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草龍燈

靖安草龍燈

靖安草龍燈俗稱香火龍,又稱太平燈,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主要分布在靖安縣仁首鎮前進自然村,以大港庵(後稱法華寺)為中心,方圓6公里,涉及人口800餘人,而客家人占大多數。這裡又稱潦源壠,境內崇山峻岭,樹木蔥籠,還有古寺、馬尾水瀑布、仙人腳印、蓮花山等富有神秘色彩的名勝古蹟和自然景觀,這種封閉清幽的自然環境和底蘊豐厚的人文環境,為草龍燈獨特習俗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約清代中期,劉氏、賴氏、黃氏等客家先民從粵贛交界處遷移至此,草龍燈也帶到了這裡。

沿革,現狀,

沿革

草龍燈源於唐代的軍事,後逐步演化為民間的避邪、奉佛、祭祖習俗活動,再後來延伸為祈求太平、歡鬧春節的傳統民俗文化。
在靖安仁首鎮前進自然村,每逢正月初十便扎龍、起龍。外用稻草、內用萱草編扎的草龍為金黃色,造型小巧、抽象,分為7節,用木桿支起。在表演前,7節龍遍體插滿點燃的香火(稱裝花),夜間紅光閃閃,甚為炫目。草龍燈隊由上年的提頭籠者在大港庵佛祖面前問“爻”,選出25位不超過45歲的男性組成,道具為7節草龍、2個燈籠、2盞牌燈、嗩吶、鑼鼓、香火擔等。草龍燈表演一般有起龍、祭拜神靈和舞龍,舞龍常見的隊形有團龍、擺身、纏柱、騰躍等。從正月初十晚至十四日晚,草龍燈依次到 全村的山民家中進行表演。現仍按民國以前的4個甲片劃分,每年由一個甲片主持一屆草龍燈活動,活動範圍均按規定的時間和路線在4個甲內進行,循環往復,從未間斷。每年在大港庵佛堂起燈後,草龍燈隊分“四甲”、“五夜”走村串戶,游龍舞龍。游龍時,佇列依次為佛祖神燈(領隊者提)→鑼鼓→牌燈→嗩吶→觀音大士燈籠→七節草龍→二牌燈→抬菩薩→挑香火擔。當草龍燈進村或到大屋場後,村民會敲鑼打鼓,放鞭炮、煙花,打神銃,並持香火拜接。當草龍燈進到有結婚或建房等喜事的村民家中,還須賀彩恭喜。爾後草龍由右向左按游、團、擺、纏、躍等規定動作進行表演。當天接燈的村民,要潔淨用具,打掃衛生,全家素食,並且張燈結彩,虔誠迎送草龍。元宵十五夜,焚燒草龍,意為送龍返天。

現狀

2010年6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靖安草龍燈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