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15年1月13日在靖江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長 趙 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檔案全文
2014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全市上下積極應對新常態新挑戰,著眼於行穩致遠,致力於爬坡過坎的關鍵一年。一年來,我們在中共靖江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加快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市預計(下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3.5億元,增長9.7%。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1億元;其中市本級收入54億元,增長9.2%。固定資產投資407.5億元,增長19%。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為33980元、16570元,增長9.5%和11%。縣域經濟和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百強縣第26位。
一、以穩中求進為基調,積極應對挑戰,結構調整深入推進
工業經濟平穩運行。規模企業質態提升。全市實現列統工業增加值490億元,增長3.5%;完成列統工業產值2018.7億元、銷售1898億元、利稅245億元、利潤151億元,分別增長3.8%、4.3%、7.9%和7.4%。“三十強”企業產值、利稅分別占列統工業的63.7%、72.4%。重點產業前景向好。船企新接訂單占全國總量的15.5%、全省的42.7%;手持訂單2400萬載重噸,增幅達46.4%。通(專)用設備、汽配行業穩中有升,開票銷售分別增長8.2%和15.8%。建築業實現總產值423.6億元,增長17%。區域發展動力增強。開發區完成開票362億元,增長9.3%。江陰—靖江工業園區產業轉型加快,船舶、鋼鐵等產業競爭力提升。鎮域工業實現產值709億元、利稅83億元,分別增長14.7%和16.7%。新建改造配電線路1130公里,工業用電量增幅達5.3%。
服務業較快增長。產業份額穩步提高。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16億元,占GDP比重達43.3%,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5億元,增長10.5%。重點行業提速增效。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三江物流完成營業收入460億元,增長23%;盈利港務木材接卸量達322萬方。商貿流通業集聚發展,泰和國際城建成投運,五金機電城、國際汽貿城初具規模。旅遊業穩步發展,鄉村游、美食游勢頭良好,牧城生態園創成為國家AAA級景區。新興業態提質增量。兩化融合快速推進,新增省示範試點企業10家;針織品分撥中心開票突破億元。軟體企業獲著作權26個,營業收入增長20%。科技服務業創新突破,辰午節能主營契約能源管理,東華測試檢測業務輻射全國。
現代農業持續攀升。規模化效益擴大。全市糧食總產達33.9萬噸,實現“十一連增”。完成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登記試點,新建“三大合作”組織126個。新增土地流轉2萬畝、高效設施農業1.2萬畝。園區化進程加快。新增泰州市級農業園區3個,生祠省級園區建成千畝設施蔬菜基地。開展高效農業招商,與以色列企業達成合作開發意向。農業基本現代化實現度達74.4%。品牌化成果顯著。新認定無公害農產品32個、綠色食品2個;鱖魚標準化養殖示範區通過省級驗收,“香沙芋”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擴大開放開發,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重點改革取得突破。簡政放權持續深化。全面清理政府職權,建立並公布行政權力、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清單;新橋鎮簡政放權試點有序推進。實行政務服務與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管理,中介服務市場化進程加快。最佳化行政審批流程,受理辦件73.2萬件,平均辦結時限壓縮1/3。市場體系逐步健全。完成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推行“三證合一”登記,新增市場主體5950戶,辦理個轉企368家。開工建設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投入運行。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2萬個市場主體公開經營信息。財稅改革穩步推進。綜合治稅平台有效運行,“營改增”試點不斷擴大。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清理甄別工作有序推進。融資渠道多元拓展,三鵬科技、尚香食品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新增各項存款48.9億元、貸款34億元;省級金融生態優秀市創建通過驗收。
開放開發有序提升。口岸發展取得突破。疏浚最佳化福北航道,港口通過能力持續增強。推行關檢合作“三個一”,海關實現長江經濟帶區域通關一體化。口岸查驗機構服務功能提升,衛生檢驗檢疫能力建設通過省級驗收。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長54.9%;完成進出口總額27.3億美元,自營出口12.5億美元。產城融合進程加快。開發區基礎設施投入28億元,建設區間道路22條,完成拆遷17.1萬平方米,交付安置房3150套,建成標準化廠房4萬平方米。強化建設用地保障,獲準省級重點項目用地1355畝。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成功舉辦央企靖江行、京滬投資說明會等招商活動,新增簽約項目31個。啟動實施亞星工業園、玻璃微珠等億元以上項目46個,生源電力、鴻爾有色金屬等26個項目竣工投產。
科技創新成效凸顯。高新產業提速升級。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列統工業比重達34.8%。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民營科技企業47家,創成為省創新型試點市。實施星火火炬計畫8項、創新基金項目5項,研發國家重點新產品1項。完成技改投入156億元,增長10.5%。江山製藥成為全市首家牽頭承擔“863”項目的企業,亞星錨鏈參與的鑽井平台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創新要素加速集聚。成立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產學研聯合體32家,集聚科技項目76個,中科華星、中科睿凌項目基本建成。創新人才有效引進,獲省雙創、科技副總等計畫13項,落實引智項目8個。新興技術快速發展。實施專利攻堅行動,獲專利授權2433件、增長143%;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48件。新增皓月等馳名商標3個,奇美樂器主持制定行業標準。
三、以城鄉一體為導向,打造宜居家園,環境面貌持續改善
城市品質顯著增強。規劃體系不斷完善。修編城市總規,編制綠地系統、商業布局等5個專項規劃,在蘇中率先完成村莊建設規劃。強化規劃基礎工作,基本實現市域地理信息數據全覆蓋。基礎設施不斷健全。路網結構持續最佳化,城東大道、城西大道、廣靖互通建設加快,建成上五圩輪渡水域工程,完成工農路、中洲路等4條道路改造,提檔升級農村公路25公里。新城功能逐步完善,體育中心一期主體工程竣工;新建華夏路、長陽路等6條道路,新開公興河、南天生港等河道6.4公里,建成十圩港景觀帶及慢行系統。老城改造加快推進,加強市政設施維護,鋪設雨污管網125公里,無物管小區改造成星級小區的達63個;完成D級房屋解危8處。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啟動省優秀管理城市創建,數位化城管指揮中心建成運行。完成113項綜合整治任務,開展渣土運輸、戶外廣告等專項治理,拆除違法建築6920平方米。綜合整治江平路長里段,晨陽路、春江花城分別創成為省城市管理示範路、示範社區。堅持公交優先發展,調增最佳化城鄉線路,公交總站、濱江首末站主體封頂;新建停車誘導系統,新增停車泊位1128個;投放公共腳踏車1500輛。
鎮村建設紮實推進。“兩翼”形態加快顯現。新港城啟動實施商業廣場等項目,建成東阜湖公園、人才公寓,“六橫八縱”路網基本貫通。新橋城完成醫療中心主體工程建設,新建富江路、瑞江路等6條道路,被評為省級鄉村公路管養示範鎮。斜橋、新橋鎮均創成省級衛生鎮。“多特”發展成效明顯。“八個一”工程基本全覆蓋,生祠鎮建成岳廟南廣場,季市鎮啟動“文化古鎮”建設,馬橋鎮建成靜園等節點景觀,東興鎮建成商業綜合體和惠豐農貿市場,孤山鎮萬頃良田建新區建成交付,西來集鎮實現南延東擴。鄉村建設有序推進。強化農村環境綜合管護,村莊環境整治通過省級全域驗收。實施夏仕港套閘除險加固改造工程,建成第四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二期項目。
生態環境不斷最佳化。環境治理力度加大。綜合整治沿江碼頭環境,狠抓工業廢氣、建築揚塵、汽車尾氣、秸稈焚燒等源頭治理,空氣品質優良率達71%。突出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居民用水安全。完成城區七一河、九圩港和沙泥河綜合整治,疏浚農村河道751條。國家生態市創建通過省級驗收。節能減排成效明顯。試點推廣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主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削減率達到省定目標。開展化工專項整治,重金屬污染防治被列入國家試點,電鍍集中區成為省首個專業生產片區。強化公共機構能耗管理,創成省級節能示範單位2家。園林綠化全面提速。新建城市綠化64.4萬平方米,建成戲魚墩公園和3個小遊園,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36平方米。開展植樹造林9923畝,新增省綠化示範村10個。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通過省級評估。
四、以民生福祉為根本,創優公共服務,治理能力日益增強
民眾生活更加殷實。創業就業穩中向好。鼓勵全民創業,建成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項目12個;淨增個私企業4372家。強化技能培訓,新增“靖江廚師”4126名、持證技工7031人。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崗位2.4萬個,淨增就業83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社保擴面全面推進。繼續調增養老保險待遇,職工養老、醫療保險實現異地轉移接續。推行失業保險金申領、簡易工傷認定等業務下移,社保快捷服務網路實現“村村通”。免費辦理特困人群養老、醫療保險14659名。新建保障房1725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44戶。救助體系日益完善。結對幫扶城鄉貧困戶1560戶,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月530元。實施鎮級敬老院提升工程,創建省級示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2個、老年關愛之家4個。建成市殘疾人服務中心、光榮院和兒童福利院、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完成干休所搬遷改造。積極組織慈善日活動,建成13家慈善超市,獲中國六星級慈善城市稱號。
公共服務更加健全。教育事業取得突破。成功引進懷德學院,新建改建各類學校12所,高考本二上線率達47.8%,創歷史新高。創建成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示範市,通過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驗收。元林老年大學建成開學。衛生事業全面進步。建成120急救體系,市人民醫院創成三級醫院,健康促進中心被評為全國示範基地。完成東興、惠豐等衛生院改造,建成省示範衛生院5家,99個標準化衛生室投入使用。強化食品藥品市場監管,藥品連鎖經營率達50%。文體事業繁榮發展。舉辦第32屆文藝節,啟動農家書屋升級工程。承辦中國寶卷生態化保護與傳承交流研討會,舞蹈《竹編》獲省“五星工程獎”金獎,創建為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完成廣電網路整合,出品首部城市形象微電影《香櫞》。初步建成農村20分鐘健身圈,市民健身廣場投入使用。市檔案館創建為省中國小教育實踐基地。各項事業協調推進。農村改革試驗深入實施,全國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標準化試點紮實推進。最佳化民生價格服務,市場物價基本穩定。計生新政得到落實,人口環境保持均衡。統計基礎工作加強,被國務院表彰為第三次經濟普查先進集體。連續八次創建為省級雙擁模範城。對台、僑務、外事、民族宗教、氣象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社會管理更加完善。平安建設紮實推進。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強化積案清理、矛盾糾紛源頭調處,成立泰州首家人民調解員協會,信訪環境依法有序。深入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最佳化整合社會面監控,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獲評為省社會治安安全市。社會治理持續加強。進一步提升法治文化品牌,被評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市。規範化改造社會管理服務平台,全面建成城鄉社區服務中心。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簽約公益創投項目28個。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深入開展“六打六治”專項行動,強化鋁鎂製品、危化品等行業和小微企業安全整治。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新建保全消防隊6支。完成應急預案新一輪修編,組織專業演練15次。新建人防工程3.2萬平方米,建成應急避難場所5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