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皮影戲

青海皮影戲,中國地方影戲。流傳於青海東部農業區。又稱燈影戲,當地慣稱影子。原以刻紙為影偶,清中葉由陝西、甘肅傳入皮影,代替紙刻,改用牛皮雕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皮影戲
  • 流行地區:青海東部農業區
特點,代表作品,

特點

造型和刀口風格與陝西皮影相似(見圖)。戲班由5人組成,“把式”(主演者)一人,雙手執影偶,邊唱邊操縱表演;“後台”(樂手)4人。樂器有弦樂、打擊樂和管樂三類。弦樂有三弦、四胡,打擊樂有小戰鼓、大窩子乾鼓(暴鼓)、大鉤鑼、小鑼、鉸子、梆子、盞兒(碰鈴),管樂有曲笛、嗩吶、二碼子(長桿喇叭)。這三類樂器由四名樂手演奏,每人至少要司三四件。唱腔屬板腔體,板式分緊板、慢板、散板三類。緊板是基本唱腔,又分陰腔、陽腔兩種,另外還有些雜腔雜調,用於特定環境中的特定人物。嗩吶曲牌極豐富,原有70多個,現在仍能吹奏的近50個,如一句腔、兩句腔、三元帽、披子令、拜洞令、兩方贊、東方朔等。
另外還演奏一些民間小曲,如柳葉青、五更詞、七譜兒等。音樂除鼓點、板路及少數嗩吶牌子受秦腔影響外,其唱腔與樂器的運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劇目豐富,但無抄錄劇本流傳,多靠師徒口耳相傳,不少老藝人都能記誦五六十本戲,主演者可根據歷史人物傳說和傳統章回小說的故事情節,即興編唱。傳統劇目分為“大傳”和“窩窩”。

代表作品

“大傳”指連台本戲,如《楊家將》、《岳飛傳》、《西遊記》等;“窩窩”指單本戲,如《子牙下山》、《渭水訪賢》、《黃河陣》、《天台山》、《蛟龍駒》、《昭君和番》、《群英會》、《長坂坡》、《金山寺》、《滿園春》、《三困鎖陽》等。有時還演唱折子戲,如《藏舟》、《岳母刺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青海皮影戲進一步發展,編演了現代戲《婦女代表》、《白毛女》、《三世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