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價值,食用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高30-80厘米,具多數節,常被白粉。葉鞘無毛,短於其節間;葉舌長1-3毫米;葉片線形,長10-25厘米,寬2-6毫米,基部窄圓形,邊緣粗糙,頂端長漸尖。偽圓錐花序狹窄,長10-20厘米,分枝單純,寬2-4厘米;佛焰苞長1.4-2厘米,黃色或成熟時帶紅棕色;總狀花序長約1.2厘米;總狀花序軸節間長約1.5毫米,邊緣具白色柔毛;下部總狀花序基部與小穗柄稍腫大增厚。無柄小穗長約3.5毫米;第一穎卵狀披針形,寬1-1.2毫米,脊上部具稍寬的翼,頂端鈍,脊間無脈或有不明顯的2脈,中部以下具一縱深溝;第二外稃長約1毫米,中下部膝曲,芒針長約9毫米;雄蕊3,花葯長約2毫米。有柄小穗長3-3.5毫米,第一穎具7脈。染色體2n=20 (Bor,1953),20+2b (Babu,1936),20,22 (Singh F.,1966)。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開曠乾旱的草地上,海拔1000米左右。
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沿海島嶼、廣西、雲南及我國沿海地區;分布於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中南半島、東非和阿拉伯。模式標本采自我國沿海地區。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植株中含芳香油,精油主成分為香葉醇(geraniol)和檸檬醛(limonene ),惟含量小,常作香水原料。
食用價值
可作牛羊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