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特色,由來,歷史,製作,
特色
青陽摺扇選用材料,越選越精,極奇窮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種木料的。工藝則有螺鈿的,雕漆的,漆上灑金的,退光洋漆的。還有鏤空邊骨,內藏極細小三十二張牙牌的。有鏤空通身,填滿異香的。更有空圓釘鉸中,藏著極小骰子的。這些折扇骨,都刻有各種花樣,備極奇巧。還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狀,更有些扇骨釘鉸藏在裡面,外表一點兒痕跡也看不出來。至於扇面,有白紙三礬的,有五色繽紛的,有糊香塗面的,有捶金的,有灑金的。
由來
據記載,摺扇是一種舶來品。一把摺扇主要由扇骨、扇頁和扇面三部分構成。普通的摺扇,一般用竹木做扇骨,韌紙做扇面。講究一點的,扇面上還要題詩作畫。高級的摺扇,扇骨和扇葉往往要用象牙製作。上邊呢還要雕刻出各種紋飾,扇面也大多帶有名人的字畫。
摺扇系日本發明。古稱倭扇,是由日本遣唐使作為進貢禮品帶到中國。摺扇狀似蝙蝠,有撒扇、聚頭扇、蝙蝠扇、摺扇等諸稱。第一把摺扇是用檜樹薄片縫製而成,所以稱為檜扇,後來改為紙扇面。平安時代初期便有了摺扇。據《西宮記》記載,平安初期,每逢夏季,宮廷貴族賜予侍臣摺扇,摺扇成為宮中活動時侍臣攜帶的物品之一。後來宮廷女子也受其影響,經常拿把摺扇,作為身邊的裝飾品。
《在園雜誌》記載,我國古代所用之扇,要數紈扇歷史最早。至於近代人所用的摺扇,又叫撒扇,是明代永樂年間,朝鮮國入貢中國的。永樂皇帝喜歡這種扇卷舒方便,就命宮中工匠仿造。後來由宮中傳出,很快就風行全國,普遍使用了。
最初,明宮中也不過使用竹骨繭紙薄面摺扇而已。後來朝廷定製,每年多造重金摺扇進獻御前。這種摺扇,一面命待詔學士書寫端楷詩詞文句,另一面由畫苑畫師繪上工致畫圖。預定在每年農曆5月1日進呈,以備皇上在5月5日端午節分賜給嬪妃宮女。這種重金摺扇,釘鉸眼線,都用精金製作,每扇價值五金。
這種習尚,在明代宮廷中,日盛一日。摺扇選用材料,越選越精,極奇窮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種木料的。工藝則有螺鈿的,雕漆的,漆上灑金的,退光洋漆的。還有鏤空邊骨,內藏極細小三十二張牙牌的。有鏤空通身,填滿異香的。更有空圓釘鉸中,藏著極小骰子的。這些摺扇骨,都刻有各種花樣,備極奇巧。還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狀,更有些扇骨釘鉸藏在裡面,外表一點兒痕跡也看不出來。至於扇面,有白紙三礬的,有五色繽紛的,有糊香塗面的,有捶金的,有灑金的。
明永樂帝開始主導摺扇潮流,他命令內務府大量製作,並在扇面上題詩賦詞,分贈於大臣。一時摺扇大貴,成為一種時尚。文人雅士學著互贈題詩詞字摺扇,表喻友情別意。手持摺扇,成為當時生活中高雅的象徵。摺扇一旦流行,久盛不衰。在清代,摺扇之隨處可見,簡直登峰造極到有泛濫的嫌疑。明清時,在摺扇生產地--江南一帶,出了很多名士,他們的風流才情,與摺扇有著絲絲縷縷的關係。他們所營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圍,表現出柔情氳氤的詩畫美境;通過以摺扇為媒介,流傳於皇宮、府第、閨室、民間、海外。而摺扇也因了這些美畫佳句身價百倍。青陽紙摺扇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把實用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之成為納涼、裝飾、收藏及饋贈親朋好友的精美禮品。
歷史
摺扇最早出現於公元五世紀的南北朝時代。《南齊書》上說:“褚淵以腰扇障日。”,這“腰扇”,據《通鑑注》上的解釋,“即摺疊扇。”不過那時還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摺疊扇……展之廣尺三四,合之止兩指許”,市井有制,說明它已不是少數人專用的了。
青陽摺扇在明代就已臍身名扇之林,清代更是受龐於天子面前,是朝廷的貢品,真是“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來”。現在九華山摺扇已有20多個品種,暢銷於國內外市場。自1981年以來,九華摺扇在全國或全省摺扇評比中連獲三項獎。
製作
根據製作材料和方法的不同,這些摺扇命名也不一樣。扇骨多而輕細的,叫春扇或者秋扇。以香料塗沫扇面的,叫香扇。可以藏在靴子中,以備行旅途中使用的,叫靴扇。更有一種以各色漏地紗為扇面,可以隔扇窺人的,叫瞧郎扇。還有一種左右可以打開,製成三層扇面,中間一層畫著春宮畫的,叫三面扇。此外,根據製作式樣各別,產地和製作人不同,而叫做黃扇、曹扇、潘扇、川扇、青陽扇等等。
相傳製作摺扇歷史最久遠的,是杭州的芳風館。這家世代制售摺扇為業,因此致富。在杭州城內構置一處別墅,花木竹石,十分精幽。《在園雜誌》的作者在杭州代掌府政時,曾經造訪其家。座間詢問主人制扇之法,主人拿出一柄小巧摺扇,說,這叫“百骨扇”,傳世已經數代了。數一數,扇骨果然有一百之多。但一點兒不顯得扇骨多而厚大。顏色古潤蒼細,的確是傳世古物。聽主人講,這種扇,當時已經不能仿造了。即使仿造出來,效果也十分不佳。
《白下瑣言》記載,南京造作摺紙扇骨素有盛名。當時制扇業多聚居通濟門外。用杭連紙的扇面叫本面,用京元紙的叫蘇面,比本好。當時三山街綢緞廊一帶,業扇者不下數十家。張氏慶雲館最為有名。這家制扇,楷磨光熟,紙料潔厚,很遠地方的客商都趕來購買。只是價格較高,而且時樣短小,要想求購舊時那些老粽竹、櫻桃紅、湘妃竹等類扇骨長而腳方的樣式,多半尋覓不到了。而且,扇業者都愛追趕時髦,在扇骨扇面雕刻字畫,還愛從《紅樓夢》一類小說女主人公中取名,以致正統文人覺得有失雅馴,受到一些人的指斥。這已是清中葉的事。此外,《香祖筆記》還記載,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南京制扇骨最精有李昭、李贄、蔣誠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