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性突觸(asymmetrical synaps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對稱性突觸
- 外文名:asymmetrical synapse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非對稱性突觸(asymmetrical synaps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非對稱性突觸(asymmetrical synaps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定義突觸後膜較突觸前膜顯著增厚的突觸。一般為興奮性突觸。出處《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1...
對稱性突觸 對稱性突觸(symmetrical synaps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突觸前、後膜厚度基本相等的突觸。一般為抑制性突觸。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近端粗樹突與胞體相似,而遠端則以非對稱性突觸為主。表明樹突越細,非對稱性突觸越多而對稱性突觸越少。這些結果提示,皮層內中間神經元十分複雜,具有形態及化學多樣性,這些形態各異及不同化學性質的中間神經元終末在皮層內各層次...
超微結構分析發現:D1受體存在於非對稱性突觸的突觸後樹突棘部, D1 和D5 受體位於多巴胺終端特徵性小突觸的突觸後樹突上,以及突觸前D1 和D5 受體位於形成非對稱性突觸的軸突上。已明確D1受體位於腳核心和黑質網狀部,這些區域並未...
5.發現另一種pre-BötC神經元的標誌物somatostatin與呼吸起搏神經元間存在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突觸聯繫,提示SST可能通過對NK1R陽性神經元的抑制性或興奮性作用間接參與呼吸節律的產生和調控過程。通過以上結果,我們更加明確了pre-BötC在...
現代醫學關於弱視的研究也表明,在視覺通路視中樞出現相應的改變如:弱視兒童雙眼主要興奮區域位於距狀裂周圍的紋狀區、紋旁區及紋周區[5],試驗研究發現斜視性弱視貓視皮質21a區突觸超微結構以Gray I型非對稱性突觸居多[6],視皮質17...
超微結構分析發現: D1受體存在於非對稱性突觸的突觸後樹突棘部, D1和D5受體位於多巴胺終端特徵性小突觸的突觸後樹突上,以及突觸前D1和D5受體位於形成非對稱性突觸的軸突上。已明確D1受體位於腳核心和黑質網狀部,這些區域並未檢測到...
這些部位對出生前後的窒息具有高度敏感性,可能在窒息時影響高度興奮性胺基酸受體和興奮性突觸的過度活動性所致。腦半側萎縮是由於出生後或早幼兒時局灶或系統性低氧和低壓的結果,腦的非對稱性損害與不平衡的重力壓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