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朕匜
- 簡介:貴族洗漱用具
- 高:20.5厘米
- 重:4.85公斤
簡介,發現,特色,銘文內容,意義,
簡介
朕匜是屬於西周中期的盥洗器,橢長形,四足,前有注水的流,後有獸首鋬,平蓋,口沿飾竊曲紋一周。通高20.5厘米,腹寬17.5厘米,腹深12厘米,重3.85公斤。收藏岐山縣博物館。器內底和蓋共鑄銘文一百五十七字,器銘和蓋銘連讀,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訴訟判決書,不僅記載了有史以來最早的民告官案件,也記載了第一次法官受賄的情節。
發現
1975年2月,陝西岐山縣董家村村民在村西平整土地時,在距地面約一米的深處,發現了一個橢圓形窖藏,內藏有37件西周青銅器,被譽為中國“青銅法典”美稱的朕匜就是其中之一。
特色
朕匜不但銘文意義重大,而且造型奇特古樸,因此被定為國寶。它虎頭羊足,平蓋寬流,鋬手為獸首屈舌,四足為羊蹄,給人以獰厲威嚴之貌,這在銅匜中少見。器型為匜,而銘文則自名盉,這就明確的告訴人們,西周的匜是由盉演變而來的。已經發現的匜都是周厲王以後時期製作的。這件匜製作工藝講究,帶有西周中期風格,雖然銘文自稱為盉,但它卻是匜的早期形式,這就清楚了匜的早期形狀。
銘文內容
青銅朕匜記載的銘文大意是:西周某年的一天,一個叫牧牛的人,將他的管理者朕告了,“審判長”伯揚父處理這件民告官案件時,認為牧牛膽敢同管理者打官司,要定罪為誣告,判決他要送5個奴隸給朕,為懲罰他的誣告行為,要打他1000鞭子,還要在他臉上刺字,一世只能用黑巾蒙面。後來,牧牛為了減輕懲罰,就送了3000鍰(相當於漢代2000兩銀)給伯揚父,於是伯揚父就改了判詞,改判為只打500鞭,不用刺字,2000兩就作為罰金入了伯揚父的口袋。判決書還要牧牛立誓,以後不能再抗訴。如果朕要告牧牛的話,那就只能恢復受賄前的懲罰。
意義
中國青銅文化,以其獨有的精湛工藝和嫻熟的鑄造技術、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字內容為世珍重。不僅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精華。有著中國已經發現最早、最完整的訴訟判決書,它被冠以中國“青銅法典”的美譽。同時,因為這些出土青銅器上的銘文涉及西周中晚期的租田易地和法律判決等史實,董家村窖藏被認定為“拉開周原考古發掘序幕的驚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