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

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是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應諾貝爾獎委員會邀請,於2015年12月7日在卡羅琳學院進行的中文主題演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
  • 活動時間:2015年12月7日
演講現場,演講內容,

演講現場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7日下午1時,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一千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三位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大村智、威廉·坎貝爾和屠呦呦分別發表演講。
屠呦呦第三個出場演講,演講題目為《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
她用中文講述發現青蒿素的過程,諾貝爾獎委員會方面在現場提供英文的同聲傳譯。由於年事已高,屠呦呦是坐著進行演講的。

演講內容

新聞報導的演講內容記錄:
今天我極為榮幸在這裡演講,我的題目是“青蒿素——中醫給世界的禮物”。很感謝授予我諾貝爾獎,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這是整個團隊的榮譽。
我今天要介紹的是,40年前中國科學家在艱苦的條件下發現青蒿素的過程。
圖中顯示的是青蒿素研製過程,藍色是我院研究的,白色的是其他機構研究的。
目標明確,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信息收集為準確研究提供基礎。在治療瘧疾藥的過程中,匯集了動物和植物2000多例的實驗,這些青蒿素的發現提供了基礎。
作為一個年輕的研究人員,接到國家如此重大的任務,感到責任十分重大。而她之前的跨學科研究為此打下了重要基礎,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面對研究困境時,再去翻閱中國醫學古籍,才有了新的思考。
1972年8月到10月,我們開展了青蒿乙醚中型提取物的臨床研究,經過30類病人,治療全部顯效同年11月,中型成功分離得到有效抗體藥物的結晶,就是後來命名為“青蒿素”的結晶。
1972年12月開始,對青蒿素的化學結構進行探索,通過元素分析、光譜測定、制譜等技術手段,確定化學分子是低碳22,分子量282,明確了青蒿素是不含氮的為苯化合物,進一步分析分子式等有效數據。
1971年起與上海科學研究院有機化學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繼開展了青蒿素研究的工作,最終經過X光的顏色確定了青蒿素的立體結構,這個結構在1977年,在中國的《科學通報》上發表。
1973年起,為研究青蒿素結構中功能而製備的衍生物,經本氰化鈉還原,證實青蒿素結構中他基的存在,發明了殺劑青蒿素,經高效關係研究,明確青蒿素關係中的過氧基團是抗瘧的活性基團,部分青蒿素的長期衍生物的也有所提高。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衛生部新藥證書,1992年再獲得殺青青蒿素的新藥證書,殺青青蒿素的藥效高於青蒿素十倍,進一步體現了青蒿素類藥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點。
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計畫開發署在北京聯合召開了瘧疾化療科學工作組第四次會議,有關青蒿素及其臨床套用的一系列報告在會上引起了熱烈地反響,我的報告是青蒿素的化學研究,上世紀80年代,中國已經有數千例的瘧疾患者得到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療。
1969年,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參加全國“523抗瘧研究項目”,經院領導研究決定,我被指定負責,並組建項目科研組,承擔抗瘧項目的研發,對於一個年輕科研人員,有機會接受如此重任,我體會到了國家對我的信任,深乾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但我決心不侮使命,努力拚搏,盡全力完成任務。
研究調查發現成功提供了準備,從1959年到1962年,我參加了西醫學習中醫班,系統學習了中醫藥的知識。
70年代中國的科研條件比較差,為供應足夠的青蒿有效部位用於臨床,我們曾用水缸作為提取溶劑,由於缺乏設備,又接觸大量溶劑,導致一些科研人員的健康受到了影響,為了儘快上臨床,在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我和科研團隊成員親自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
我再次衷心感謝當年從事523抗瘧項目中醫團隊的全體成員,感謝全國523項目單位的通力協作,包括山東省中藥研究所、雲南省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中國科學家上海有機所,廣州中醫藥大學以及軍事醫學科學院等等。
我衷心祝賀協作單位同行們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對瘧疾患者的熱忱服務,對全國523辦公室在組織抗瘧項目中的不懈努力再次表示誠摯地敬意,沒有大家無私合作的團隊精神,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將青蒿素貢獻給世界。
1972年3月8日,全國523在南京召開抗瘧藥專業會議,我代表中藥所在會上報告了青蒿素191號的提取物對除瘧、抗瘧結果,受到與會其他人的關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會議上,我報告了30例臨床全部有效的結果,從此拉開了青蒿素抗瘧研究全國的序幕。
瘧疾對世界公共衛生依然是個嚴重挑戰,據統計,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的33億人口仍然遭遇瘧疾的威脅,其中12億人生活在高危區域,這些區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於千分之一。
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全球瘧疾患者約為1.98億,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約為58萬,其中78%是5歲以下的兒童,90%的瘧疾死亡病例發生在重災區非洲,70%的非洲瘧疾患者用青蒿素的複方藥物治療。
在大湄公河地區,包括吉卜賽、寮國、越南、泰國等地區,已經出現對青蒿素抗瘧的抗藥性,對絕大多數抗瘧藥產生抗藥性,不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藥性,在非洲少數地區也出現了抗藥性,這些情況都是嚴重的警示。
結束之前我想再談一點中醫藥,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從這一保護中發掘出來的,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歷程,我深深地感到中西醫藥各有所長,兩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
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
毛澤東: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圖為屠呦呦演講引用毛澤東的話:“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最後屠呦呦和所有觀眾分享了中國古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