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發展改革委、省監察廳、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糧食局:
根據《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和實施預算管理綜合績效考評機制的指導意見》(青政〔2011〕43號)精神和要求,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2011—2012年度省級糧食儲備保管費和輪換費用補貼資金開展了績效評價。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11—2012年度省級糧食儲備保管費和輪換費用補貼資金績效評價情況的通報
- 索 引 號::015000185/2013-00027
- 文 號::青政辦[2013]31號
- 主題分類::財政、金融、審計
- 服務對象::機關
- 發布單位::省政府辦公廳
- 發布日期::2013/2/20
正文
一、考評總體情況
2011—2012年,省財政廳共撥付省級儲備糧保管費、輪換費和利息補貼資金1.28億元,涉及省級18個糧食承儲企業和省糧油檢測防治站共19家企業。同時,在徵求省糧食局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績效評價方案和指標體系,對省級18個糧食承儲企業和省糧油檢測防治站組織開展了績效評價工作,最終形成評價結論。
(一)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主要分為業務指標和財務指標兩類,共包括目標設定情況、目標完成程度、組織管理水平、效益及效果、專項資金到位情況、專項資金撥付情況、項目資金支出情況、專項資金管理和專項資金財務管理等9個二級指標,並進一步細分為20個三級指標,同時對每個評價指標設定了評價標準和權重,具體為業務指標和財務指標的分值分別為100分,業務指標占70%的權重,財務指標占30%的權重,確定最終得分;評價結果的確定標準為:90分 分值 100分為優,75分 分值<90分為良,60分 分值<75分為中,分值<60分為差。
(二)補貼資金支出情況
省級糧食儲備保管費和輪換費用補貼資金由省財政廳統一撥付省糧食局,由省糧食局按照各承儲企業的實際儲備糧規模和相關規定具體安排。2011年至2012年8月,省財政共撥付省級儲備糧補貼資金12769.57萬元(其中含清算2010年欠撥數1007萬元)。截至2012年8月31日,省糧食局下撥11895.48萬元(其中保管費用4300.97萬元,輪換費用3102.48萬元,利息補貼4492.03萬元),尚未下撥補貼資金874.09萬元。各承儲企業賬面總計支出16164萬元(由於承儲企業補貼資金的支出與企業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合併使用,故企業賬面支出數大於省糧食局下撥數,不能單獨核實保管費用、輪換費用的實際支出數)。
(三)項目實施情況
省級儲備糧保管、儲備情況:2011年、2012年省級實際儲備糧規模均為3億公斤,達到了省政府確定的省級儲備糧3億公斤的規模,18家承儲企業全部按要求完成了儲備糧任務。
省級儲備糧輪換情況:2011—2012年,西寧市糧食儲備庫、西寧市陶家寨糧食儲備庫、大通縣糧食儲備庫、湟源縣糧油收儲總公司、互助縣糧油運營管理中心、樂都縣糧油公司、海北州糧油購銷公司和省軍隊糧油採購供應站等8家承儲企業均能及時申報輪換計畫,並按照省糧食局下達計畫完成了小麥、大米的輪換任務。同時,西寧市糧食儲備庫、西寧市陶家寨糧食儲備庫、大通縣糧食儲備庫、玉樹州糧食儲備庫、果洛州糧食儲備庫、省軍隊糧油採購供應站和互助縣糧油運營管理中心等7家承儲企業對承儲的麵粉、大米實行了動態輪換。其他承儲企業由於儲備糧食未到輪換年限,未進行輪換。
(四)評價結果
2011—2012年,省級糧食儲備保管費和輪換費用補貼資金綜合評價得分82.46分,綜合評價等級為良。其中:評價等級為優的承儲企業2個,占10.53%;評價等級為良的承儲企業(含省糧油檢測防治站)16個,占84.21%;評價等級為中的承儲企業1個,占5.26%(詳見附表)。
二、項目績效實現程度
自省級儲備糧建立以來,在保障全省糧食安全、穩定糧食市場供應和物價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項目績效實現較好。主要表現在:一是依託省級儲備糧大力推進“放心糧油”工程,目前全省已建成放心糧油店72個。二是安排省級儲備糧油出庫掛牌平價銷售,平抑糧油市場價格,穩定了全省物價總水平。三是有力保障了玉樹抗震救災及恢復重建時期部隊的軍糧供應需求。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2011—2012年度省級糧食儲備保管費和輪換費用補貼資金實施績效評價,發現補貼資金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資金規範管理有待加強。個別承儲企業補貼資金支出不符合國家財經法規、財務管理制度和有關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如,黃南州糧食儲備庫輪入糧食時以大額現金支付運輸費,且相關支付手續不齊全。
(二)綜合組織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個別承儲企業存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人員職責不明確等情況。如,湟源縣糧油收儲總公司、湟中縣糧食收儲中心、民和縣糧油收儲公司、化隆縣糧食購銷公司、貴德縣糧食收儲公司、西寧市糧食儲備庫、西寧市陶家寨糧食儲備庫和玉樹州糧食儲備庫等8家承儲企業工作人員崗位職責、企業檔案管理等制度落實有待加強。特別是黃南州糧食儲備庫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人員職責不明確。
(三)項目主管單位監督檢查有待加強。雖然省級主管部門做了全面預算管理,並建立了內部財務控制制度,但單項監督檢查較多,多部門全面檢查較少,加之隸屬關係問題(大通縣糧食儲備庫、果洛州糧食儲備庫、省軍隊糧油採購供應站、西寧市糧食儲備庫、西寧市陶家寨糧食儲備庫、玉樹州糧食儲備庫、省糧油檢測防治所等7家企業隸屬於省糧食局,其餘12家企業隸屬當地發展改革部門),財務監督檢查的力度還需加大。州(地、市)、縣級項目主管單位日常檢查的次數較少、深度不夠,未能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四、工作要求
(一)健全財務制度。各承儲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和相關資金管理辦法,結合本企業實際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監督核算職能,把好財務關,進一步規範補貼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同時,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證整改,主管部門要對整改情況督導落實。
(二)加強內部管理。各承儲企業要嚴格按相關規定,明確人員職責,確保制度落實到位。同時,要創新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下大力氣打造培養一支能夠駕馭市場、科學決策、管理有方的管理隊伍。
(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各級主管部門要在單項檢查的基礎上做好信息交流和共享,並根據單項檢查的情況適時開展部門綜合檢查,全面掌握企業管理、資金使用等情況,及時發現、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州(地、市)、縣級項目主管單位要增加日常檢查次數,提高檢查的深度和廣度。
(四)探索創新經營模式。隨著糧食市場主體多元化,各承儲企業既要管好用好財政補貼資金,發揮效益,更要積極探索研究如何實現自我發展的問題。在完成承儲任務的同時,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管理和運營方式,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要通過加強與糧食加工企業合作盤活門市、倉庫等存量資產,擴大企業資產規模,提升企業效益,增強抵禦市場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