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

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

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南80km青銅峽市草河村。橋長735.5m,總投資2631萬元,於1 989年7月開工建設,1991年10月竣工通車。

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是寧夏吳(忠)青(銅峽)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橋樑,位於青銅峽水電站大壩下游2公里處。根據設計:橋面總寬13米,行車道寬11米,兩側人行道寬各1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
  • 橋長:735.5米
  • 主跨:現澆混凝土連續箱梁
  • 特點:寧夏單孔跨徑最大的公路橋樑
  • 總投資:2631萬元
  • 始建於:1989年7月
  • 竣工於:1991年10月
青銅峽,青銅峽水電站,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

青銅峽

位於寧夏中部,是黃河上游段的最後一個峽口。峽長6km,把銀川平原分為南、北兩部分。峽谷之中,兩山對峙,水深流急,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漢代名將馬賢和唐代名將李靖都曾在此作戰。古人有詩吟詠:“青銅峽里韋州路,十去從軍九不回。”在峽口黃河西岸一個陡峭山坡上,有大群喇嘛塔矗立,總數1 08座,坐西朝東,背山面水,依山勢自上而下分階而建,按一、二、五、七……十九奇數排列,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塔群始建年代不詳,從形制上看當為元代建築,是中國古塔建築中僅見的大型塔群。民間相傳這裡是穆桂英的“天門陣”、 “點將台”。黃河出青銅峽後,河道逐漸開闊,水流轉緩,宜於航行,兩岸形成沖積平原,稱為前套。

青銅峽水電站

是一座以灌溉與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凌和工業用水等效益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坐落在青銅峽峽谷出口處的,大壩總長為687.3m,壩高42.7m,水庫正常蓄水位1156m,設計庫容6.06億mJ,水庫面積113km3。工程於1958年8月開工建設,1978年8月8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水電站為河床閘墩式低水頭電站,8台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與7孔溢流壩相間布置,廠房為半露天式,加上1 9 9 3年增建1台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0.2萬kW,年設計發電量13.5億kW-h,是西北電網的調峰和調頻電站。樞紐布置有秦漢渠、唐徠渠、東高幹渠三大灌溉渠道,灌溉面積36.67萬hrri2。該樞紐的興建結束了寧夏灌區2000多年無壩引水的歷史。

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

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建設,交通部第一公路勘測設計院、寧夏公路勘測設計院設計,寧夏公路工程局承建,寧夏公路管理局管理。橋樑設計荷載等級汽-20、掛-IOO,地震烈度Ⅷ度,通航標準5級,設計洪水頻率1/1 00,設計流量8460m3/S。大橋橋面淨寬13m,孔跨布置2 0 m+ 530m+60m+3 x 90m+60m+5 x 30m+20m。上部結構採用鋼筋混凝土預應力T型剛構,引橋為預應力簡支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雙柱式墩、鑽孔灌注樁基礎。橋址河段為非穩定分汊型平原河道,河床寬淺,水流散亂,兩岸邊灘發育,主流居右,主槽寬約400m,灘寬568m,比降0 . 6 l %,彎曲率1.16。
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

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

7月3日上午,211國道寧夏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勝利合龍。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趙小平啟動合龍作業按鈕宣布大橋合龍。
211國道(寧夏銀川至陝西西安)寧夏境內高速公路項目全長204公里,工程概算總投資61億元,利用世界銀行貸款2.5億美元,計畫建設工期三年。該工程於2009年開工建設以來,已先期建成通車174公里,其中金積至青銅峽段30公里由於受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控制性工程影響,計畫在今年10月底全面建成通車。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全長1778米,主跨為現澆混凝土連續箱梁,是寧夏單孔跨徑最大的公路橋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