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廣域覆蓋信息共享網路理論與技術》是依託清華大學,由任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對稱廣域覆蓋信息共享網路理論與技術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任勇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為信息對稱交換而設計的網際網路存在信息共享的結構性衝突,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HTTP、P2P等共享信息業務。我國已有網民近3億人,且網路業務以信息共享流量為主- - HTTP、P2P這兩項業務量白天占50-60%,晚上占90%以上。為適應進一步發展的網路規模與業務模式,有必要研究共享信息網路的新體系結構。本課題從信息共享網路業務分析著手,研究共享信息業務的非線性整體動力學特徵,研究套用層行為模型和可擴展的信息共享服務模式以及拓撲失配等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建立可信資源描述標準化體系,達到減少網路信息共享服務的衝突、減小網路半徑、降低信息傳輸冗餘度、提高網路服務質量和數字文化安全的目的。本項目的總體目標是研究具有低廉成本、全域覆蓋、上下行非對稱、內容可信、符合檢索習慣的新體系結構網路理論與關鍵技術,創立優秀信息資源匯聚與密集用戶廣泛共享以及偏遠地區覆蓋的服務模式,為實現符合中國特色的全民信息化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WWW、P2P等非對稱信息共享服務是網際網路的主流業務。而面向對等交換的網際網路在服務質量、資源占用等方面與非對稱業務存在結構性衝突,導致網路利用率和用戶體驗受限。以設計具有低廉成本、全域覆蓋、上下行非對稱、內容可信的新體系結構網路為目標,以創建匯聚優秀信息資源、支持密集用戶廣泛共享、實現偏遠地區覆蓋的服務模式為宗旨,課題組在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模型、網路信息獲取與匯聚、音視頻內容語義理解、網路可生存性與可信保障機制等幾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研究成果:在網路模型與結構方面,分析了網際網路訪問直徑、度分布、聚集係數、用戶與資源分簇、資源流行度等統計規律,以及路徑長度、資源節點分布對網路容量的定性定量影響關係,研究了基於時間序列的用戶興趣相似度測量方法、流量局部化拓撲適配解決方案、抑制節點移動影響的圖演化博弈自適應網路模型和基於效用的網路演化模型,提出了一種新型共享信息網路結構,能夠實現動態、樹狀、多身份代理、多通道的兼容服務模式;在信息獲取與匯聚方面,提出了基於狀態轉換的線性複雜度AJAX新爬蟲算法,提出了面向農業價格的本體構造方法和基於本體的信息聚合框架,提出了面向社區問答的“是非”型問答分析新方法;在音視頻信息語義理解與內容安全方面,提出了基於張量語義模型的音頻內容管理機制和分類模型,提出了基於內容語義的魯棒視頻數字水印算法,提出了可信內容統一定位的完整性認證模型,提出了視頻指紋提取和檢索算法,以及流媒體快速識別算法和可區分粒度的非對稱視頻流遠程取證方法;在網路可生存性和可信機制方面,提出了基於信任關係模型的非對稱P2P網路容錯容侵機制和基於連通指數的超級節點選取算法,提出了非中心化代理伺服器密鑰管理方法和動態用戶密鑰管理樹平衡算法。此外課題組還開發了4ANet演示系統對所提的關鍵方法和技術進行了驗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在國內外重要期刊、會議上發表了五十餘篇高質量學術論文,並申請了十餘項國家發明專利。綜上所述,課題組完成了預期的研究目標,為後續的相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