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光芒

青藏光芒

《青藏光芒》是馬麗華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首次出版於2018年3月。

《青藏光芒》全景式呈現了青藏高原科考研究歷程。這是一部厚重的現實題材大書,一部別開生面的科學人文之作,沉浸著對青藏高原的深摯大愛,閃爍著青藏精神的時代光芒,體現出紀實文學的一種新的走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青藏光芒
  • 作者:馬麗華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紀實文學
  • 首版時間:2018年3月
  • 字數:600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青藏光芒》是一部全景式呈現青藏高原科考研究歷程的紀實之作。重點敘寫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中國科學院為主導的青藏科考各階段,特別是1973—1992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首次進行較大規模考察的經歷和成果,以及其後至今二十多年間,青藏研究事業在參與國家重大基礎科研計畫、參與國際科學界全球變化研究中,在地球系統科學各領域取得的一系列優異成績,在推助高原各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作品目錄

序一 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孫鴻烈
第1章 拓荒年代,奠基年代
第2章 青藏隊,我們出發
第3章 1976:科學發現說豐年沿著雅魯藏布
第4章 歷經海枯石爛,平川高原
青藏科考前史述略
先行者這樣走過
新模式登山科考
新學科應運而生
新命題一觸即發
領軍人是這樣煉成的
起步在1973
初來乍到藏東南
植物學家的盛筵
追訪墨脫大地震
現代的湖,曾經的湖
現生的魚,化石的魚
好一條喜馬拉雅地熱帶
歷史氣候學的西藏套用
冰川凍土學的學科成長
勇者的藏北無人區
回響地學革命召喚
國際合作從地質學起步
傾聽大地岩石發言
追記脫海成陸滄桑史
從高原隆升看中國大地貌改觀
第5章 穿行於橫斷山區
第6章 最美峽谷最美山
第7章 喀喇崑崙—西崑侖—可可西里
第8章 珠穆朗瑪登山科考
“突圍”的陸塊
別樣的“表情”
穿越原始森林
動物考察奇遇記
貢嘎山,海螺溝
上觀風雲與下接“地氣”
南迦巴瓦登山科考
“當代徐霞客”情之所系
水汽通道上的南來物種
大峽谷越冬考察
年青一代新起點
附錄《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青藏高原景觀上榜名錄
“三五牌”項目攻堅克難
從英雄地到美馬錯
完善自然地域格局與大地構造圖景
冰山上,荒野間
挺進可可西里
20世紀60年代,一波三折
1975,再戰告捷
2005,別開生面
珠峰自然保護區怎樣建起來
第9章 朝向新的高度再出發
第10章 在世界高地追風逐雲
第11章 新大陸的美好時代
第12章 “登峰造極”冰芯人
科學戰略家與頂層設計
最先瞄準天然剖面
故事從臨夏盆地開講
黃土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附錄古環境研究的新腳印黃河如何孕育成長
長江何時東流去
因為有了青藏高原
大氣科學在野外
一年一度季風雨
模擬情境下的百變高原
藏東恐龍
三趾馬時空
冰期動物從這裡起源
又見臨夏盆地
冰緣植物在這裡安居
冰川學—冰芯研究的前世今生
超級團隊領軍人
歷數冰芯之最
冰芯將人類活動記錄在案
才東入列
第13章 打開湖泊沉積這部天然年鑑
第14章 話說千年萬年以來
第15章 為了風雪陽光大高原
第16章 以“第三極環境”計畫為標誌
一個學生的課堂
“一孔之見”若爾蓋—甜水海
見證現代湖泊的興衰變遷
280萬年!來自錯鄂湖的記錄
守望在西藏的湖群
從灌木樹輪見微知著
從祁連圓柏到尼泊爾糙皮樺
微化石解決大問題
來自環境考古的叩問
從青藏高原到西部環境
“老青藏”續寫江河新篇
三訪拉薩農業生態試驗站
海北站相約三江源
山地環境守護神
交卷“命題作”
保衛西藏的碧水藍天
組建跨國界科學聯盟
確認四條國際河流正源
西藏的五花草甸
納木錯湖畔罕見的風景
重返大峽谷

創作背景

2003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成立,實行北京、拉薩、昆明“一所三部”的運行方式,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事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馬麗華也接觸了許多青藏高原科考的新的科研成果、論文著作,她萌生了想法:要再出發、再採訪。“第一次青藏科考很輝煌,但接下來的時間裡,科學家們並沒有停滯不前,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成果。青藏科考的事業既有老一輩科學家的身影,又活躍著中青年科學家,算是後繼有人。我要再進行一次採訪,再寫一本書,把他們青藏科考隊的事業,他們的延續展現出現。”經過採訪,馬麗華創作出了《青藏光芒》。

作品鑑賞

《青藏光芒》共有16章,可以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起”,即第1章“拓荒年代,奠基年代”,描寫了1973年以前青藏科考前史、先行者形單影隻在時間隧道中走過的拓荒階段。第二部分是“承”,自第2章“青藏隊,我們出發”至第8章“珠穆朗瑪登山科考”,描寫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自1973年成立至1992年進行大規模綜合科學考察的經歷和成果。第三部分是“轉”,自第9章“朝向新的高度再出發”至第15章“為了風雪陽光大高原”,描寫了1992年之後從專題研究到理性認識的深化階段,進入“後現代時期的青藏高原研究”階段。這一部分在敘述方式上,從通經(時間)斷緯(空間)的“緙絲”式,轉向大色塊織染手法,以再現各學科領域的現在進行時。第四部分是“合”,即第16章,“以‘第三極環境’計畫為標誌”,重點敘寫了作者數次進藏的直觀見聞,包括兩次隨行去西藏阿里的四大江河源(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雅魯藏布江的源頭)以及東去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現場旁觀情況。
在《青藏光芒》中讀者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同海洋和山脈一樣,都有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由於自身重量的原因,不可能一味抬升,到達一定高度後必然垮塌。然而具體到細節卻又不然:珠峰所在的喜馬拉雅不再上升;雅魯藏布大峽谷那樣的局部地段還在抬升中。在山南首府澤當鎮附近一處地層出露中,真正可以做到一隻腳踏在歐亞板塊,另一隻腳踏在印度板塊——未來可將那兒作為地質旅遊的地標了。全長2000多公里的雅魯藏布江,與喜馬拉雅山結伴平行,是大自然贈予人世間的一份厚禮。青藏高原的時空範圍遠遠超出了人們的經驗世界。在書中,恐龍研究專家在談到藏東昌都達馬拉山恐龍化石時就說,它們在此生存的時間並不很長——2000萬年左右——這是相對統治地球長達一億又幾千萬年的恐龍家族史而言。
翻開這部著作,與撲面而來的歷史感相伴的,是科考隊員的奉獻精神和報國情懷。一部珠峰登山史,犧牲人數約占總人數的1/10。馬麗華曾採訪過從30多歲到80歲左右的多位親歷者,幾代人口述的一手材料,其中不乏“獨家舊聞”。比如,有一次沿岡底斯山脈考察,換馬不換人,騎馬走了一個半個月,一天中翻越兩三座雪山的時候也是有的,高山缺氧,連馬都不肯前行,就用刀背敲打馬屁股。比如,有一次,遠看一樹蔥蘢,卻長出了粗大的白色枝條,隊員們湊近細察,才辨別出竟與一條巨蟒面對面。再比如,氣溫升高,冰川融化,一系列災難性後果勢必接踵而至,南北極如是,青藏高原亦如是,隊員們勇攀六七千米高度觀測冰川、鑽取冰芯。此外,經歷雪崩、與狼對峙也是隊員們常遇到的事情。

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18年,《青藏光芒》入選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年重點主題出版物選題目錄”。
2019年6月21日,《青藏光芒》入選中宣部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
2022年8月22日,《青藏光芒》提名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

出版信息

2018年3月,《青藏光芒》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與西藏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青藏光芒》
2018年3月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978-7-5302-1749-8

作者簡介

馬麗華,中國藏學出版社總編輯,一級作家、編審職稱,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會本屆全委,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在西藏工作27年,共寫作涉藏題材文學作品18部,主要作品有詩集《我的太陽》,長篇紀實散文《藏北遊歷》《西行阿里》《靈魂像風》,及其合集《走過西藏》,以及《藏東紅山脈》等,論著《雪域文化與西藏文學》,長篇報告文學《青藏蒼茫--青藏高原科學考察50年》,“老城市”系列《老拉薩——聖城暮色》,長篇小說《如意高地》,歷史文學《風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講》等。其中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繁體版或被譯為英、法文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