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 |
| |
| |
| 汪生斌、羅銀飛、劉振英、許偉林、賀海松、祁澤學、李楠、張志弘、邵新民、王萬平 |
| |
| |
| 格爾木河 地下水資源量 允許開採量 B+C級開採量100萬方 |
成果摘要
本項目主要成果:1.針對格爾木河水文觀測站歷經三次遷移和沿途陸續修建水電工程的實際情況,採用歷史重現法將水文四站流量還原為水文三站多年河水流量,作為入境水量,並且分段計算了河水滲漏量,不僅客觀地反映了人為工程因素對水文地質條件變化的控制作用和現狀實際條件,並且也較好的解決了主要補給量計算問題。2.分別採用補給量總和法、排泄量總和法和斷面法計算了勘查區地下水天然補給量。報告採用枯水期Ⅱ—Ⅱ/斷面徑流量206.75萬m?∕d作為現狀條件下地下水天然補給量,取值可信。3.報告對已建、在建、擬建等5座水源地,從水文地質條件、勘探工程控制程度、資源儲量級別以及現狀開採程度等基本條件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採用數值法計算評價了諸水源地允許開採量總開採量達100萬m?∕d。因此認為,五座水源地允許開採量96萬m?∕d,分散自備井開採4萬m?∕d,總開採量100萬m?∕d是可行的(其中已探明B級允許開採量16萬m?∕d,新探明C級允許開採量84萬m?∕d)。,本項目主要成果:1.針對格爾木河水文觀測站歷經三次遷移和沿途陸續修建水電工程的實際情況,採用歷史重現法將水文四站流量還原為水文三站多年河水流量,作為入境水量,並且分段計算了河水滲漏量,不僅客觀地反映了人為工程因素對水文地質條件變化的控制作用和現狀實際條件,並且也較好的解決了主要補給量計算問題。2.分別採用補給量總和法、排泄量總和法和斷面法計算了勘查區地下水天然補給量。報告採用枯水期Ⅱ—Ⅱ/斷面徑流量206.75萬m?∕d作為現狀條件下地下水天然補給量,取值可信。3.報告對已建、在建、擬建等5座水源地,從水文地質條件、勘探工程控制程度、資源儲量級別以及現狀開採程度等基本條件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採用數值法計算評價了諸水源地允許開採量總開採量達100萬m?∕d。因此認為,五座水源地允許開採量96萬m?∕d,分散自備井開採4萬m?∕d,總開採量100萬m?∕d是可行的(其中已探明B級允許開採量16萬m?∕d,新探明C級允許開採量84萬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