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寒草地地表水熱碳通量時空變化及碳增匯對策》是2020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高寒草地地表水熱碳通量時空變化及碳增匯對策
- 作者:李英年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11639905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作為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青海高原,東北部是祁連山的水源涵養天然屏障,南部的三江源不僅是中華水塔,也是亞洲水塔,已經成為首批國家公園試點。高寒草地是青海高原的主要植被類型,是其區域生態功能發揮和提升的重要基質。由於高寒系統的嚴酷性,地面長時間尺度的觀測相對缺乏,特別是三江源地區,極大地限制了對其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及其內在機制的分析,加之高寒植被系統的空間異質性和多樣性,使我們對高寒草地生態系統生態功能評估和管理的認識不足,因而也難以提出因地制宜的適應性管理措施。
目錄
第一章生態系統地表水、熱、碳通量及交換過程
第一節土壤-植被-大氣水、熱、碳循環過程
第二節生態系統能量循環與傳輸
第三節全球變化下碳循環、碳平衡的科學研究問題
第二章生態系統地表水、熱、碳通量測定與數據質量控制
第一節生態系統能量通量測定方法與技術
第二節生態系統地-氣碳通量測定方法與技術
第三節土壤碳呼吸排放通量測定方法與技術
第四節渦度相關法水、熱、碳通量觀測的基本原理
第五節渦度相關法缺失數據的插補與訂正
第六節觀測系統的能量平衡閉合程度評價
第三章青海草地氣候、植被、土壤基本狀況
第一節青海地理、地形地貌
第二節青海草地及植被類型
第三節青海草地土壤狀況
第四節青海天氣與氣候
第四章陸地生態系統地表水熱碳通量研究狀況
第一節地-氣界面能量通量觀測研究進展
第二節地-氣界面CO2通量觀測研究進展
第五章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地-氣CO2通量觀測研究
第一節祁連山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
第二節祁連山海北藏嵩草十帕米爾苔草泥炭濕地
第三節祁連山海北金露梅灌叢
……
作者簡介
本書第一作者李英年,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青海省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草地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植被與氣候、草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草地演替對全球變化的適應與回響等方面的研究。2010年以來主持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重大研發計畫項目(子課題)、中科院先導專項(子課題)、青海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和面上項目等9項。1990年以來發表論文280多篇,其中SCI收錄近50篇,出版專著2本,參編專著3本。獲得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