲龍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資料》和台灣版《傳記文學叢書》之外的有關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又一史料全、涉及面廣、憶述人士關鍵、史料價值極高的大型系列讀物。
中國的近現代是一個命運多舛、艱難困苦的時代,亦是一個奮發圖強、英才輩出的時代。這套書里既飽含了當世人血淚滄桑的經歷、顛簸流離的人生,以及一種痛入骨髓的情感,也飽含了他們心繫社稷、憂國憂民的感嘆和抵禦外辱、獻身民族的理想與志向。這樣的歷史才是豐厚鮮活、有血有肉的歷史。但是,該書的口述者大多是當年國民黨的黨政要員,其憶述口徑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再加上所述內容皆為個人所見所聞,其中難免有記憶不周之處、亦有主觀成見或為名人友人親人諱。這就需要我們閱讀時能兼收並蓄、去偽存真。他們的許多看法觀點,我們不一定贊同,但是我們應該尊重。因為它給我們展示的是歷史的另一面,只有多面向的歷史才是最接近真實的歷史,這也使得這套書的出版具有了更加深遠的意義:
其一,補闕拾遺。研究歷史的人都很明白,離當代越近的歷史越難研究。單憑文獻研究近現代中國的歷史,局限性很大。許多重要事件,不是沒有留下文字,就是重要檔案尚未公開,甚至有許多東西被塗上了太多的脂粉。那么這套口述歷史,或許可以給我們拓展史學空間、廓清歷史謎團帶來一份驚奇與裨益。
其二,承前啟後。按照“春秋三世”的說法,書中的口述者是“所見世”,在今天我們這些人是“所聞世”。我們能聽到當世人的講述,是我們的幸運。因此我們亦有責任把這些“所見世”者掌握的資料記錄下來,把許多事情弄清楚,留下信史,這樣才有“所傳聞世”。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才不會因此而斷絕,中華文明才能不斷地繁榮發展。
其三,鑒往昭來。回顧近現代的中國,天災人禍、更迭相加,國破家殘,生靈塗炭。如今時過境遷,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與往昔大不相同,國泰民安、物阜民豐,處處散發著和諧之氣。然《易經》有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出版這套書,不僅是要提供一個認識近現代中國的完整視角,更是要“以史為鑑”以“知興替”,從而可拒亂,乃至昇平,直至萬世太平。
願我中華民族從此復興,永享盛世。
泛泛為之一序,無以益其善美。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 辛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