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劃花碗,北宋瓷器。1978年遼寧省法庫縣葉茂台19號遼墓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白瓷劃花碗
- 館藏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宋代
青白瓷劃花碗,北宋瓷器。1978年遼寧省法庫縣葉茂台19號遼墓出土。
青白瓷劃花碗,北宋瓷器。1978年遼寧省法庫縣葉茂台19號遼墓出土。現藏遼寧省博物館。高5.3、口徑17.5厘米。敞口,斜壁,小平底,假圈足。胎質潔白細薄,迎光而視,似只見釉不見胎。釉色白中透淡藍,溫潤如玉。內劃牡丹三朵...
宋湖田窯青白瓷劃花碗 宋湖田窯青白瓷劃花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形如斗笠。碗外光素,內劃花卉紋。該碗為景德鎮湖田窯產品。碗胎體極薄,胎壁可透光,造型輕巧。青白瓷,清淡高雅,俊秀挺拔,享有“饒玉”之稱。這種青白瓷器因釉色青中顯白,白中泛青,又稱為影青。它是景德鎮獨創的一種瓷器,因而也成為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極其珍貴的品類。現收藏於襄陽市博物館。
元青白瓷劃花碗 元青白瓷劃花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宋青白瓷劃花碗 宋青白瓷劃花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質地:瓷 藏品編號:1397 實際數量:1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接受捐贈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尺寸(cm):高7,口徑18.2
民國青白瓷劃花斗笠碗 民國青白瓷劃花斗笠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宋青白瓷劃花斗笠碗 宋青白瓷劃花斗笠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南豐縣博物館藏青白瓷碗 南豐縣博物館藏青白瓷碗青白瓷碗是白舍窯出土的宋代文物。葵形,青白釉,碗內劃花,牡丹春蘭,芒口,口沿有衝口多處。
宋磁峰窯青白瓷花口碗 宋磁峰窯青白瓷花口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宋青白瓷花口碗 宋青白瓷花口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廈門同安窯在宋代主要燒制青瓷和青白瓷。這種褐黃釉刻劃花碗屬於青瓷,當時同安窯借鑑其他窯場經驗,同時也帶有自己的特色。1956年同安縣決定修建汀溪水庫,在施工中人們意外發現大量古瓷片和窯具。這年冬天,北京故宮的專家陳萬里等人來此考察,經考證這種劃花篦點紋的碗就是宋元時期大量銷往日本的青瓷產品,日本人...
北宋青白瓷六出花口碗 北宋青白瓷六出花口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景德鎮窯青白瓷曾作為貢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種有碗、盒、盤、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狀,紋飾有牡丹、梅花、芙蓉、蓮花、鴛鴦、魚、鴨及兒童形象等,其裝飾方法為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等種類。青白釉-特點 青白釉始見於北宋初期,宋、元兩代在南方極為流行,以景德鎮窯製品最為著名。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體施白釉,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稱“青砂口”,系模仿定窯瓷器所鑲的銅扣。外壁光素無紋飾,內壁劃花裝飾。近口沿處以一周卷草紋為邊飾,腹部刻纏枝牡丹紋,內底刻雙魚紋。此器造型、胎體、釉色、紋飾以及銅口等特徵雖逼真地模仿定窯,但釉面較宋代定窯白瓷光亮,刻花紋飾...
但不如宋影青的玉質感強烈。器物造型除碗、盤、瓶、爐、罐、枕外,還新出現了扁形執壺、葫蘆形執壺、多穆壺、筆架山、動物形硯滴等。造型特點是厚重飽滿,由於器物胎壁加厚,顯得釉層較薄。元代青白瓷比較注重裝飾,普遍採用印花、刻花、劃花技法,其中以刻印串珠紋最有特色。此外還有褐色彩斑裝飾。
宋笠式青白瓷碗 宋笠式青白瓷碗是宋代文物,通高4.2厘米,口徑13.1厘米,底徑5厘米。現收藏於宜城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侈口,斗笠形小圈足。外飾荷葉紋,碗內有雞心。縮釉。
宋青白瓷暗花碗 宋青白瓷暗花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宋代瓷器類文物,高6.4cm,口徑17cm,底徑5.7cm。
晉杜毓《荈賦》:“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潘岳《笙賦》:“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醽”。始燒於漢代,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到元代。盛於唐、宋而終衰於元代。主要燒青瓷,產品有壺、碗、盤、洗、缽、筆筒、盒等。 甌窯產品特徵如下:胎質 甌窯青釉劃花委角方碟胎質 早期胎體較松,沒有...
北宋時為青白釉器生產之高峰期,主要的窯口有景德鎮地區的湖田窯,湘湖窯,江西的南豐窯等。此外河南的鈞台地區,福建北部的建陽、建寧、邵武地區等都有燒制,而以湖田窯的產品為最精。曾有古陶瓷研究學者認為五代/北宋早期的湖田窯薄胎精品就是民間傳說的柴窯。設計工藝 青白瓷,因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白中閃青...
青白釉菊瓣粉盒 北宋 黑釉天目盞 北宋 青白瓷劃花碟 北宋 青白釉瓷鸞鳳弧壁碗 北宋 青白瓷葵口折腰盤 北宋 紫定金輝盤口瓶 北宋 青白瓷芒口菊瓣湯甌 北宋 黑釉多瓣盞 北宋 青白釉托盞 北宋 張敦頤墓主俑 南宋 張敦頤墓僕人俑 南宋 青白瓷芒口刻花蓋罐 南宋 青白瓷印花菊瓣盒 南宋 黑釉天目盞 南宋 青...
潮州窯,在今廣東省潮安縣,該地唐宋時屬潮州,故稱潮州窯。該窯始於唐代,經宋而終於元。主要燒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和赫黃釉瓷。產品有碗、盤、碟、杯、瓶、壺、爐、盂、罐等。其胎質,唐代呈灰色或灰白色,胎體較厚;宋元時胎質細密,胎色呈白色,灰白或深灰等,釉面較簿,均開細小紋片。工藝 裝...
在今浙江江山,故名。燒瓷從宋代到清代,因地距江西較近,受景德鎮、南豐兩窯一定影響。宋元時期以青白瓷為主,造型紋飾與江西有近似之處,同時兼燒少量青瓷、黑瓷。元末以至明清兩代燒青花瓷,經過測定分析,所用鑽礦與江山縣產者近似。宋、元時期燒制的青白瓷,造型、紋飾與江西產品相近,較多的是劃花碗,胎...
1.青瓷澀圈劃花碗T4④:17 2.青瓷澀圈劃花碗T4④:6 ……22.青瓷折沿碟T5④:3 23.龍泉窯青瓷洗H22:34 二 青白瓷 24.景德鎮窯青白瓷斗笠碗G3:3 25.景德鎮窯青白瓷劃花斗笠碗H17②:76 ……154.青白瓷燈盞T2⑤:1 155.青白瓷硯滴H29:29 三 醬釉瓷 156.衡山窯醬釉印花碗H28:3 157.衡山...
莆田窯是位於福建莆田境內,宋、元時期外銷瓷產地之一的窯。窯址範圍較大,遺物豐富。簡介 燒造的器物主要有:乳釘三足爐、瓶、蓋罐、燈盞、碗、盤、碟等。該窯產品特徵是:釉色:器物以青釉為主,還有青白釉。裝飾:該窯裝飾器物種類豐富,有光素與劃花、印花、貼花,印花裝飾的折沿盤中心印陰紋折枝花,花紋...
順昌窯陶瓷創燒於北宋、盛於南宋、衰於元,主要燒制有青白瓷、青瓷、黑釉瓷,品種有盤、碗、碟、盒、杯、盞托、壺、爐、瓶等,裝飾工藝有印花、刻劃花、模印、點彩、雕塑、鏤空等。窯址分布在埔上鎮官山、馮坑、河墩、渡船頭,建西鎮際會、謝屯,鄭坊鄉馬坑,大幹鎮慈悲、甲頭等一帶,屬龍窯和階梯窯...
到了唐代潮州陶瓷盛器十分講究,潮州北窯址的青釉加彩平底碗,青釉二系短流蓋壺。“青釉四花瓣口碗”口沿作花瓣形,碗內壁凸起四條直線,使花瓣顯得突出豐富,加上配上瀅潤的青釉,宛如盛開的花朵。揭陽出土的雙耳注、青瓷四耳樽、瓷缽,澄海的大水瓮、小水瓮,則表現了陶瓷業的工藝水平。發展歷史 唐時,潮州離...
羅源窯 羅源窯,宋至清代瓷窯。窯址在羅源縣八井村碗窯里宋代燒青瓷、青白瓷及黑瓷。青瓷數量較多,有內飾劃花間篦劃紋、外刻複線紋的珠光青瓷碗;青白瓷有碗、盤、碟、缽及執壺等,裝飾有篦劃牡丹等花卉紋;黑釉標本僅見小碗一種,清代標本所占比重很大,器物以青花碗居多。
建甌窯在福建北部建甌,瓷器燒制於宋代,已發現六處,分別在小松鄉東北漁村周圍的上欄門山、漁山、後坑仔山、推印山、郭際村、徐墩鄉等。主要燒瓷品種有青白瓷、黑瓷。青白瓷器有盤、碗、壺、盞托、罐、高足杯、花口碟。釉色有湖藍色和灰白釉兩種,裝飾印花與劃花。黑釉器數量很多,釉色漆黑,印花裝飾,印紋...
莆田靈川窯是福建省歷史遺蹟 【莆田靈川窯】南宋晚期至明代陶瓷窯。窯址在福建省莆田縣靈川鎮的青蛙山、許山、籠口山等地青蛙山窯、許山窯燒青白瓷,籠口山窯以陶器為主青白瓷器形有碗、洗、杯、瓶等胎呈灰白色,質量較輕薄,釉色青白偏灰。裝飾多劃劃花、印花,紋樣常址篦紋、蓮花、草葉、蓮瓣、蝶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